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瑩《他鄉》研討會聚焦女性意識

付秀瑩《他鄉》研討會聚焦女性意識

付秀瑩《他鄉》研討會聚焦女性意識

活動現場

10月24日下午,著名作家付秀瑩長篇小說《他鄉》研討會在北京出版集團舉行。十餘名作家、評論家就這本書的文學特質和藝術探索進行了三個多小時的討論。

《他鄉》是著名作家付秀瑩的最新長篇小說。一個來自芳村的女孩翟小梨,憑藉自己的天資和勤奮,從鄉村前往省會,又從省會來到首都,在生活的激流中沉浮輾轉,在命運的壁壘面前跌跌撞撞,滿懷傷痕。但內心那道射向自我的隱秘微光,從未停止照耀。最終,她完成了個人的精神成長,獲得了內心的安寧。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邱華棟

邱華棟首先發言,將這部小說歸到女性成長題材的成長小說。他認為,成長小說是人類永遠的母題,也是文學裡面非常大的一個母題,而《他鄉》正是這樣一類女性成長小說。他定義這部小說是一部自我認知之書。“付秀瑩觸及到人存在的最基本的東西,就是我們人類的困境,我們自身不斷地想掙脫。通過這部小說,付秀瑩實現了創作上的超越,以及對生活認知的巨大超越。”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賀紹俊

“《他鄉》的主人公翟小梨是一個很重要的小說人物,而且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人物形象在於,付秀瑩寫出了今天的女性,一個外省的女性在京城的精神歷練。”賀紹俊接棒表示。他說,付秀瑩要說的,不是“我不是翟小梨”,而是“人人都是翟小梨”。進而賀紹俊又進一步提出更宏大的命題;“現代女性能不能在他鄉安妥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這其實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所以作者無形中也創造了另外一個詞——“她鄉”。“她鄉”跟“他鄉”是相沖突的,其實她也在尋找“她鄉”。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饒翔

饒翔也認為,《他鄉》在這個女性文學譜系裡面是很有價值的,付秀瑩提出了新的女性處境。“付秀瑩把女性放到社會的舞臺,跟近二三十年城鄉化進程和女性的自我奮鬥,其實有一個關聯性。我覺得這個人物還是很典型的。”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楊慶祥

而楊慶祥注意到,作者在敘述女性自我形象,女性的著裝和打扮,把男性的眼光內在化了,導致敘事顯得沒有那麼豐富。“小說中還缺少另外一個女性視角跟這個視角進行對話。”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嶽雯

嶽雯也認同楊慶祥的看法:小說內置的視角是男性的視角。“小說裡面插的幾個短篇,其實對於翟小梨這個形象,和翟小梨自敘的形象中間不構成差異,它仍然是一致的、疊加的。所以插進去的短篇,它的開闊度還可以更大一點。”嶽雯意識到,現在是女性意識興起的第一次浪潮,但是在很多作家裡頭對於這個話題仍然視而不見。如果女性不正視自己的性別屬性,必然有盲視,偽裝的男性聲音雖然政治上正確,但是忽視了自己最深處生命情感的能量。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付秀瑩

研討會在你一言我一語的多維度的討論中接近了尾聲。在最後,付秀瑩也對她筆下的女人公做了自己的闡釋:“我本意想塑造這樣一個女性形象,我們不能對她枉下斷語說她是好的還是差的,她是複雜的,也是豐富的,她是難以判斷的,有時候我們愛她,有時候又恨她。這種糾結不清的情感,才促使我寫出翟小梨這個人物。” 付秀瑩認為,小說家有時候內心是充滿困惑的,因為有困惑,所以才寫作,才塑造人物,讓這些人物代替小說家本人在這個城市不斷的奔跑、遭遇、歷險,可能最後兩手空空,也可能收穫很多。

THE END

文字:千龍網記者 陳超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