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吾華制瓷可分三大時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謂鈞、汝、官、哥、定是也。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宋代瓷器是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巔峰,中國宋代瓷器生產,又以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個窯口產出的瓷器最為有名,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汝窯位於河南省的寶豐縣清涼寺(又叫青龍寺),燒造時間大約是在北宋神宗到徽宗(公元1068~1125年)時期,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汝窯號稱是宋代名窯之首


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所說的

“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窯器。”


陸游《老學庵筆記》等都有記載:

因為“定州白瓷器有芒”,所以“不入禁中,惟用汝器。”


從窯址出土的標本看來,釉色以天青釉為主,淡天青次之,還有極小部分的豆青釉,其中以天青釉瓷是最精緻的。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汝窯天青釉碗 宋

高6.7釐米,口徑17.1釐米,足徑7.7釐米。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體輕薄。通體滿釉,呈淡天青色,瑩潤純淨,釉面開細小紋片。外底有5個細小支釘痕及楷書乾隆御題詩一首。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汝窯接受宮廷的燒瓷任務,燒製汝官窯青瓷器,產品十分精美。所以宋代才會有“汝窯為魁”的說法,將宋代青瓷推為首位。汝窯為北宋宮廷燒瓷年代其實很短,大約只是在宋徽宗趙佶在位期間(公元1101~1125年)的20多年時間裡。


宋代瓷器以汝窯為首,民間素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及汝窯一片”的說法。原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曾評價:“陶瓷中最美的,最典雅的瓷器,就是汝窯。”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宋

高12.9釐米,口徑18釐米,底徑17.8釐米。


相傳,汝窯是從宋徽宗的夢中靈感所得。一日,宋徽宗高堂春睡,夢到大雨過後,遠處天空雲破處,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令人著迷,不由得心曠神怡,醒來後揮筆寫下詩句:“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拿給工匠參考,讓他們燒製出這種顏色。一時間,不知道難倒了多少工匠。最後汝州工匠技高一籌,燒出了宋徽宗最滿意的天青色,故得名“汝窯”,而後天青色也稱為汝窯瓷器的典型特徵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仿汝釉圓洗,清乾隆

高5釐米,口徑16.7釐米,足徑8.7釐米。


極具尊貴感的汝窯,以瑪瑙入釉,追求玉石質感,當1300℃的熾熱逐漸褪去,釉面隨之細微開裂,這自然產生的冰裂紋,讓每個器物都各不相同,獨一無二。


汝窯瓷採用支釘支燒法,瓷器底部留下細小的支釘痕跡,胎體較薄,釉層較厚,有玉石般的質感。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銅器式樣,以洗、爐、尊、盤等為主,傳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貴。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南宋官窯位居我國古代五大名窯之首。據史料的記載,北宋汴京官窯隨著北宋王朝的滅亡而完結,高宗南渡後在杭州另立了新窯,這是汴京官窯的延續。南宋建都臨安(現今杭州),建立了修內司、郊壇下窯,專門生產宮廷專用的御品,故稱“南宋官窯”。


南宋皇朝滅亡之後,官窯基本全部被毀壞,工匠流離失所。現如今的傳世珍品不足百件,而且還散落在世界各地,它們價值連城,素來享有“瓷器明珠”的美譽。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仿官窯壺 清雍正

高26.5釐米


官窯是官府經營的瓷窯,也泛指明、清時期景德鎮為宮廷生產的瓷器。官窯最早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在京師汴梁建造的,以燒製青釉瓷器著稱於世,窯址至今沒有發現。元代景德鎮官窯稱“樞府窯”。明清景德鎮官窯,近代常以帝王年號分別命名,如“宣德窯”“成化窯”“康熙窯”等,明清官窯亦稱“御窯”,存世量極少。


官瓷是官辦瓷窯制器,專供皇家使用。相傳官窯造出以後,宮裡的太監便來檢查,發現稍有瑕疵的便摔碎。剩下的精品才可呈到皇宮裡,供皇室使用。正因如此,官窯存世量極少。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郊壇官窯菱花式瓶 南宋

高17.1釐米(連座),寬6.6釐米,直徑14.5釐米


官窯主要燒製青瓷,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官窯燒製的瓷器胎體較厚,天青色釉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是因為胎、釉受熱後膨脹係數不同產生的效果。官窯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後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通常所說的"紫口鐵足"便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徵。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鈞窯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因其所在地禹縣古稱“州”而得名。據近年考古發掘資料分析,鈞窯的燒造歷史開始於晚唐,全盛於北宋時期,延續於金、元,前後長達700多年之久,產地以河南省禹縣(古稱鈞州)為中心,向四周擴展蔓延。


目前在全國的12個市、縣都發現了不同時期的燒瓷窯址。南起河南臨汝、峽縣、新安、鶴壁集、安陽、林縣、浚縣、淇縣,北達河北省的磁縣,山西省的渾源以及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可以說是遍及了華北大地。鈞窯在其興起和衰落的漫長歲月中,始終是一個主要以生產北方民間日用瓷器為主的民間窯場。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鈞窯紫斑盤 金代/元代

直徑14.3釐米

碗口內斂,圓弧腹,圈足微外撇。通體施鈞窯天藍釉凝厚滋潤,清新淡雅。足部因釉水自然垂流有漏油現象。碗內壁上點綴著三塊玫瑰紫色釉斑塊,紫中泛青,紫色斑塊自然形成一條弧線和兩塊圓斑,彷彿一張笑臉。


要說誰是宋瓷中的小妖精,那非鈞窯莫屬了。鈞窯明明是屬於北方青瓷系統的一支,但和其他清淡含蓄的宋瓷相比,卻做到了“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鈞窯分為官鈞窯、民鈞窯。官鈞窯是宋徽宗年間繼汝窯之後建立的第二座官窯。鈞窯廣泛分佈於河南禹縣(時稱鈞州),故名鈞窯,以縣城內的八卦洞窯和鈞臺窯最有名,燒製各種皇室用瓷。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鈞窯小碗 元代

直徑7.8釐米


鈞瓷兩次燒成,第一次素燒,出窯後施釉彩,二次再燒。鈞瓷的釉色為一絕,這是因為在燒製過程中,配料摻入銅的氣化物造成的藝術效果,此為中國製瓷史上的一大發明,稱為"窯變",其色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燦若雲霞,宋代詩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來讚美鈞窯的色彩。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鈞窯大碗 元代

直徑18.5釐米

碗略斂口,尺寸較大,十分難得。胎體厚重,呈灰黃色,圈足和外底無釉。碗身釉色呈青色,口沿釉薄處呈褐色,碗內及外壁綴以玫瑰紫釉斑塊,色澤典雅。


鈞窯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綱"之需,以花盆最為出色。因鈞瓷釉層厚,在燒製過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補裂紋,出窯後形成有規則的流動線條,非常類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跡,故稱之為"蚯蚓走泥紋"。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定窯位於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以及東西燕山村,宋時這裡名定州,所以就叫做“定窯”。定窯是繼唐代邢窯白瓷以後興起的一個巨大的瓷窯體系。定窯以盛產白瓷而著稱,產品在當時曾經風靡一時,北宋中期以後由於瓷質的精良與紋飾秀美,曾被選為宮廷御用瓷。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定窯白瓷刻蓮紋洗 宋代

直徑14.7釐米

此蓮紋洗為定窯經典品種,敞口,斜壁,淺圈足。通體施白釉,潔白勻淨。因採用覆燒工藝,口部一圈鑲口。盤心刻劃蓮紋,花葉婉轉自如,佈局飽滿,卻不顯繁複,搖曳生姿,自成風韻。線條流暢,運刀如運筆,尤為灑脫優雅。花葉輪廓外還另加複線以增強立體感。


定窯的黑釉器、醬釉器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黑定”、“紫定”,“黑定”、“紫定”白瓷一樣,其實都是白胎,黑定釉色漆黑光亮,紫定釉色醬黑。定窯還有金彩描花器,除此而外,還有仿金銀器的淨水瓶等。宋代定窯系的孩兒枕,其釉色白中微閃黃,塑成一個童子俯臥於床榻之上,造型生動、活潑。枕頭類還有方形枕和錠形枕等等。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定窯綠釉刻花紋單柄執壺 五代

高14.5釐米


定窯它是繼唐代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是我國白瓷最負盛名也最具代表性的窯口之一。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定窯寶相花紋碗 北宋

直徑17.1釐米


定窯原為民窯,五代到北宋早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蘇軾曾多次詠贊定州瓷:“鎔鉛煮白石,作玉真自欺。琢削為酒杯,規摹定州瓷。”元代劉祁《歸潛志》中曰:“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哥窯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稀世珍品。哥窯的釉質濃厚純粹,並不怎麼瑩澈,釉內多有氣泡,如珍珠般若隱若現,故通稱“聚沫攢珠”。釉色寶光內蘊,潤澤如酥。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哥窯筆筒 清雍正

高10.5釐米

紋片的種類繁多,以紋形而稱之有細碎紋、綱形紋、大小格紋、冰裂紋、梅花紋等,以紋道而稱之有魚子紋、鱔魚紋、黑藍紋、淺黃紋。流傳於世的哥窯器物,較為常見的有各式爐、瓶、洗、碗、盤、罐等。不過,哥窯窯址是中國陶瓷史上的懸案之一,至今仍未能確認。


當你剝開一個茶葉蛋,是否會被褐色蛋殼上破碎的紋路所吸引?有誰會認為這是一種美的紋飾?恐怕沒人會這麼想。可是,哥窯卻為世人呈現出破裂紋飾的美。


最美中國瓷|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鑑賞

哥窯海棠式花盆 元代

長14.6釐米


哥窯,屬於青瓷瓷系,因為燒製時的瓷土中,含鐵量較一般瓷土高,所以會呈現出色彩上的變化,釉色上多以粉青、月白、青黃等色為主,清雅素樸。因為窯變作用,釉色時常多顯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澤。


當然,除開釉色上溫潤如玉,深淺不一外,哥窯釉層上獨特的開片裂紋,也成為了它的經典標識。這些裂紋,有疏有密,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有曲有直,這種自然形成的“缺陷”,平生出一種特別的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