清四僧之首石濤唯一過億 最貴的畫1.355億《閩遊贈別山水卷》賞析

2011年1月2日南京經典拍賣行,秋季拍賣會古代書畫專場上,上拍了一件特殊的畫作,石濤的長卷《閩遊贈別山水卷》。此長卷現場以1000萬元起拍,引起了競投熱潮,多位買家以百萬元為階梯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經過長達1個小時的爭奪,最終以1.21億元落槌,加上佣金,最終成交價1.355億元。創造了石濤時至今日的最高拍賣紀錄,也是他目前唯一過億的作品。

清四僧之首石濤唯一過億 最貴的畫1.355億《閩遊贈別山水卷》賞析

石濤 閩遊贈別山水卷 水墨紙本

石濤(1642年-1708年),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別號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法號元濟,後改為原濟。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石濤擅長畫山水,也工於花卉竹蘭,且詩文俱佳,詩書畫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清四僧之首石濤唯一過億 最貴的畫1.355億《閩遊贈別山水卷》賞析

石濤 閩遊贈別山水卷 局部

石濤在中國繪畫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國繪畫史上屈指可數的偉大人物之一,他主張師法古人並取法自然,"投己身於天地造化,搜盡奇峰打草稿"是石濤藝術創作的主要方向。晚年他潛心研習繪畫技藝與理論,著有《畫語錄》一書,堪稱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之經典。他的藝術主張和繪畫實踐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包括"揚州八怪"等眾多畫家在內,一直到今天。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他的一幅《墨荷圖》是他花卉的代表作品,筆墨酣暢淋漓,氣勢磅礴。構圖看似雜亂,實則開合聚散有度,新奇而恢弘,氣韻清雅。

清四僧之首石濤唯一過億 最貴的畫1.355億《閩遊贈別山水卷》賞析

石濤 墨荷圖 立軸 水墨紙本

他的風格變幻多端,這個風格的形成跟他的一生命運有關。

石濤是明宗室靖江王朱亨嘉的長子,朱亨嘉於隆武元年(1645年)身穿黃袍,南面而坐,自稱監國,紀年用洪武278年,寓意廢除朱元璋以外其他所有明朝皇帝的帝號、廟號、年號。改廣西省會桂林為西京。後被唐王朱聿鍵處死於福州。石濤年幼,由太監帶著出逃,逃亡寺廟出家,法名原濟。石濤出生於帝王之家,明亡之時他不過是三歲小孩,他的出家更多的只是一種政治避難的姿態,因而他身處佛門卻心向紅塵。康熙帝南巡時,石濤曾兩次接駕,高呼萬歲,並且主動進京交結達官顯貴,企圖出人頭地,但權貴們僅把他當作一名會畫畫的和尚而已,並未與之深交提攜,石濤並不能進入仕途。因此他是在清高自許與不甘岑寂之間矛盾地度過了一生,後潛心研究書畫。這些經歷對他後來的畫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清四僧之首石濤唯一過億 最貴的畫1.355億《閩遊贈別山水卷》賞析

石濤 閩遊贈別山水卷 局部

石濤的山水畫不侷限於師承某家某派,廣泛的吸收歷代畫家之長,將傳統的筆墨技法加以變化,又十分注重師法自然,從自然中吸取創作源泉,並完善表現技法。

石濤此幅《閩遊贈別山水卷》尺寸:20×630cm。是石濤畫作裡比價罕見的長卷。全景式構圖,全圖氣度宏大,場面壯觀。有大開大合。粗筆處筆墨濃厚瀟灑,細筆處刻畫精細。整體構圖新奇,筆法流暢凝重,乾溼並用,筆墨爽利峻邁,淋漓清潤。是難能可貴的成熟時期作品。

清四僧之首石濤唯一過億 最貴的畫1.355億《閩遊贈別山水卷》賞析

石濤 閩遊贈別山水卷 局部

鑑定權威徐邦達先生所著《改定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也收錄了這幅《閩遊贈別山水卷》,此畫後經清朝收藏大家潘仕成收藏於他鼎鼎大名的私人別墅:海山仙館。並在卷尾題了長跋,其中講到他所得經過:“歲庚子予偶從邗江別墅購得此卷,筆墨丘壑超絕時流,自是清湘平日得意作,昔人謂讀太史公遊俠刺客諸傳,風骨中不乏研秀,此卷似之,予尤珍焉!”潘仕成認定此乃石濤得意之作,並在卷尾鈐印:海山仙館上上品。可見他對此畫的重視程度。亦可謂流傳有序,品相極佳。是他成熟時期典型的山水畫作。上海博物館收藏有一幅石濤成熟時期的山水立軸《山水清音圖》。

清四僧之首石濤唯一過億 最貴的畫1.355億《閩遊贈別山水卷》賞析

石濤 山水清音圖 立軸 上海博物館藏

此幅《山水清音圖》是石濤的代表作。技法上皴擦點染過渡自如,墨法上渲染虛實分明。但與《閩遊贈別山水卷》相比,不及長卷氣勢上更加大開大合,技法上更加多變互相融合,墨法上又更加瀟灑自如。

石濤的作品存世量比較大,但是超過一半是偽作。石濤畫的偽作,不僅僅是今人為之,在石濤還活著的時候就有很多署名石濤的偽作,以期賣個好價錢。因為石濤在世的名號就響徹大江南北。而這樣作偽的行為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斷過。或許也是因為石濤存世偽作量太大,而導致他作品的價格過億元的只此一幅。而以石濤的成就,未來肯定會面世更多價格過億的石濤驚世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