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读后感

我在读初中时,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一直云里雾里,搞不懂里面的人物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想着要是自己在场,也一定要做那个说真话的小孩。随着年龄增长,社会的磨炼,才明白造成这一可笑丑剧的发生,不管是皇帝的昏庸,乃至大小官吏虚伪、奸诈和愚蠢,直到下层百姓为一己私利、自身安全的虚伪,人云亦云的盲从,都只不过是意识输灌下的产物。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

虚荣背后的人性“迷失”,超越阶级是人类共有的弱点,皇帝之所以要购买新装,只因“穿上它,我就可以明确判断文武百官是否称职;更可轻易辨别智慧圣贤和愚人腐才”,驱使他购买的目的,只不过为了用简单的方法管理老百姓,享有帝王之威,却不用操心,又可以死死的控制他的臣民。

这倒使我想起了我国古代的皇帝,皇帝老儿为了管理国家,都会编造出一个“秉承天命”来到人间,治理国家的鬼话。

虽然外国皇帝用物品,我国皇帝用谎言,但它们的功能却是一样,只为创造出一种神圣意识,使别人臣服于他,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罢了。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

当然,要把这种意识变成真理,进行流通,要进行复杂的运作。意识形态由一整套复杂观念构成,目的在于控制人们的思想,第一步就是打造其可信度,所以得到权威认可就显得非常关键。所以皇帝派出了“身居高位,游刃有余,合格称职,无人能及”的心腹老臣,去检查工作。在进行了充分调研和论证后,皇上就亲自出马,增加谎言的可信度,作为最高权力的发布者和捍卫者,表达了“我极其滿意”的表态,应声虫们自然随声附和,这件欺骗的新衣就炮制出来了。

皇帝和大臣们就这个虚假的意识达成了共识,可不是为了自娱自乐,目的在于塑造老百姓的思维,就要让它进行传播,所以一场精心策划、展示朝廷意志的游行大典就上场了。

直到一个天真的孩子说出了真话,才一石激起千尺浪,开始还在大唱赞歌的人才开始议论纷纷。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说到底就是个“装”字,学会伪装,是一种生存本能。皇帝老儿的新装,恐怕智力再低下也看得出来,却都装“聪明”,无非事关个人得失自己作出的选择罢了。皇帝如此、大臣们、老百姓也如此。只那个天真说了真话的孩子做了“笨蛋”。

这种生存技巧,恐怕皇帝封建体制内的人才更深得精髓,个个都是功力深厚的“老戏骨”,皇帝的心腹大臣们更是参透了这个生存法则,不然他怎么“身居高位,游刃有余”,要是敢说真话,不说拍死在沙滩上,恐怕早就good bye了。去年有则新闻,说一骗子装一高级军官,时间装久了,装得连自己都信以为真。这种境界,恰恰是封建体制内最高为官境界,这样就会有成就感,内心不会崩溃。要是稍微有点良知,内心必定纠结,但又无何奈何,不得累死?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

但这种“演员”其实最不靠谱,但还风向有一点改变,就会迅速更换角色,说出和以前不一样的话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适应新的剧本,扮演“不倒翁”角色。比如:清未时期,辛亥革命枪声一响,头一秒还在三呼万岁的各地奴才们,后一秒就成了“革命”代言人。他们既不固执、也不愚钝,而是每次都表现得恰如其分,正当其时。

虽然那个“傻”孩子说了真话,但戏却不会因为真言而落幕,因为封建集团永远不会承认他们奉为真理的东西,俱有欺骗性。因为“真理”并不是取决于陈述的内容,而取决于何人所说,在何种情景下所说。皇帝作为最高话语权的执行人,不管说什么当然都是“真理”。所以不管大臣们也好,普通老百姓也罢,这场大戏暂时还得演。但真话已经说出,波澜已起,形成大浪就要靠觉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