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

<關注>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

<關注>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副局長何志敏,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於慈珂介紹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並答記者問。

圖文實錄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襲豔春: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本週是全國知識產權宣傳週,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先生,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於慈珂先生,下面先請申長雨先生作介紹。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

<关注>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謝謝主持人。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多年以來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介紹一下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2019年,知識產權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作用更加凸顯。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重大場合,對知識產權工作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並由中辦、國辦印發實施。十九屆四中全會就適當加強中央在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事權,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強商業秘密保護,作出新的重要部署。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就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支持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促進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等作出部署。知識產權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一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加快推進。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全面啟動《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2021—2035年)》制定工作,完成綱要初稿。制定實施2019年度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深入實施“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專利商標審查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週期壓縮至17.3個月,商標註冊平均審查週期壓縮至4.5個月,超額完成國務院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全年累計減免專利商標相關費用79.3億元。知識產權強省、強市、強企建設加快推進,新增試點示範城市18個、試點示範縣88個、試點示範園區35個、優勢示範企業2239家。全國版權示範工作穩步推進,新增全國版權示範城市2個、版權示範園區(基地)8個、版權示範單位69家。

二是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完成商標法修改,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額由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提高到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將法定賠償額上限從三百萬元提高到五百萬元。完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進一步強化商業秘密保護。繼續推進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著作權法以及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修訂。出臺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完成《專利代理管理辦法》《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辦法》《規範商標申請註冊行為若干規定》《關於依法加強對境外著作權認證機構常駐中國代表機構管理的意見》等規章及規範性文件的制修訂工作。發佈《關於知識產權領域的反壟斷指南》。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基礎性法律制度研究。

三是知識產權保護全面加強。中辦、國辦印發實施《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提出了明確的政策措施。近日,該意見的2020-2021年推進計劃也已經印發。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達46家。開展“鐵拳”“劍網”“網劍”“龍騰”等專項行動。查處商標違法案件3.2萬件,假冒專利違法案件0.7萬件,案值合計5.1億元。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3.9萬件。查處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1.0萬件,案值31.6億元。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各類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2.4萬起,破案1.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萬名,涉案價值86.7億元。全國海關共查獲進出口侵權貨物5.1萬批次。人民法院共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48.0萬件,審結47.5萬件。全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4346件7430人,起訴5433件1.1萬人。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提升至78.98分。

四是知識產權質量穩步提升。國內(不含港澳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86.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件,提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國內有效商標註冊量達到2521.9萬件,平均每4.9個市場主體擁有1件註冊商標。累計批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385個,註冊地理標誌商標5324件,核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企業8484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8319件。共授予農業植物新品種2288件、林業植物新品種439件。作品著作權登記270.2萬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148.4萬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有關報告及數據顯示,中國在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提升至第14位,較2018年上升3位,穩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2019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專利申請5.9萬件,躍居世界第一;通過馬德里體系提交國際商標註冊申請6339件,位列全球第三。

五是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明顯提升。出臺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統計顯示,2018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0.7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11.6%,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18年中國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達到6.6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7.37%。2019年,商標品牌戰略實施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地理標誌運用有效促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515億元,同比增長23.8%,版權質押擔保金額73億元,幫助近萬家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涉及知識產權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9286.9億元,同比增長137.7%。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約410億美元,其中出口額66.0億美元,同比增長18.8%。

六是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不斷深化。簽署結束中歐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協定談判的聯合聲明、中法地理標誌合作議定書等知識產權合作文件。紮實推進“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8個務實合作項目都取得重要成果。深化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合作,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穩步推進我國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海牙協定》準備工作。《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批准或加入的國家達31個,將於4月28日正式生效,這是首個以我國城市命名的知識產權國際條約。

以上是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下面我們願就有關內容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大家。

襲豔春:

感謝申長雨先生的介紹,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記者:

我們瞭解到,在去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將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我們想了解一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這些方面,尤其是“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效?謝謝。

申長雨:

謝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的重要指示,國家知識產權局也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在推進:

一是加強多邊合作,深化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合作關係,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穩步推進我國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海牙協定》準備工作,推動首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知識產權國際條約,《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正式生效。二是加強周邊合作,積極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等談判,推進中泰地理標誌互認互保。三是加強小多邊合作,積極參與中美歐日韓、金磚五國、中蒙俄等知識產權合作,舉辦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四是加強雙邊合作,我們配合完成中歐地理標誌保護合作協定談判,涉及雙方各275個地理標誌產品的互認互保,加強與歐洲專利局、歐盟知識產權局和英、法、德等國家知識產權機構的雙邊合作,總體來講,即加快構建多邊、周邊、小多邊、雙邊“四邊聯動、協調推進”的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新格局。

在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中,“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是重中之重,我們與有關各方共同謀劃了8個務實合作項目,涵蓋知識產權保護、審查業務、基礎能力建設、公眾知識產權意識提升等多個方面,目前這些項目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我國之間的專利、商標申請量持續保持較快增長。去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中國專利申請量增長了9.7%,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交的專利申請公開量增加了8.5%,各方面合作不斷深化,有力促進了“一帶一路”建設。

下一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促進共同發展。謝謝。

北京日報記者:

《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是一部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知識產權條約,有報道稱條約將於4月28日生效,能否介紹一下條約的具體情況,國家版權局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关注>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謝謝你的提問。《視聽表演北京條約》(以下簡稱《北京條約》)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管理的一項國際版權條約,旨在保護表演者對其錄製或未錄製的表演所享有的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

2012年6月20日至26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中國北京召開“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成功締結《北京條約》。2020年1月28日,印度尼西亞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遞交批准書,成為該條約關鍵的第30名成員。根據《北京條約》的生效條款,其將在30個有資格的有關方交存批准書或加入書3個月之後生效。因此,《北京條約》將在2020年4月28日起正式生效。

《北京條約》的締結和生效,將全面提升國際社會對錶演者的保護水平,推動視聽表演者權利保護和視聽產業發展。《北京條約》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一是充分保障視聽表演者的權利,進一步提高其行業地位,激發其創造熱情;二是豐富精神文化產品,推動視聽產業健康發展;三是有利於保護傳統文化和民間文藝,促進文化多樣性發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高銳先生表示:“《北京條約》加強了視聽表演者對其表演的權利,這可以轉化為收入的增長,並促進給我們所有人帶來愉悅的視聽產業的經濟可持續性。”

《北京條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在我國締結、以我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知識產權條約。國家版權局在推動《北京條約》締結和生效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2年,經中央同意,國家版權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會議期間,中國政府多方斡旋、反覆磋商、積極協調,終於推動《北京條約》順利締結,得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高銳先生的高度讚賞。他認為,此次外交會議體現出“理解、支持、包容、合作”的“北京精神”,這種精神將繼續推進國際知識產權合作。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批准《北京條約》。同年7月10日,時任國家版權局局長蔡赴朝先生代表中國政府,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遞交關於批准《北京條約》的政府聲明。

《北京條約》締結後,國家版權局積極推動該條約及早生效。國家版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多次主辦國際版權論壇,研討表演者權利保護議題,推進達成共識;積極開展版權雙邊合作,就加強表演者權利保護議題進行重點交流;會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官員會見有關國家駐華大使,推動其加快批准條約的進程;會同北京市有關部門圍繞條約的締結和視聽表演版權保護舉行紀念活動或專題研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

《北京條約》是中國版權事業的里程碑,是惠及全球表演者的新起點。中國將一如既往地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積極推動更多的國家批准和加入《北京條約》,把表演者的權利保護落到實處。中國也將以《北京條約》的生效為契機,不斷完善著作權保護體系,進一步提升對錶演者的保護水平,推動包括視聽表演在內的版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謝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我們注意到,前不久我國公佈了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的相關數據。請問這些產業主要覆蓋了哪些領域?在相關產業的發展上,我國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有沒有存在什麼差距?謝謝。

申長雨:

謝謝你的提問和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正如我剛才所提到的,前不久,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了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0.7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11.6%,具備了一定規模,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5.7%,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專利密集型產業是指發明專利密集度和規模達到規定標準,更多依靠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符合創新發展導向的產業集合。例如,信息通信、新裝備製造、新材料、醫藥醫療、環保產業等,體現了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能轉換的新進展,反映的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成效。

近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越來越重視專利密集型產業發展,定期開展相關統計研究併發布統計數據。比如,歐盟2019年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歐盟專利密集型產業佔GDP比重已經達到了16.1%,我國佔GDP的比重是11.6%。所以與我國當前相比,高出4.5個百分點。

但可以預期,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規模在未來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並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國廣記者:

近年來,隨著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商標註冊便利化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紅利也是持續在釋放。請問商標便利化改革在服務創新創業方面的成效如何?今後將如何繼續推進?謝謝。

申長雨:

這個問題請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來回答。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

<关注>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謝謝你的提問。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始終將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知識產權業務辦理的便利化水平作為工作重點,專門出臺了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提出14方面78條具體舉措,推動實現知識產權申請更便利、審查更高效、運用更充分、保護更有力、服務更優質。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立項建設,實現多項業務一網查詢、一網通辦。你關注的商標註冊便利化改革方面,我們圍繞推進商標審查提質增效做了大量工作,實現較大進展。

一是商標註冊平均審查週期縮短至4.5個月,接近相同制度下國際最快水平,商標變更、轉讓、馬德里國際註冊等業務審查週期均同步壓縮,駁回複審案件審理週期由法定12個月審限壓縮至7個月,複雜案件壓縮至10個月。

二是辦理商標業務更加便利,申請人可以通過線上線下辦理包括申請註冊、變更、轉讓、馬德里國際註冊等在內的主要商標業務,去年網上申請比率達94.5%;在線下的全國212個商標受理窗口中,有103個可以辦理商標質押融資,全國去年共幫助企業融資約411億元,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三是商標審查審理程序更加公開透明,公開商標評審裁定文書和異議決定文書,開展商標評審口頭審理和巡迴審理,向社會公開全部4000多萬件商標存量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也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

四是大力開展“商標審查質量提升年”行動,從嚴從快打擊商標囤積和惡意註冊行為,2019年4月到年底,僅在審查階段就駁回非正常商標申請3.9萬件。

此外,在專利領域,審查質量和效率也不斷提高,截止到今年3月底,發明專利平均審查週期已壓縮到20.5個月,其中高價值專利審查週期壓減至16.6個月。

今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深入推進商標註冊便利化改革,通過完善商標網上服務內容,優化流程簡化手續。同時,進一步完善審查審理標準,持續打擊和遏制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囤積和惡意註冊,規範商標代理行為,推動商標審查審理高質量發展。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澳門月刊記者:

據悉,4月20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再次舉行視頻會議,討論國際社會在疫情期間知識產權臨時政策和補救措施,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先生也出席了會議併發言。請您介紹一下中國將如何處理好國際合作條約(PCT)申請期限延誤和寬限問題。謝謝。

申長雨:

謝謝你的提問,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和全球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運作,以及由WIPO管理的《專利合作條約》,也就是PCT專利等全球知識產權服務體系運行帶來了挑戰。為此,WIPO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先生分別於4月6日和4月20日,兩次召集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產權機構負責人,就如何應對疫情影響進行了交流。其中,4月9日,WIPO發佈了關於PCT實施細則有關期限延誤寬限相關條款的解釋和操作建議,明確新冠疫情屬於自然災害,當事人因疫情造成的相關期限延誤可以得到寬限,並且不需要提交證據。

正像你剛才講的,我本人代表國家知識產權局出席了上述兩次會議,並表態支持WIPO在疫情期間要積極發揮協調作用,團結全球知識產權機構共同抗擊疫情,並有效保護申請人和權利人權益。

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參照WIPO的解釋和操作建議,妥善處理好國際階段的PCT專利申請期限延誤的問題。同時也將繼續支持WIPO積極發揮作用,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產權機構加強信息溝通,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國際知識產權體系帶來的挑戰。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我們都知道,今年是2008年發佈實施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收官之年,想請問當初確定的目標是否都已經如期實現?剛才您介紹到目前我國正在加緊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請問這項工作有沒有最新的進展,後續有什麼安排?謝謝。

申長雨:

謝謝你的提問。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頒佈實施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當年《綱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這一目標已基本實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知識產權擁有量大幅增長,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2007年至2019年,國內(不含港澳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從8.4萬件增長至186.2萬件,有效註冊商標總量從235.3萬件增長至2521.9萬件。著作權、植物新品種、地理標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數量同時也大幅增長。核心專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權、優良植物新品種等持續增加。這是一個方面,我們的擁有量大幅增長。

二是知識產權運用成效顯著,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我剛才也提到,2018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0.7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11.6%。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643億元,是2007年的近20倍。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自2007年的85億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410億美元,增長了近5倍。

三是知識產權保護不斷加強,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我們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較為齊全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78.98分,整體步入良好階段。

四是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明顯提高,基礎環境進一步夯實。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戰略的認知率由2008年的3.7%提升至2017年的86.3%,提升量是很大的。創新發展、品牌消費、知識付費等日漸成為人們的習慣,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風尚日益深入人心。

五是知識產權對外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化,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目前,我國已與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國際組織建立了知識產權合作關係,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制定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在不斷加大知識產權海外佈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去年躍居世界首位,我剛才也發佈過了,通過馬德里體系提交的國際商標申請量位列全球第三位。

這些成績,都為我們下一步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了形成與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接續推進、壓茬進行的戰略佈局,按照國務院部署,目前,我們正在抓緊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這對於更好促進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分兩步走,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這項工作去年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牽頭啟動,在部門研究、專題調研、專家諮詢、國際比較等一系列工作基礎上,目前綱要初稿已基本形成,並在一定範圍內初步徵求了意見。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充實完善,並計劃於今年下半年報請中央審議。謝謝。

新華社記者:

今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週活動的主題是知識產權與健康中國,請問在支撐建設健康中國方面,知識產權領域可以採取哪些措施?謝謝。

申長雨:

謝謝你的提問。謝謝您對今年宣傳週工作的關注和支持。今年宣傳週活動的主題是“知識產權與健康中國”,這是我們著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結合今年世界知識產權日所倡導的“為綠色未來而創新”而確定的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主題。

這個主題,也體現出了知識產權對全民健康的重要支撐作用,有不少的工作切入點。一是可以通過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醫療行業創新發展,研發出更多創新藥和精密醫療器械,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為此,我們正在加快推進專利法修改,建立藥品專利保護期限補償制度。二是可以通過更好地保護傳統中醫藥,發揮其在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中的獨特作用。目前,我們在加大專利對中醫藥保護的同時,也在積極配合有關方面推動出臺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更好地保護傳統中醫藥。

三是可以通過大力發展地理標誌產業,培育更多植物新品種,打造更多知名品牌,讓人們吃得安全、用得放心;四是可以通過商標、版權和特殊標誌的保護,促進文化產業和體育事業發展,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包括目前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相關知識產權,我們已經實現了專利、商標、特殊標誌的全方位、立體化保護。五是可以通過對人類遺傳資源的保護,構築起特殊的健康安全屏障。去年,國務院專門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對遺傳資源的保護作了詳細規定。等等。所有這些,都將是未來知識產權支撐健康中國的重要著力點。謝謝。

小康雜誌·中國小康網全媒體記者:

知識產權運營體系是支撐知識產權運用的重要保障,請問2019年我國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有哪些新的進展?今年是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下一步,我局有何新的打算?謝謝。

申長雨:

感謝你的提問。正如你剛才講到的,知識產權運營是知識產權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環。知識產權工作是鏈條性的,它包括創造、保護、運用、管理、服務等。我們經常講,創造是源頭,運用是目的,保護是核心,管理是關鍵。其中,運用是知識產權非常重要的目的,是推動知識產權價值實現,促進經濟創新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持續提升,知識產權運用進步明顯。

2019年,全國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運營次數達到了30.7萬次,同比增長21.3%。專利和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達到了1515億元,同比增長23.8%。全國涉及知識產權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了9286.9億元,同比增長137.7%。一批知識產權運營項目和運營平臺也在加快落地,截至2019年底,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已經增加到了26個,9個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掛牌各類知識產權12.1萬件,註冊用戶達到28.4萬個,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取得了新的成效。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統籌推進重點城市、運營平臺、試點項目等齊頭並進,健全知識產權運營體系,促進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更好地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剛才申局長多次提到,2019年中國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我想問的是,這個世界第一的發展勢頭,未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如何把它鞏固和保持下去?我們這麼大的國際專利申請量,下一步將如何加強海外的保護?謝謝。

申長雨:

非常感謝你對去年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全球第一的關注,這也是全世界都關注的一個問題。去年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位。4月7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量達到5.899萬件,躍居世界第一位。對於這一發展成就,我們認為,主要得益於中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全社會的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持續提升,企業也更加重視在海外的知識產權佈局。

中國從1994年正式成為《專利合作條約》(PCT)的成員國,也是這個條約的主要參與者。未來,中國將繼續推動創新發展,擴大對外開放,深入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持續提高專利質量。

你剛才問到如何支持企業在國外的保護,對此我們要支持企業做好海外的專利佈局,推動PCT國際專利申請實現量質提升,促進全球的創新發展。對於企業在海外維權,我們成立了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該中心將幫助企業在海外處理一系列知識產權維權問題,當然,也包括推動企業更好地瞭解當地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做好相關知識產權海外佈局工作。謝謝。

襲豔春:

時間關係,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裡。再次感謝幾位發佈人,也謝謝大家,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

2020年第383期 總第722期

來源 /國新網

審核 /葉衛明

<关注>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关注>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庚子年四月初二

<关注>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