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大篇幅報道了隴南這位小夥~

中國青年報大篇幅報道了隴南這位小夥~

今天距離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僅剩436天

中国青年报大篇幅报道了陇南这位小伙~
中国青年报大篇幅报道了陇南这位小伙~

中國青年報10月22日報道

回鄉種半夏 帶動300戶村民脫貧

中国青年报大篇幅报道了陇南这位小伙~

金秋時節,在甘肅隴南西和縣安家峪村的村頭,廣鴻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的扶貧車間裡,整齊碼放著半夏、柴胡、連翹、黃芪、款冬花、淫羊霍等新收的藥材。100多位農民正在手工分揀藥材。

廣鴻合作社下設百草堂藥業有限公司,吸納的1500餘名社員當中,有1200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有農閒,大夥兒就會來到合作社做工掙錢,這裡成了遠近聞名的“婦女創業就業基地”“巾幗脫貧示範基地”“殘疾人就業基地”。像西和半夏一樣,創業青年魯馬成的名字在這裡也廣為人知。

中国青年报大篇幅报道了陇南这位小伙~

(半夏分揀)

“從小家境不好,生存的困難一直襬在面前。”魯馬成家境貧寒,小學五年級時第一次輟學,就是為了生計。後來他賣過葵花籽,賣過蘋果,還想出了“蘋果換洋芋”的換購方式,掙來的錢讓自己重回學校。然而,到初二的第一個學期末,魯馬成徹底離開了學校,去往蘭州做洗碗工、開早餐店闖蕩了5年。20歲時,他重回故鄉安家峪村。

那時,他得知周邊農村有人在販半夏籽,當時半夏種植在全縣零零星星,沒有形成規模。魯馬成研究了西和的氣候環境條件,覺得在家鄉種植半夏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便一腳踏入半夏行業。

陝西隴縣是半夏的重要種植區,在隴縣的大街上,魯馬成四處尋找,打問消息,瞭解半夏的種植情況。住在隴縣的小旅館裡,啃著大餅就著涼水,他細心收集半夏交易的信息,並找到做半夏籽生意的老闆,批發了一批半夏籽。

魯馬成傾其所有,將半夏籽拉回西和,別人的貨每斤12元,他則8元一斤低價出售,可是種植戶還是不輕易相信年輕人,很少有人買他的半夏籽。小山一樣的半夏籽堆放在面前,魯馬成徹夜難眠。情急之下,他用篩子篩出大顆的籽種出售,才賣完了半夏籽。留下細小的半夏籽,他乾脆自己種。

一面出售種子,一面種植半夏,魯馬成還引進客商收購、銷售西和半夏。當時來西和收半夏的人很少,本地人收購價格低還長時間欠賬。有一年秋季,魯馬成作為中間人將農戶的半夏介紹賣給天水的一位老闆,承諾給農戶按期付款,結果延誤了付款日期。到了指定日期,農戶找不到天水老闆,就找到魯馬成,惡言惡語,暴跳如雷。

中国青年报大篇幅报道了陇南这位小伙~

(魯馬成在田間地頭)

還有一年,他從陝西、四川、湖北收購半夏種子出售給種植戶,一般一個月後收回貨款。當時,一車半夏種子出售20多天後,有十幾個種植戶找上門來,說出售給他們的種子全部腐爛了,他也別想得到種子款。

魯馬成去農戶家,發現種子少了很多,種植戶說爛掉的種子已經全部扔掉。魯馬成想要回貨卻沒貨,要款又沒款,無奈只能找許多熟人說好話。十幾天的周旋之後,他最終只能拿到一半貨款,一車貨30萬元,只收回來15萬元。30萬元貨款大部分是借來的,魯馬成不吃不喝蔫了3天。他決心再也不幹半夏這一行。後來,在家人的再三開導下,他才又振作起精神,重新開始了藥材行業的經營。

直到第二年,魯馬成才弄清那件事情的真相,他的半夏種子本來沒有問題,是某個村裡的惡霸鼓動一些人敲詐他。

跌跌撞撞熬過了幾年,魯馬成一家的生活終於有了起色。安家峪村最低矮的那院土房子,變成了一棟二層小樓,是村子裡最早的樓房。就在這一年,魯馬成如願找到了心愛的姑娘,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好事成雙,也是在這一年,這個年輕人構思了新的發展規劃,找了幾個合夥人,共同投資註冊了廣鴻合作社。

中国青年报大篇幅报道了陇南这位小伙~

(廣鴻半夏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第一年幹得不好,虧錢了,合夥人開始動搖,吵著要散夥,要求賠錢,好不容易說服合夥人又堅持了一年,第二年便賺了幾萬元。看著經營形勢好,合夥人又開始眼熱,想另起爐灶單幹,便陸續撤了股,剛剛有起色的合作社又陷入低谷。

魯馬成吸取經驗教訓,想盡辦法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創業者。2015年,幾個合夥人將合作社進行擴建,建成了西和縣一家比較規範的中藥材初加工基地。加工廠建成後,半夏等中藥材產品數量和質量都有了大幅提升,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因為西和半夏的品牌還沒有打出去,宣傳不夠,高端客戶少,銷路太窄。

就在魯馬成一籌莫展時,縣農牧局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合作社調研,瞭解了合作社的發展思路和經營理念,寫了一篇報道。第二天,當一條題為《西和縣首家中藥材加工廠——廣鴻藥業》的微博發出後,引起了當時分管電商的副縣長趙彥凱的關注。彼時,電子商務在隴南剛剛起步,趙彥凱馬上到合作社調研,並講授瞭如何通過網絡電商平臺發佈供貨信息,尋找對口商家。於是,廣鴻藥業陸續申請加入了中藥材天地網、中國藥材網、入住阿里巴巴等網站。

因為有了電商牽線、網絡搭臺,多年深藏大山溝的西和半夏等道地藥材走出了大山,在全國市場找到了新的舞臺和商機,對接了好多國內大型製藥廠。為做好電商銷售,合作社還招收了兩名大學生專門搞電商平臺,同時依託西和電商“千人計劃”項目,組建“廣鴻電商”服務團,入住西和縣電商孵化園,通過線上洽談線下交易模式銷售社員及農戶的中藥材,為西和藥材打開了銷路,西和半夏以其優良的品質佔領了全國四分之三的市場,如今中藥材年產量達800噸,產值可達8000多萬元。

配股分紅、入股分紅、訂單產業、社內務工、土地流轉、電商銷售是廣鴻合作社探索出來的六種帶貧模式。這些年來,魯馬成為農戶免費提供連翹、款冬花等中藥材籽種,由農戶自行管護種植800多畝訂單中藥材,產出後又高價收購,惠及300多戶農民。

中国青年报大篇幅报道了陇南这位小伙~

(年底群眾分紅)

“因為自己小時候太艱苦,窮怕了,辦合作社不只是為了讓自己擺脫貧困,更希望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帶動村裡的人、周邊鄉村的人遠離貧困,過上好日子。”魯馬成籌劃著,下一步合作社將不斷提升產品質量,使中藥材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

監 制:張雷雨

中国青年报大篇幅报道了陇南这位小伙~中国青年报大篇幅报道了陇南这位小伙~
中国青年报大篇幅报道了陇南这位小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