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說:志向不過是記憶的奴隸,生氣勃勃的降生,但卻很難成長。而記憶又絕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們從不可計數的生活印象中精心挑選出來的,這種挑選服從於我們的性格,又最終影響一個人性格的養成。在所有記憶中,童年記憶是最至關重要的存在。人是基因與環境相結合的產物,童年的記憶直接決定了一個人面對生活的方式,不僅志向由此而來,勇敢或怯懦、樂觀或消極甚至面對生死的態度,都能找到童年記憶的影子。
童年記憶總是我們心底最深處最刻骨銘心的存在,假如一個人說他小時候沒有記憶深刻的事情,那麼恰恰證明了童年記憶對他影響太過嚴重以至於他只能逃避不談。第一個深刻的童年記憶,往往能決定這個人最終性格的養成。我們的童年大概分成兩種類型:“被寵壞的孩子”或者“被忽略的存在”。我們都會把自己劃入某一個陣營裡面,一個內向的孩子會認為自己一直都是被忽略的存在,即使長大後依舊離群索居,不喜歡成為眾人的焦點。而一個人如果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太考慮周圍其他人的感受,那他的童年一定是“被寵壞的孩子”。
生活中有無數鮮活的例子來證明童年記憶對於人生的影響,一個媽媽在拒絕生二胎的時候如此說:“自從我妹妹降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媽媽就不那麼愛我了,還總要我幫著照顧妹妹,那段時間陪伴我的只有爸爸送我的一套拼圖——妹妹還不會玩的拼圖,我不想讓我的孩子也經歷這一切!”這段話可以說明很多問題:妹妹的降生對她的生活產生了陰影,母親的愛有了有力的競爭者,她認為自己從被寵愛的孩子變成了被忽略的存在;同時還需要照顧妹妹,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讓她產生了牴觸和遠離的情緒;她把這種忽視歸罪於某一個人,很可能是她的母親,因此更加依戀她的父親;她認為自己成了被忽視的存在,父親送的拼圖是唯一的陪伴;這種記憶影響一直存在,她害怕生二胎也會傷害自己的孩子。
與之相反的影響發生在開朗樂觀的男士身上,他最深刻的一次童年記憶是一次意外。他是家裡的二兒子,小時候是個特別頑劣的孩子,說謊、偷竊、殘忍、逃學、不服從,家長老師都對他束手無策,認為他長大後一定是一個無惡不作的禍害。轉折發生在一次事故中,他從書上摔下來摔斷了腿,打著石膏在床上躺了半年時間。當他痊癒後所有的叛逆和壞習慣都沒有了,他成了家裡最乖的孩子。事故本身對他的心靈不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真正讓他改變的是生病期間父母家人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他一直以為父母偏愛他的哥哥,他是家裡“被忽略的存在”,但養傷期間他是家裡所有人注意的中心,讓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放棄了自己固執的錯誤認知。
可見,無論是“被寵壞的孩子”還是“被忽略的存在”,都會產生“自卑情結”。被過分寵愛的孩子往往很難和他人一起合作,他們總是自我的認為世界都是圍繞著他們而存在的,環境細微的變化都不能適應,感受不到更多愛以致孤僻叛逆。而非獨生子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覺得自己是一直被忽略,另外一個孩子享受了更多關注和愛。也因此變得孤獨和叛逆,靠做壞事,靠裝病等等手段來引起更多的關注,如果求而不得,就養成了悲觀內向的性格,就更難與人合作了。因此如何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不會因過分寵愛而太過自我,也不會因被忽略而太過自卑,是每個孩子都需要重視的問題,也是家長老師應該認真學習的一門課程。
閱讀更多 三人行讀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