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年中國雜技團獲得的“金小丑”獎

2019年伊始,總是少不了各種盤點、總結, 作為一名十分喜歡看雜技的小編,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中國雜技團榮獲"金小丑"獎的精彩節目,前方高能,穩住下巴。

盤點那些年中國雜技團獲得的“金小丑”獎

什麼是"金小丑"?

"金小丑"獎是蒙特卡洛國際雜技節最高獎,創辦於1974年,無論是規模上還是在影響力上,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都堪稱世界上最大的馬戲賽場,被譽為"雜技奧斯卡",象徵著全球雜技的最高水平。作為馬戲界的至高榮譽,"金小丑"獎是每個雜技演員畢生追求的目標。而中國雜技團自1953年成團以來,在全團成員的努力下,一共摘取3尊"金小丑"獎。

十三人頂碗,獲摩納哥王室成員起立鼓掌

盤點那些年中國雜技團獲得的“金小丑”獎

2004年在第28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比賽中,中國雜技團憑藉《十三人頂碗》,獲得了該團歷史上的首個"金小丑"獎,當晚的演出非常成功,13位身著黑衣的演員邁著整齊的步子在寂靜中進入場地,隨後,他們頭頂的紅扇依次打開,五個單臂舉單手連接、四對雙舉頂對拋接、雙舉頂後下腰滾臥起腰、單臂舉單手頂滾臥起腰……當演員們在跌宕起伏的音樂中如行雲流水一般準確無誤地完成全套動作時,全場沸騰了,4000餘名觀眾在摩納哥王室成員的帶領下起立為演員鼓掌,《十三人頂碗》成為當晚唯一獲此殊榮的節目。

盤點那些年中國雜技團獲得的“金小丑”獎

一柔一剛,雙摘"金小丑"獎

第37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上,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選派的《俏花旦 集體空竹》和《聖鬥 地圈》兩個節目,經過兩輪激烈異常的賽事角逐,在來自世界20個國家的28個各類優秀節目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雙雙榮獲本屆藝術節最高獎——"金小丑"獎。

盤點那些年中國雜技團獲得的“金小丑”獎

《俏花旦 集體空竹》是中國雜技團的經典節目,節目中躥毛後空翻接跑肩上、三人六跳滾翻接空竹、三空竹背劍、空手連翻前橋接空竹、跑轉點轉、點轉1080接空竹等一系列高難動作,在演員們嫻熟流暢且富有京劇韻味的表演中,被演繹得行雲流水、優雅舒展。將中國文化藝術的神韻與魅力展示於世界雜技頂級賽場之上。它不僅深深感動了每一位現場的評委和觀眾,而且有幸成為當屆比賽中首個贏得王室成員和現場觀眾全體起立致敬的新創節目。

盤點那些年中國雜技團獲得的“金小丑”獎

《聖鬥 地圈》節目表達出了"人類社會追求積極奮進、健康向上"的人文內涵。節目以旋轉行走的地圈和演員的原地快速穿越轉動圈精彩開場,並始終將兩套具備現代化氣息和時代色彩的創新機械圈作為整個節目的亮點,演員在機械圈的轉動過程中,不斷變換360度連續撲虎過圈、魚躍式連續過圈、機械圈轉動躥毛等高難過圈動作,而且演員們還在傳統跟頭過圈的基礎上開發出來了六圈前撲360轉體過圈、六圈前撲兩週過圈、七圈後提踹、八圈3.1米過圈等幾組創新高難過圈動作,18位男演員不僅瀟灑利落地完成了這一系列高難動作,而且將男子集體節目獨有的帥氣陽剛、震撼氣勢表現得得淋漓盡致。

雜技與芭蕾融合,驚豔四座

2015年在第39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藝術節上,中國雜技團憑藉《協奏·黑白狂想—男女技巧》節目,以優異的成績在38個參賽節目中脫穎而出,問鼎第39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藝術節最高獎——金小丑獎。

盤點那些年中國雜技團獲得的“金小丑”獎

《協奏·黑白狂想——男女技巧》是當屆比賽中唯一的頂功類節目,並且也是在兩輪賽事中以完美表演貫穿始終的高難度節目。表演中,男演員以"站頂"開場,跨幅近200度的超"垂直"搬腿動作,展示了連女演員都很難體現的極佳身體柔韌性。"對手下叉"連接"轉肩下"兩組姿態優美、動作高難的技巧讓人賞心悅目。蒙特卡洛國際馬戲藝術節評委會主席烏茲·皮爾茨認為,該節目是雜技藝術作品中難得一見的高雅作品。節目在保持了雜技節目固有的高難技術動作的行業特性基礎上,有機融入芭蕾與鋼琴等舞蹈與音樂元素,再輔以演員嫻熟大氣的表演,讓節目呈現出脫俗的高雅品質。

盤點那些年中國雜技團獲得的“金小丑”獎

中國雜技在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的驚豔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想了解更多關於"金小丑"獎的故事嗎?想知道演員們是如何克服種種困難,走上決賽之路的嗎?

請關注《國之自信》之《技驚萬里震寰宇》,看來自中國雜技團黨委書記齊紅、中國雜技團創意總監,國內頂級雜技專家孫力力在節目現場為大家傾情講述。節目的最後,還有來自中國雜技團演員的精彩表演哦。

盤點那些年中國雜技團獲得的“金小丑”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