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發射330多枚長征火箭!中國航天下一個里程碑:載人登月

核心提示:在1970年代,蘇聯航天技術大大領先中國,過了50年,現在是中國航天技術領先了俄羅斯。自1976年以來,還沒有哪個國家成功從月球表面返回岩石樣本。尤其是嫦娥4號成功之後,沒有人會懷疑中國登月能力,無人登月技術不斷成熟,2020年代末有望將宇航員送到月球上。


三體軍事 國之利器第2112期 1970年,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重量為173公斤,使用的是長征1號火箭。50年後,中國航天已經實現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研發出多種運載火箭,從1970年至今完成了330多枚運載火箭的發射,在2010年之後的十年,是中國航天高速發展時期,因為隨著載人航天的逐漸成熟和北斗導航系統的組網,發射次數比過去20年還多。2018年更是達到了37次發射全部成功的輝煌戰績,躋身世界第一。東方紅一號是個起點,隨著一步一個腳印走來,中國航天開啟了北斗系統、嫦娥工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的建造,每個都是重量級工程,共同鑄就了中國航天世界領先的戰果。


40年發射330多枚長征火箭!中國航天下一個里程碑:載人登月

圖注:中國第一座空間站想象圖

40年發射330多枚長征火箭!中國航天下一個里程碑:載人登月

圖注:天宮二號已經完成任務
載人航天已經告一段落,基本上掌握了航天員進入軌道的運載技術、航天員在軌多天飛行的維持技術、航天器編隊飛行技術、航天員出艙技術等,下一步就是建造空間站了!中國第一座空間站的建造已經在籌備中,2011年天宮一號先導試驗型已經成功發射,2016年又發射了天宮二號,預計在2021年左右開始組裝第一個空間站本體,目標是80噸級的空間站。

空間站建立估計只要3年左右,因為制約空間站的建造技術基本沒有,20噸級的艙室使用長征5號發射,火箭、航天器都不存在問題。空間站建造完畢之後,將執行的是載人登月了。目前嫦娥工程已經進展到第三階段,繞、落、回三步走已經走到最後一步,嫦娥5號在月面軟著陸後實施採樣返回,為載人登月建立一次無人返回的技術標準。嫦娥5號之後還有備份星嫦娥6號,也會進行一次採樣返回任務。


40年發射330多枚長征火箭!中國航天下一個里程碑:載人登月

圖注:嫦娥5號將從月面返回地球

40年發射330多枚長征火箭!中國航天下一個里程碑:載人登月

圖注:嫦娥4號完成從月面軟著陸任務
在1970年代,蘇聯航天技術大大領先中國,過了50年,現在是中國航天技術領先了俄羅斯。自1976年以來,還沒有哪個國家成功從月球表面返回岩石樣本。尤其是嫦娥4號成功之後,沒有人會懷疑中國登月能力,無人登月技術不斷成熟,2020年代末有望將宇航員送到月球上。


40年發射330多枚長征火箭!中國航天下一個里程碑:載人登月

圖注:載人登月會在2030年左右進行

在載人登月方面,中國和美國現在的起點是一樣的,甚至還領先,雖然美國在1969年實現了載人登月,但是在過去50年都沒有登月,也沒有無人落月,加上美國宇航局提出的2024年登月時間點有點超前,各項準備都不足,因此美國重返月球很可能會推遲到2028年。從現在到2028年還有8年的時間,長征9號火箭的研發已經開始,用嫦娥工程的速度,只要火箭系統解決,那麼登月就可以開始了。保守估計在2031年至2035年載人登月更為現實,中國航天距離下一個里程碑還有10年。如果速度加快,我們在2028年至2030年就有可能具備載人登月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