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劇好不好看跟誰關係最大,李連杰《黃飛鴻》系列可見一斑

今天刷熱搜看到了一則話題"劇好不好看跟誰關係最大?"說實話,刷了無數的影視劇這個問題還真沒考慮過,但仔細思量後發現大多數人選擇看什麼影視劇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下面給大傢俱體分享一下。

我覺得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觀眾>演員>劇本>導演>後期。

一部劇好不好看跟誰關係最大,李連杰《黃飛鴻》系列可見一斑

我覺得任何情況下觀眾絕對是第一位的。一步影視劇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觀眾滿意才行。那麼如何才能達到觀眾滿意呢?這就要用到大數據了:觀眾的潛意識分析、觀眾喜歡什麼題材、什麼東西能刺激觀眾、社會民生突出問題等等,只有懂觀眾才能拿出觀眾喜歡的作品。這就和我們箱盒匯做包裝設計是一樣的,一款包裝的好與壞並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也不是客戶決定的,而是市場、消費者決定的,你吸引了他你打動了他,他才能買單!

一部劇好不好看跟誰關係最大,李連杰《黃飛鴻》系列可見一斑

比如說李連杰的《黃飛鴻》系列,不僅有精彩激烈的打鬥場面,溫情脈脈的愛情故事,引人發笑的包袱,它不是簡單宣揚"中國功夫鬥洋拳"式的愛國主義,更把主人公帶到面對外來文化的先進性與傳統文化的衝突所帶來的困惑中,而這恰恰是當時普遍存在的現狀。再比如後來的《流浪地球》填補了國內科幻片的空白,觀眾都想爭先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還有《戰狼2》在當時印度"越界"情況下播出,更能激發每一個國人的愛國情懷。所以觀眾必須是第一位。

第二是演員!為什麼是演員呢?這就是口碑或者品牌的力量!大多數人選擇看某一部影視劇首先會看是誰演的或者誰是主演,是自己喜歡的明星熬夜也要追,不是自己喜歡的明星或者沒聽過的明星直接"過"。我自己也有很多"黑名單",當個配角還行,主演就算了吧,有這種想法的人太多了。怪誰呢?只能怪自己以前演的爛片太多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要想扭轉大眾的印象,就努力提升演技,哪怕片子很爛,但你的演技觀眾也能看出來的。

一部劇好不好看跟誰關係最大,李連杰《黃飛鴻》系列可見一斑

關於劇本和導演我覺得放在一起說吧。劇本是母,導演是父!劇本是劇的原始生命,劇本差,其他再好都不過是遮羞布;導演,好的劇情,有些導演拍的引人入勝,有些導演拍的像白開水;劇本和導演要傳達出的東西可以少一點,但是一定要把故事講清楚,為了科幻和大場面而去亂寫亂導,我覺得就是圈錢,沒有誠意。

一部劇好不好看跟誰關係最大,李連杰《黃飛鴻》系列可見一斑

比如說:由王家衛監製,梁朝偉、金城武、陳奕迅、楊穎、大鵬、馬蘇、賈玲、柳巖等聯合出演的愛情喜劇片《擺渡人》,有觀眾則認為影片故事凌亂,後半部分幾乎是不知所云,還有影片不少臺詞過於矯情,讓觀眾聽得"不能接受,全片懷舊歌曲堆砌到處賣情懷,想通過各種矯情的臺詞講大道理,結果導致故事支離破碎,也沒玩出什麼新花樣。儘管梁朝偉依舊是影帝級演技!

最後就是後期工作。初剪,正式剪輯、特效文字添加、作曲選曲、配音、轉場銜接等。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步驟:影視劇的前期宣傳,超"燃"創意海報的設計,發人深思的經典文案撰寫。。。很多觀眾就是在宣傳階段開始了觀影渴望!

一部劇好不好看跟誰關係最大,李連杰《黃飛鴻》系列可見一斑

狗十三文案

所以,一部劇好不好看跟誰關係最大?當然是跟自己關係最大了!心情好悲劇看完也能笑,心情不好喜劇也能哭著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