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生活中,在大人眼裡,每個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無論走到哪裡哪裡就凌亂不堪,特別是2-3歲的孩子,喜歡玩玩具,喜歡翻東西,很多寶媽面對寶寶們玩耍後的一片狼藉頭痛不已,經常要跟著寶寶屁後收拾打理,一個是玩的忘乎所以,一個是累的四肢乏力,但是有些地方被孩子弄“亂”不一定是壞事哦!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理查德,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

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如果孩子是有形狀的,那一定是不規則的,孩子剛生下來對世界特別陌生,他們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並且不受世界規則的約束,從不會循規蹈矩、墨守成規。如果你家孩子有這種表現應該高興才對,特別是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孩子就越聰明。

這3個地方亂證明娃越聰明

桌面亂

如果說看孩子寫作業是件讓人頭痛的事,那看到孩子桌面亂糟糟簡直是痛上加痛,由於我實在忍不住,就大吼桌子弄得那麼亂能寫作業嗎?到時候找東西都找不到。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意外的是往往我說一遍就起效的事,這次說第二遍還沒見孩子有所動作,我就氣不打一出來,準備過去自己收拾,可卻被孩子攔了下來,並且認真的對我說:東西放在什麼位置我都記得很清楚,想用什麼馬上就能找到,叫我不要收拾。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經過那次我就明白,其實大人眼中的“亂”,並非真正的亂,而是孩子的自我擺放方式

,父母如果收拾乾淨恰恰打亂了孩子的擺放規則,導致孩子產生記憶紊亂,不僅影響孩子記憶力,還耽誤孩子學習效率。

經濟學家蒂姆 哈福德在《混亂》中說到,如果一個人的桌面收拾整齊,書籍整齊陳列、水杯文具擺放得規規矩矩,這樣的人一般缺乏創造力;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客廳亂

孩子的童年絕大部分都是在客廳度過,因為客廳往往是玩具堆放的場所,正因如此,客廳也成了媽媽和玩具的

“戰場”,玩具擺放的到處都是,讓寶媽很是頭疼,剛收拾完可是又被孩子翻出來,簡直是寶媽們的噩夢。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許多媽媽心裡都是這樣想的:自己生的,自己生的,忍住,忍住……誰讓自己收拾殘局的速度,不如小祖宗破壞的速度呢。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新手家長你知道嗎?有時候房間雜亂,並不是件壞事!

有這樣一個心理故事:一棟房子開始被熊孩子打破一扇玻璃,沒過多長時間,房子所有的玻璃都被砸破了。

後來房子換了主人,新主人把玻璃全修好,熊孩子又來光顧,砸碎了一扇玻璃,而新主人馬上又將玻璃修好,當看到嶄新的玻璃時,孩子們感到很愧疚,從那以後再沒有第二個玻璃被砸破。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破窗效應

如果孩子房間每天都被收拾的整齊無比,所有東西都像是博物館展覽一樣擺放著,在【破窗效應】的心理作用下,無論是書本或者是玩具,孩子都會很少去碰,因為孩子不願意打破這一份整潔。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其實收拾玩具、收拾房間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是拒絕家長“干涉”的,做父母的強制要求孩子只會適得其反,時間長了孩子不僅不會去碰玩具,還會對家長產生距離感。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臥室亂

孩子天性愛玩,睡覺多少會有些不安分,臥室的雜亂正說明孩子天性活潑,好動愛玩,拿被單當披風,拿枕頭當坐騎這都是想象力的體現。

如果想讓孩子更有秩序感,那麼就保持乾淨整潔的環;

如果想讓孩子【不走尋常路】,房間亂一點也無可厚非;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孩子的童年本該無拘無束,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做的就是,不限制,給孩子騰出“自由空間”,在保證孩子安全成長的前提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引導孩子學會自己“整理”,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瞭解情緒、表達情緒、解決情緒才是培養高情商的基礎,不過,6歲之前的孩子是聽不進去道理的,年紀輕輕的他們獲取知識的捷徑就是故事,父母應如何培養好孩子獨立、有一個好習慣?

作為家長,建議從小要養成孩子別的習慣和愛好!閱讀、聽故事要代替電視機、打遊戲!閱讀的習慣也要從小培養,孩子2歲起就要看繪本,從繪本中學習行為。父母可別小看繪本的力量!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抓住孩子2-8歲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間段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可以說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通過不同的訓練方式!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一套共有30冊,繪本包含《行為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10冊)《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安全早知道》(10冊)。這30冊繪本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個大方向重要介紹,孩子可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這套書還可以讓家長學會傾聽、讓孩子敞開心扉、幫助家長與孩子順暢溝通的親子書,為你提供強力的技巧,以減少家庭衝突,促進合作、尊重和互理解。你還會學到一些策略,幫助你在淚喪達峰值時管理好自己的壓力;掌握實用的解決方法幫助你恢復冷靜,能夠以讓大人和孩子都受益的。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有出息,家長不要過於勤奮

孩子是上天送給家長最好的禮物,他是什麼樣的人,將來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關鍵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100個老師,也比不上一個合格的父親或母親。3~6歲是孩子性格特點形成的關鍵時期,請家長抓好這個時機,為孩子鋪好未來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