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拼多多、虎牙,入股環球音樂,“流量投手”騰訊加速抄底

所有人都察覺到,近段時間騰訊的資本動作尤為頻繁,而投資風格在悄然改變。

4月3日,騰訊與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文件,騰訊擬以約5000萬美元的總價認購拼多多約616萬股A類普通股,約佔其已發行A類普通股總數29.2%。這是騰訊在參與拼多多B、C、D輪融資之後,再次進行股份增持。

增持拼多多、虎牙,入股環球音樂,“流量投手”騰訊加速抄底


在公眾正在猜測騰訊此舉背後的含義、是否又將對國內電商行業造成震盪之時,騰訊投資虎牙的消息又接連傳來。

4月3日晚間,虎牙發佈公告稱,騰訊正式向虎牙和歡聚集團發出通知函,稱已購買了1652萬股虎牙B類普通股,總收購價約達2.63億美元。交易完成後,騰訊成為虎牙最大股東,投票權提高到50.1%,同時騰訊將合併虎牙的財務報表。這意味著騰訊已經控股虎牙,不再是戰略投資或者聯營關係。

從直播行業的角度而言,騰訊將鬥魚、虎牙兩家頭部直播平臺收至麾下,行業已經開始猜測兩家平臺最終合併的結局。而這個結局,意味著遊戲直播市場上騰訊擁有了最大話語權。

而更早之前,騰訊以30億歐元收購了環球音樂10%股權,而騰訊音樂宣佈拿下了日本老牌唱片公司Being Group版權,並陸續上線了日本頂級偶像木村拓哉、人氣組合“嵐”的音樂作品。所有人都猜測著在線音樂版權格局會不會出現革命性的變動,但

現階段騰訊音樂版權霸主的地位無可撼動。

從電商、直播到在線音樂,公眾從騰訊這一系列買買買中回神之後,發現騰訊的投資戰略已經為自己挖出了縱橫聯合的戰壕,炮彈就位,防線堅固。

增持拼多多,騰訊的“電商狙擊計劃”

一直以來,外界認為電商是騰訊帝國的短板之一,以社交與遊戲立足的騰訊,手裡握著QQ、微信兩個十億級用戶的流量入口,但是變現端口始終以遊戲業務為主力,在對家阿里電商業務紅紅火火之時,騰訊沒有孵化出自己的電商業務,拍拍、QQ網購、易迅等電商平臺先後失敗,只能以投資方式為自己建立防線。

增持拼多多、虎牙,入股環球音樂,“流量投手”騰訊加速抄底


這看起來是一個有些被動的故事,但是當騰訊的投資防線建立了相當的長度之後,公眾意識到騰訊似乎已經做好了進攻的準備。

算上2020年這次股份增持,騰訊已經對拼多多進行了四次投資。2018年7月,拼多多上市之時,騰訊持股達到17%,為拼多多第二大股東。

增持拼多多、虎牙,入股環球音樂,“流量投手”騰訊加速抄底


騰訊對拼多多的持續投資,在電商行業一直十分引人矚目。2016年騰訊首次參與拼多多B輪融資之時,公眾認為這是騰訊對阿里電商零售業務的狙擊手段之一。彼時拼多多上線尚未滿一年,卻以拼單補貼與低廉價格迅速搶佔三、四線城市電商市場,單日成交額近1000萬,付費用戶數超過2000萬,這個發展速度讓淘寶、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前輩們咋舌。

增持拼多多、虎牙,入股環球音樂,“流量投手”騰訊加速抄底


但同時,拼多多的燒錢補貼與團購模式,也讓它存在相當的隱憂。雖然搶佔了用戶市場,但是2016年和2017年,拼多多淨虧損分別達到2.92億元和5.25億元。這就讓騰訊的資金支持顯得意義重大。

而騰訊也樂於培養電商黑馬,或者說,騰訊希望電商行業不要出現絕對的壟斷霸主。在拼多多之前,騰訊已經先後投資了京東、唯品會、蘑菇街等電商平臺。2018年騰訊再次參與了拼多多的D輪融資。

如果說拼多多上市前電商行業還對這個以薅羊毛立足的電商平臺存在諸多質疑,那麼2018年初拼多多GMV突破400億,活躍用戶達到3億,就足以讓它在電商行業留下名字。

2019年行業將更多注意力放在電商平臺的“內戰”之上:拼多多對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巨頭造成了什麼影響,淘寶、京東等如何搶回三四線城市用戶,唯品會、蘑菇街第二梯隊電商平臺是否面臨洗牌等——跳出戰場,騰訊的電商防線卻已經成型。

增持拼多多、虎牙,入股環球音樂,“流量投手”騰訊加速抄底


不管電商平臺各自內戰如何,領頭電商行業的阿里回頭之時,不難發現追趕它的人都帶著騰訊的血液。而媒體報道,在京東、拼多多等平臺之外,騰訊這些年還密集投資了易迅、高朋網、F團、好樂買、珂蘭鑽石網、五百城3C電器網、媽媽網、美麗說、口袋購物等公司。

騰訊朝著電商夢進發,像一場大富翁遊戲,買地的階段是資金消耗,而地段縱橫聯合之後,市場劃分,就開始資金收割了。

騰訊控股虎牙,遊戲直播市場整合背後的投資之道

相比增持拼多多,騰訊控股虎牙直播或許更能夠體現騰訊投資力度。不少媒體將騰訊對虎牙的控股,視為騰訊投資風格轉變的標誌。

據IT桔子數據,在過去 10 年間,騰訊投資超過 700家公司,橫跨海內外,行業涉及文化娛樂、企業服務、遊戲、交通出行、零售、醫療健康等多維度。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來,騰訊對外投資數量和投資收益在逐漸增加,但是投資金額處在縮減狀態。

增持拼多多、虎牙,入股環球音樂,“流量投手”騰訊加速抄底

(數據來自海豚智庫)


2019年騰訊在文娛領域陸續投資了快手、快看漫畫、環球音樂等,企業服務領域則有微盟、有贊等。從2019年騰訊重大投資事件來看,騰訊的投資發力點在產業互聯網與企業服務。而縱觀騰訊一貫的投資風格,騰訊大多采取戰略投資或者聯營方式

,如美團、京東、拼多多等。

騰訊對虎牙的控股,被行業視為騰訊想要在遊戲直播市場獲得更多話語權的表現。儘管官方表示,騰訊控股之後,虎牙依舊繼續保持獨立運營,但在騰訊持股鬥魚37.2%股份的情況下,虎牙與鬥魚的平臺整合似乎勢在必行。不少人以此前58同城與趕集,美團和大眾點評為例子進行參考。

增持拼多多、虎牙,入股環球音樂,“流量投手”騰訊加速抄底


或許可以大致想象頭部平臺合併之後,遊戲直播市場的狀態。目前騰訊旗下已經擁有虎牙、鬥魚以及企鵝電競,數據顯示2019年Q4,鬥魚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量為1.66億,平均移動月活躍用戶數量為5440萬人;虎牙直播月均活躍用戶數達1.50億,移動端月均活躍用戶數達到6160萬。企鵝電競2019年的月活則達到了5500萬,平臺觀看人次為150億,營收效率與付費用戶都在增長。這三個平臺形成的用戶覆蓋面可見一斑。

而遊戲直播平臺的整合對騰訊而言是如虎添翼,一直以來騰訊系遊戲在遊戲市場佔有相當的優勢,2019年騰訊網絡遊戲收入高達1147億元,第四季度網絡遊戲收入達到302.86億,佔比29%,《和平精英》《王者榮耀》《穿越火線》等遊戲持續為騰訊貢獻營收。

增持拼多多、虎牙,入股環球音樂,“流量投手”騰訊加速抄底


騰訊作為國內主要的遊戲廠商,擁有相當的遊戲版權和電競內容,頭部遊戲直播的收編,對騰訊而言是產業鏈條的進一步完整,遊戲資源有了更強大的投放渠道。

對遊戲直播行業而言,頭部平臺的整合直接影響到了其他平臺的發展。不管是迅速崛起的快手、B站,還是在遊戲領域持續發力的頭條系,騰訊遊戲直播話語權的進一步升級,都意味著此後遊戲版權與直播渠道的集中。

平臺們需要思考的是,資源與渠道被巨頭把控之後,平臺如何補充新的遊戲內容。B站、快手背後還有騰訊系資本,跑馬比賽也還有著一些合作餘地,險峻的或許是頭條系平臺,此前《王者榮耀》《穿越火線》等遊戲已經禁止在頭條系平臺直播。

實際上,騰訊這段時間頻發的資本操作,更多是在鞏固原有的防線,對環球音樂的收購也是如此,國內在線音樂平臺版權爭奪戰並未停止,但是這些爭鬥並未影響行業格局。網易雲音樂獲得了滾石唱片、日本吉卜力等音樂版權,與熱門音樂綜藝合作,可音樂版權局面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騰訊音樂版權到期形成的變動並沒有出現,對環球音樂的收購則直接對公眾預示,以後想聽Lady Gaga、Taylor Swift,還是得上騰訊系音樂APP。

未來,騰訊等巨頭帝國們在各行各業的影響力無疑將會越來越大,除了自身平臺,外部投資防線也將越來越長。對於其他平臺而言,沒有人能阻止巨頭的前行,那麼只能在巨頭們的步伐裡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