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港口外棉庫存只增不減

【國際觀察】港口外棉庫存只增不減

中國棉花網專訊:從對青島、張家港、上海等地部分大中型棉花貿易企業棉花抵港、出入庫情況跟蹤調查來看,4月份中國各主港外棉仍處於“入庫多,出庫少”的狀態,只是由於印度棉、美棉及澳棉等因新冠疫情肆虐而採取“封國、封州、封港”等措施導致棉花發運、轉港受到較大影響,抵港、交貨較1-3月份下滑;但因半個多月來外棉出貨持續疲軟、乏力,大多處於半停滯,一些烏棉、澳棉等貿易企業甚至表示沒開張,因此港口保稅+非保稅庫存仍呈緩慢增長趨勢。

青島某倉庫表示,因棉花出貨緩慢且部分貿易商外棉批次較多、品質差異大,因此4月份棉花倒庫、騰庫容比較困難;雖然與存貨方多次協商希望加快銷售、出庫,也考慮上調倉儲及出入庫費用,但效果並不理想。一些國際棉商、進口企業仍有一定量的2017/18、2018/19年度陳棉待售,但因降等降級、報價沒有優勢而一直“被庫存”。

截至4月下旬前,中國港口棉花保稅+非保稅棉庫存有多大呢?從幾家國際棉商、大型進口企業的調查、估測來看,可能接近甚至突破60萬噸;而近日市場傳聞中國將採購多種農產品,港口庫存或繼續上行至70萬噸甚至80萬噸以上。

具體看,青島港庫存如下:保稅+非保稅總量37-39萬噸(部分棉企認為已超過40萬噸);張家港:保稅+非保稅8.5-9萬噸;上海、南京、天津、廣州、寧波等港口總量約14-16萬噸(或出入稍大)。其中2019/20年度美棉仍以保稅、即期為主,清關人民幣報價數量不大;而巴西棉、西非棉則清關佔比較大,人民幣報價偏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