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應該看看這本成名很早卻不大眾的《燭燼》

這本書,很多人比較陌生,因為它是近幾年才來到中國市場,但它的成名卻並不遲緩。它的作者馬洛伊·山多爾,在有生之年便享受著人們的尊崇,是匈牙利家喻戶曉的一個作者。無論是愛他的還是恨他的人,都不會拒絕他的書。他的作品並不受時代的限制,獨立於時間之外,是對人性、情感、生活的深思。這本以1940年為背景的小說,依然能夠震撼我們新時代的心。

不得不說作者文字,還有譯者的功底,都令我折服。我不忍快看,我翻來覆去的讀著同一段話而不會厭倦,我揣摩著作者的心理,卻無法透徹的看清全貌。只能說,我收穫了許多,卻依然覺得未能將其吃透。這是一場文字的盛宴,亦是一種深刻的剖析。

或許你應該看看這本成名很早卻不大眾的《燭燼》

世界中,我們真實存在過的世界裡,被細節充盈填滿,就像新生的樹葉般飽滿。然後在時間裡漸漸老去凋零,落進回憶。葉肉被時間慢慢腐蝕,只剩脈絡。最後或許只剩那中間的一段枯褐,再也看不出它曾經的面貌。過去的世界因失去的細節,變得枯槁,沒有輪廓,只剩一段段堅強的記憶還堅挺著。重視細節的人,記憶會越飽滿,更具有整體性。若細節沒有了,生活便像夢一樣被人丟掉。所以,若你翻看這本書,請用一顆細緻的心,如此才能看出更多的精彩。

馬洛伊·山多爾這場心靈對白,透著人生的睿智,可以說他真正參透了人性最底層的東西。他筆下的主角用四十多年的時間,潛心讀書研習,探尋內心。作者塑造出這樣一個合適的人,承載他的思想來演說。如果一個普通人這樣滔滔不絕,不免讓人感覺是刻意而為的牽強,但在這裡,我們的主角與這些深思之語毫不違和。

這本書它不需要多麼奪眼的故事,雖然他的故事架構設計以及盲點排列也很不錯,就這樣通篇大段大段一個人的獨白就足夠精彩。

或許你應該看看這本成名很早卻不大眾的《燭燼》

一個充滿歷史味道的莊園,一個與世隔絕的老頭,一封普通卻不尋常的書信,一扇塵封久遠被突然打開的門窗,一場精心佈局複製從前的晚宴,一位重要的神秘客人,相約在雨夜相見。時隔四十一年零四十三天,他記得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他記得那時房間的擺設以及那時的飯菜。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不因時間的流逝而發生變化,永遠鮮活的烙印在心尖,如同刻錄的光盤,既定的無法更變,融不進其他記憶的紛擾。在這一個特別的夜,停滯在歷史輪道中的空間開始有所不同,時間似乎還原到曾經。只為求得一個真相,他要審判他的老朋友,聲討曾經的友誼。

在搖曳的燭光下,燭捻一寸寸消失了,燭淚流淌而下,凝駐定格,等待與那曾經的熾熱相碰,在最後時刻會和。蠟燭燃燒著,越來越短。兩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莊園的主人亨利克,和他的朋友康拉德,這對曾經擁有友誼光輝的老朋友,在分離多年之後,都漸漸靠近人生的終點。他們耐心等待著這一次最後的相見,他知道他會來,他知道他在等,四十一年過去,他們重逢在這段燭火中相談。

雨駐,天色漸漸清亮,而四十一年前的那個清晨,卻鬱積在心頭久久不散。在黑暗與黎明交界的混沌時刻,在萬物初醒還懵懂的早晨,他感到來自身後的死亡氣息,一個冰冷的槍口,伴著瑟瑟晨風,如寒氣般射向他的心。他等待著,沒有回頭,就像已經預知死亡般安靜的等著。一切都發生了,又似乎沒有發生。朋友如期而至參加了晚宴,只是第二天卻杳無音信。

或許你應該看看這本成名很早卻不大眾的《燭燼》

亨利克在第二天來到康拉德的住處,想要詢求一個答案,一個真相。等待他的卻只有空蕩蕩的房間,這是一間他從未涉足的空間,那濃濃的藝術氣息,精緻唯美的擺設,一架立於中央的鋼琴,似乎還在彈奏著音符。這個空間裡飽含著康拉德最真的心,而這裡卻從沒有邀請過他,沒有一絲他的痕跡。妻子駕車而來,眼中透著熟悉,滿含留戀的對房中的一切深深的告別,寒心的譴責著一個逃跑的膽小鬼。

這一刻,他懂了背叛,友情的背叛,愛情的背叛。最好的朋友,最愛的妻子,大家或許對這一幕或許並不陌生,各類小說總愛拿這種令人揪心的關係,恣意煽動人們的情感。但這是一切的真相嗎,沒有人回答亨利克,也沒有人能夠回答我們。

自從朋友離開,他再也沒有與妻子相見,直至八年之後他妻子去世。也從那一天開始,他再也沒有踏足過那個房間,房間裡的一切都隨著主人的去世被永遠的封鎖了。

他的生活戛然而止,他的人生被鎖在了那一天。我們都有尋求最終答案的強迫症,亨利克面對這樣一個無人解釋的迷局,同樣痴迷的想要尋找的答案。於是他將不斷變遷的世界拒絕在外,潛身讀書41年,在記憶中不停的播放著曾經發生的一切。於是他明白了,事實不是真相,事實只是真相的一部分。他從那些事實中不僅看到了真相,也得到了比真相這個答案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他意識到他們之間的友誼是怎麼從最開始的形影不離,到最後的槍口而向,他們友誼原貌,友誼的發展,友誼的裂痕;他意識到與最愛的妻子之間,有著太多未曾想過的問題,他看懂了愛情的實質。他終於明白,他的朋友不是自己認識的那個朋友,他的妻子也不是自己所想的妻子。

或許你應該看看這本成名很早卻不大眾的《燭燼》

這本書的視角與眾不同,書中從來沒有抹殺他們的錯誤,只是對他們的錯誤給予了另一層深度剖析,雖然他錯了,但他的錯細細算來,也不是真的錯,錯不在那個錯誤本身,而是整個的人性之差。

作者通過亨利克的侃侃而談,深刻剖析著他們之間的愛與恨。由人到情感,到人生,給了我們一個沒有恨,也沒有寬恕的結局。

何為友誼。

所謂的親近關係,不是身外的親近,而是心靈的親近,彼此能否得到共鳴。人們最大的渴望,莫過於擁有一份無私的友誼。在作者的筆下,用了大量的文字刻畫友誼的境界。愛情有愛,就能有理解、包容,有時還可以用付出來換取,相比於愛情,而友誼則像一件簡單的藝術品,有著自己的特別之處。友誼的開始往往並非友誼,就是一種想要親近的慾望,彼此相互吸引,一切自然而然,由心而發,無所附加,康拉德和亨裡克的童年時光便是如此。人們常說的友誼,其實是人們強加給親密關係的束縛綁藤,他們長大之後,就開始真正參與進友誼的角色,開始面對現實,開始面對的束縛。友誼就像一頂具有魔法的斗篷罩住了他們年輕的生活,所有濃烈的感情,都漸漸成為負擔,就像為彼此圈住了一塊地。他們必須小心翼翼地不越界線,一旦越界,就是難以承擔的沉重錯誤。而圈內的空氣如此緊張稀薄,讓人難以順暢呼吸。

友誼的實質。

亨利克和康拉德,他們本就是性情不匹配的兩個人,一個是世界的寵兒,擁有想要的一切;一個是生活的貧者,貧窮的只剩孤獨的精神。雖然亨利克不吝嗇給予,但沒有一個擁有正常男人氣節的人,能夠從容的接受饋贈,康拉德也一樣,這種差距橫亙在他們的友誼之間。

或許你應該看看這本成名很早卻不大眾的《燭燼》

財富是原罪,貧窮也是原罪。其實所有的不同,所有的差異都是一種罪。兩個人的差異越大,他們的關係就越難維繫。親密關係要的就是寬恕,寬恕彼此的不同。富人很容易寬恕窮人,因為他能夠通過控制來縮短差距,讓目的只剩友誼,純潔。而窮人卻很難寬恕富人,因為無論對方怎麼認為,那個梗始終橫亙在他的心頭。雖然亨利克真心的付出,但貧富之差就像一個帶有偏見的濾鏡,在康拉德的眼中折射出偏差。

他們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的面對生活的選擇。亨利克有著高貴的軍事背景,他帶著父親優秀軍人的先天特質,遊刃有餘的參與著一個上等貴族所有奢靡的生活。康拉德是一個迫於生存而存在於軍事生涯中的人,一身戎裝之下,深藏著一顆孤獨赤誠的藝術心,他一邊壓抑著自己的音樂熱情,一邊艱難敷衍著軍事友誼,他像一個局外人,躲在自己打造的藝術天地。我們總想將令我們欣喜的世界推薦給我們的朋友,而亨利克的富足帶給他一個無法與朋友分享的貴族世界,同樣,康拉德也無法令亨利克懂得他的藝術追求。這些性情中難以填平的溝壑,讓分享來的那麼牽強。

相似的人之間,總有些共同的特質將他們緊密的聯繫著,而擁有差異的人,只能尋找著刻意而為的關聯,並努力呵護著他們。亨利克和康拉德的生活差異背後所有的爭論,都暗藏著兩股情感,一種是嫉妒,另一種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慾望。或許他們自己也無法弄清,他們是想要反對對方的生活,還是無法按捺自己焦渴的期冀。

或許你應該看看這本成名很早卻不大眾的《燭燼》

友誼的裂痕。

我們對另一個人喜歡與否,與他的先天性特質和後天性特質有關。先天條件之差,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始終擺在初始的位置,無論走得多遠,這個距離始終伴隨。但人與人之間,又哪來那麼多天然相近,在我們所有糾結的情感中,大多數都是在和天然的屏障抗衡。相比而言,後天得到的能力之差則更容易彌合,因為這不是一條無法跨越的河,而是一條可以追趕的路。我們都說,愛好可以培養,興趣可以培養,後天的溝壑,通過付出的努力,是能夠得到緩解的。關係之中原生態差異到底該如何撫平,我不認為僅有的理解、包容能夠解決,即便我們艱辛的理解、包容,它們依舊還在。文中的這對友誼就敗給了原生態差異,即他們真正適合的身份。

亨利克無疑是天生的軍人,他與他的父親如此相似,從小就在軍人的道路上輕鬆前行。而康拉德顯然不是,如果說亨利克的軍人風範是顯性行為,那麼他對藝術的追求便是隱性行為。在那樣一個尊崇貴族、狩獵的時代,亨利克和康拉德在世界的位置相差太大,一個活在世人眼中,光彩奪目,一個守在心靈暗夜,深邃敏感。所以當亨利克來到康拉德的住處,看到那深藏的藝術家身份,才會不禁感慨,“你原來是一位藝術家”。

真正隔閡在他們中間的,是理想的追求,而這段友誼的雙方並不瞭解這種追求,而這才是友誼最致命的裂痕。每個人都有追尋自我生活的權利,若將他們本是不同方向的追求捆綁,越是向前走,兩顆心會越來越遠,直至撕裂。為了友誼改變自己,若是真心的最好,若並非真心,只會像一個小小的毒瘤,越長越大。在他們刻意維護這種關係的時候,就如同編織著友誼的牢籠,漸漸鎖進彼此。他們的友誼在貧瘠的土壤中成長,承受著悉心栽培,卻終於因為一個女人,滋生了殺心,終於枯萎在未果的階段。但這件事,並不像我們正常思維所理解的那樣,他們的友誼毀於一個女人,或毀於那個槍口。關係的崩塌不是一時、一刻、一件事、一個人,而是不停的累積,最終無力承擔,潰於那最後一件事情。亨利克在漫長的摸索中,也漸漸的尋找到了這樣一條縱深的關係辯白,為朋友、為友誼、也為自己。

扼殺友誼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模樣。

亨利克的妻子,克麗絲蒂娜,書中對這個女人的描述並不是太多,但毫無累贅的簡單帶出,讓這個女人的形象還是很飽滿的。她是一個特別的人,她有著獨立的思想,有著精緻的追求,她不是庸俗的人,她不痴迷於地位與財富。在父親的音樂薰陶中成長,她保持著對音樂的熱愛,保留著一顆藝術之心。也許正因為如此,才令亨利克一見傾心,讓康拉德不惜背叛友誼。她對康拉德的愛,不知是在婚前還是在婚後,畢竟他們的相識早於丈夫。作者隱藏的這些信息,或許會令我們散發無數的想象,但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她在這對友誼中所扮演的角色。

他們三個人的關係問題,與亨利克父母之間的問題如出一轍。亨利克在參透了自己情感的同時,也看清並想透了他的父親和母親。他的父親是一個熱衷於狩獵的軍人,而他的母親則是一個不允許家裡出現任何槍支的人,對音樂藝術有著痴迷的愛。彼之所愛,我之所恨。就這樣對立著。當康拉德的到來,在那一個夜色裡,與母親共同彈奏鋼琴的那一刻,他們便意識到了他們生存的兩個完全不同、無法共振的世界。就如他歸納的,他和他的父親屬於一類人,母親、妻子和康拉德則屬於另一類人,雙方對峙著,孤獨的看著對岸,卻無法感受其中的美好,只能孤獨的留在自己的世界,靜靜的做一個無心的觀眾。

文中有一段,讓我對這個女人很有好感,那就是她留下了一本真情日記。在那個公開的領域,她毫不隱晦自己的真實情感,幾個詞,幾句話,或是更多,都深深的剖析著自己的內心,一般人怎會有這樣的勇氣,毫無隱蔽的坦露自己。對亨利克來說,這個女人真實的讓人不想直視。最終,人走情斷,那本日記被亨利克精心封裝起來,他沒有勇氣打開,也不想打開,因為他知道他並不是它的主人。就這樣,那些真心之語靜靜的躺在角落,同亨利克一起等待著它的主人——康拉德的到來。當這本日記通過一隻蒼老的手,想要跳躍至另一隻蒼老的手時,卻遭到了拒絕。於是,翩翩飛落,燃為灰燼。這本日記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已故之人的真相已經隨著她的死亡而去,他們不再需要開啟。但這卻是我的一個心結,我覺得我真心需要看到它的容貌,畢竟我沒有主角那麼深邃的見識。啊,多麼膚淺。

或許你應該看看這本成名很早卻不大眾的《燭燼》

真相與答案。

所有最濃的感情,總會充滿一個人的心靈。感情就像灼熱的火焰那般,會漸漸枯萎,沉寂為一堆灰燼。人們總說恨比愛綿長,恨就像是噴發的火山,即便烈焰之後歸於平靜,也有灼熱的岩漿流淌在那暫時封鎖的黝黑之處。

他們三個的感情曾經也熾熱,但在情感破碎之後,他們的內心或許都充滿了恨意。亨利克對感情背叛的恨,康拉德沉浸在自責的恨,克麗絲蒂娜對康拉德離開的恨。他們都被套進了一個痛苦的深淵,獨自沉淪在各自腳下的深潭。他們過得都不好,一個摒棄世事,封閉自己,一個流落熱帶,也忘了音樂,一個將自己陷進疾病,八年之後永遠的離開了世界。

亨利克等待著康拉德的到來,最初我以為他想從他那裡要來真相,人總愛去向另一個人求解真相。其實事實與真相,有時攜手而來,有時卻是貌合神離,不管什麼情況,我們應該尊崇自己的心,若將對方的回答作為一切的真相,我們只會錯過更多的真相。有些真相,不需要對方的親口承認,我們自己就可以探索判定,通過事情的發展,通過事後人們的選擇,通過時間,生活自有答案。亨利克便是如此,用他四十一年的時間,在那些行為中尋找答案。離開也好,回來也好,沉默也好,不回答也罷,所有的行為都帶著答案。可以說,最初答案對他是重要的,但當他終於探尋到友誼的實質,生活的真諦,答案就不重要了。他要的已經不是真相,而是想讓彼此有一個了結。背叛又如何,他們的友誼還在延續,因為他們曾經是朋友,現在是朋友,以後也會是永遠的朋友。

或許你應該看看這本成名很早卻不大眾的《燭燼》

一個人最終會用他的整個一生,去回答那些比較重要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太過糾結於事情的答案,一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固定的標準,總會隨著我們的年齡閱歷而改變。在生命的過程中,即使得到了答案,也只是暫時的,我們只有在行將死亡的那一刻,才最接近標準答案,那就是人生的總結。人之將死,便卸下了所有的包袱與偽裝,人心底是渴望還世界一個真相的,所說的話最真,思想也更洞徹。對那時的人來說,事實已經無所謂了,對也好,錯也好,一切都變的不那麼重要。無關對錯,唯有思考。

他在四十多年的等待中,參悟出了真相,這比別人告知的真相更為可貴,亨利克靠思想解脫了自己,也解救了康拉德。書的開頭處,有一張被摘掉的畫,最開始我以為是他的朋友康拉德,當亨利克重新將其掛上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是他的妻子。是的,一通談話,他放下了友誼,也放下了愛情。

作者思考的深度,的確超越了普通人思考的範疇,就像面對背叛,我們心裡往往只剩下恨,但亨利克卻對朋友施與同情。的確,如果站在康拉德的角度,那個清晨的森林,那個指向明確的槍口,都是他一生的痛苦。有些錯不在錯誤犯下的那一刻本身,而在之前醞釀的意圖,好一個意圖才是罪。可見我們的生活中,某一刻的真相又算什麼,不過是一件事情的表象,而它的背後有著怎樣一條延伸的線,感情沿著它的軌跡款款而來,這就是我們的意圖,如何看清它們,才是最重要的。

或許你應該看看這本成名很早卻不大眾的《燭燼》

我們不應輕易的評斷一件事情,帶著自己的情緒去評說別人做的對與否,如果將我們自己置身於那樣一個場景,我們會怎麼做,我們不見得比他們做的更好。我不確定我會怎麼選擇,或許凡事都需要那麼一個場景吧,場景的環境,場景裡的人,以及場景裡的那時的自己。

這本書的背景環境是,在奧匈帝國的隕滅之下,懷念曾經那個繁華的家園——維也納。維也納曾經是世界的中心,他們兩人生活其中,一個以高等軍人的身份享受著他的繁華,一個享受著繁華之外特有的味道,對康拉德來說,我可能一無所有,但不會孤獨,還有這座城,在他眼中,這座城是我的一位朋友。

當曾經這樣一個值得我們為之生、為之死的世界,滅亡了。曾經那個為國為家的存在突然不在了,家園不見了,曾經我們擁有的一切,所有一切,也隨之無影無蹤。時過境遷,維也納還在那裡,我還能見到他,但國已不在,城也不是我們的城,我很想能夠再次看到,看到曾經的那座城池。對康拉德來說,新的世界與我無關,因為再也找不到曾經那些牽連的脈搏。對亨利克而言,新世界到來,現實中與我無關,但精神上永遠有承諾來為之生、為之死。他努力的隔絕著新世界的侵襲,守護心中那赤誠的軍心。

關於作者,除了他的作品功績之外,他的一生也頗為坎坷,本書後記中,做了詳細的說明。最令我揪心的便是他選擇用自殺的方式來告別這個世界。從中我看的是思想的自由,有足夠認知的人,會對自己有所定位,他不想自己的位置變得不可掌控,作者在他不可掌控的時候自殺,亨裡克為了掌控自己想要的,將自己封閉,與外界隔離,不讓世界的變化侵擾他想留住的那定格的一刻。

或許你應該看看這本成名很早卻不大眾的《燭燼》

本書有著很深的影射,影射著作者的選擇與生活態度。

不得不說,作者的思維深度超越常人,通過書籍分享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我們看到了,也從中學到了。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困惑時,或許我們能夠採用他的視覺,去看一個思維之外的世界。

生活讓我們成為了某種人,我們堅持著我們的特質是因我們還在那種生活裡,換一種生活,曾經的特質便會漸漸被替代,或許一件事情,今天的你選擇瞭如此做,而換了另一天,也許就是另一種選擇,一切都是生活的結果。我們想要的改變,往往是從生活開始。

書中凝聚了很多深思,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觀念。閱讀有時擴展的是我們思想的廣度,而思想則是拓展我們的深度。

我在這本書中享受到了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