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金秋祕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在這裡你將會遇見中國最美的秋天,它的自然風光堪比新疆,有著一望無際的高山草甸、湖泊峽谷、落葉松林,它有著充滿異域風情的敖包相會,可以近距離接觸草原精靈-梅花鹿,還可以親身嘗試當一回遊俠,縱馬奔騰。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它就在距離我國首都以北不到30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浩瀚的綠色氧吧。這裡幅員遼闊,水草豐盈,物種豐富。從遼、金時期的"千里松林",到今日的"綠色豐碑"、"時代楷模""地球衛士",這些享譽世界的稱號都是用來形容這片富饒之地的。

然而,當今年輕人大多不會知道,就是這片綠色的沃野,曾經一度淪為貧瘠的荒漠,這片面積141萬畝的地區,就是著名的塞罕壩林場。從富饒到荒蕪再到今日的林海碧原,這片林場有著怎樣天翻地覆的變遷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吧!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前世:皇家獵苑淪為貧瘠荒漠

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的北部,自東向西橫亙著一道綿延數百里雄渾磅礴的山脈,蒙古語叫"塞堪達巴罕",譯成漢語是"美麗的高嶺",也就是遠近聞名的塞罕壩,面積20029公頃。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歷史上的塞罕壩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但隨著清王朝歷史的推移,因吏治腐敗和財政頹廢,塞罕壩被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聖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雲涯"的壯觀場面而不復存在。塞罕壩地區退化為高原荒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今生:三代育林人,創造人間綠色奇蹟

1962年我國政府決定建立林業部,改造塞罕壩的生態環境,林業部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大喚起林場、陰河林場的基礎上組建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1968年歸河北省管理,成為省林業局直屬單位),自此塞罕壩定名。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塞罕壩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下,用三代育林人的青春和汗水,從一棵樹,一粒種,澆灌出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萬頃林海、至美"小新疆"。在陝西衛視《國之自信》節目中,欄目組邀請了三代育林人代表,由他們親身講述幾代人歷時56年的奉獻與改造,用他們的永恆堅守成就了林業史上人工治理改善生態環境的典範,更鑄就了"忠於使命、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這些傳奇故事包括六女上壩、馬蹄坑大會戰、夫妻望火等都可以在位於塞罕壩森林公園核心區的塞罕壩展覽館找到照片和文獻,來塞罕壩的遊客不妨前往展覽館,看看幾代育林人造林用過的植苗鍬,林業生產統計和任務安排表,生活中用過的行軍飯盒、煤油燈、收音機等一件件實物,它們都記錄著塞罕壩人艱苦奮鬥的創業史。

如今的塞罕壩最不缺的是綠色。這裡有森林、草甸、溼地等各類自然資源,一米多高的雲杉、樟子松、油松等長勢喜人,粗壯的白樺、林下的稠李、野薔薇繽紛絢爛,藍天萬里、白雲似綿、飛鳥成群,整片林子都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據測算,塞罕壩林場森林資源總價值高達到206億元。每年吸引遊客多達50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4400多萬元,林場苗木、森林旅遊等相關產業年帶動當地實現社會總收入6億多元,森林旅遊等綠色產業收入已佔林場總收入的50%以上。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還沒去過的朋友們,趕緊動身去感受一下秋季塞罕壩的撩人風光!去切身感受這"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攝影家的天堂"的獨特魅力風采。

探尋金秋秘境,看層林盡染塞罕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