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個日日夜夜的鏖戰商丘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核酸檢測紀實

文/圖 京九晚報全媒體首席記者 魯超 通訊員 劉懷印 來源:商丘網—京九晚報

70多個日日夜夜的鏖戰商丘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核酸檢測紀實

  張德付(右)、陳穎查看應急物資

70多個日日夜夜的鏖戰商丘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核酸檢測紀實

  胡松濤和李康在加油鼓勁

70多個日日夜夜的鏖戰商丘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核酸檢測紀實

  檢測人員在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

70多個日日夜夜的鏖戰商丘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核酸檢測紀實

  李紅星在實驗室工作

  商丘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是商丘市唯一一家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內18名一線檢測人員不顧個人危險,堅持“應檢盡檢、隨到隨檢”的原則,已連續奮戰70多個日日夜夜,科學準確地完成了對每例疑似患者的核酸檢測任務,為商丘市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復工復產復學工作有序推進,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但是,在市疾控中心的微生物實驗室內,檢測人員仍在與病毒進行搏鬥。

  不分晝夜戰病毒

  1月23日,農曆2019年臘月二十九,我市接診首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當晚,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的檢測人員就捕捉到了新冠肺炎病毒,確診了我市首個病例。

  截至4月8日8時,該實驗室已開展核酸檢測累計11991人,樣本2萬多份,確診新冠肺炎91例。7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一刻也沒有停息,仍在和病毒搏鬥。

  實驗室內18名檢驗員分成3班,24小時不停歇對樣本進行檢測。

  在每個檢測時段,檢驗員都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上護目鏡,穿上到膝蓋的膠靴……僅穿戴整齊就需要近一個小時的時間。

  檢測過程極其辛苦,每批次樣本檢測時間為6小時。檢驗員在全副武裝之後,不能喝水,不能進食,不能上廁所,不能做任何與實驗無關的事情,進入實驗室,要經過5道安全防護門,徹底與外界隔離。在這6個小時裡,檢驗員需要直面病毒,精力高度集中,有時需要重複實驗,這些對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是極大的考驗,但全體檢驗員不顧個人危險,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沒有一人後退半步。

  忘我工作 獲“商丘好人”稱號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紅星,長期從事檢驗檢測工作,歷任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副主任、主任。李紅星曾獲得河南省優秀援疆專家、河南省優秀健康巡講專家、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先進個人、商丘市衛生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疫情期間,他任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檢驗組組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方便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李紅星舍小家、為大家,吃住均在單位。除正常的實驗檢測之外,他作為實驗室的質量控制人,還要重點關注檢測質量、結果,以及同事的安全防護。

  實驗室出具的每一份報告,李紅星都親自把關、嚴格審核簽發,掌握第一手資料,隨時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報告。他憑著精湛的檢驗技術,帶領團隊順利完成了疑似患者、確診病例及密切接觸者、重點地區返鄉人員的核酸檢測任務,為病例的確診和規範救治提供了堅實依據。

  孔憨,作為市疾控中心理化檢驗科副科長、科室負責人,平常從事的工作是理化檢驗,是不和病毒打交道的。但隨著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他被抽到核酸實驗室工作,孔憨二話沒說,克服家庭困難,立即投入戰鬥。他以嚴謹的工作作風、精湛的檢測技術,一直保持小組檢測結果及時上報率100%。

  他是單位年輕人眼裡的“憨哥”,性格豁達,樂觀向上,為人忠厚老實,樂於助人。對領導安排的工作,從來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並且愛鑽牛角尖,不做完美不罷休。領導評價他:交給孔憨的任務,放心。

  3月16日,李紅星、孔憨被市文明辦授予“商丘好人”榮譽稱號。

  火線入黨被提拔

  陳穎作為商丘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負責人,負責統籌實驗室日常事務。

  其他同事從實驗室出來後,可以脫下防護服去休息,而陳穎卻要面對防護用品緊缺、生物安全風險高、檢測任務重、檢測人員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為了儘快解決這些問題,陳穎積極協調,聯繫廠家採購檢測試劑,確保全市標本檢測工作正常進行。同時,陳穎還要時刻提醒檢驗人員操作規範流程——進入實驗室時個人防護要符合要求、實驗流程要規範、實驗結束生物安全櫃要及時整理消毒……生怕中間任何環節失誤。他天天工作在檢測第一線,已在實驗室度過70多個日日夜夜。

  看到他熬紅的雙眼、消瘦的臉龐,身邊的領導和同事無不心疼,可陳穎沒有喊過苦、說過累。他踏實能幹、默默無聞,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市疾控中心黨委瞭解到他的情況後,批准他火線入黨。隨後,陳穎被市委組織部火線提拔為副科級幹部。

  巾幗何曾讓鬚眉

  胡松濤、崔豔紅、閆景紅三位女性,和男同事一樣負責核酸檢測工作,從2019年臘月二十九到現在,不分晝夜地工作了70多天。

  胡松濤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的剛上小學,小的不到一歲。她克服家中孩子無人照顧等種種困難,堅守在實驗室核酸檢測一線工作。崔豔紅最小的孩子一歲多,年後發燒生病,崔豔紅也沒時間回家照顧,實在放心不下了,偶爾回去看看,然後又回到檢測一線。艾滋病防治科工作人員閆景紅了解到胡松濤、崔豔紅的情況後,主動請纓加入到檢測隊伍。

  她們在各自崗位上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她們是市疾控中心50餘名女職工的縮影。今年“三八”婦女節前夕,胡松濤、崔豔紅、閆景紅三人被市婦聯授予“巾幗標兵”榮譽稱號。

  上下一心 齊心協力同抗疫

  李建莉、劉秋萍等工會工作人員,負責一線檢測人員的生活保障。春節過後,市區飯店暫停營業,實驗室檢測人員只能依靠方便麵、火腿腸充飢,連續幾天下來,部分人員吃得嘴上起泡。李建莉、劉秋萍就從自家拿來鍋、麵粉,為同事燒麵湯,努力改善一線檢測人員的飲食。她們為節省有限的資金,晚上發過餐後就悄然離開,回到家吃飯。

  保衛科工作人員林鑫為讓一線檢測人員吃得好一點,自費購買了10箱熟牛肉。

  市疾控中心主任張德付,剛到任3個多月,就趕上新冠肺炎疫情。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張德付吃住在辦公室,坐鎮指揮,及早安排人員購買核酸檢測試劑、N95口罩、護目鏡、防護服和酒精等防疫物資,全力保證實驗室檢測工作正常開展。一次因商家運輸渠道不暢,檢測試劑將斷貨,張德付派專人專車連夜奔赴西安,幾經周折取來核酸檢測試劑2000人份,保證了第二天檢測工作的正常開展。

  18人的團隊雖然是臨時組建,但他們在重大疫情面前不顧個人安危,個個經得起考驗,也獲得了榮譽。

  2月8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向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室發出表彰通報,並獎勵3萬元。3月3日,核酸檢測實驗室所在的疾控黨支部被市委評為優秀黨支部;核酸檢測實驗室被市婦聯授予“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稱號;3月16日,該團隊被市文明辦授予抗疫中的“商丘好人”榮譽稱號。

  可病例歸零不等於疫情結束,尤其是面對著境外疫情嚴重的形勢及境外返回人員的防範,此時此刻公共衛生的戰士仍未停下防控的腳步。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內的18名檢測人員仍在不分晝夜與病魔較量,為打贏殲滅戰做著努力。

  春已來,花已開,萬物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