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區“見縫插綠”新建改造小遊園

南昌新聞網訊 “清晨,推開窗戶,滿眼綠色盡收眼底。走出家門,更是花紅柳綠,鳥語花香。”4月7日上午,在東湖區上營坊小遊園,正在散步的市民周先生高興地說,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公共綠地和休閒健身,感受濃濃的春意,政府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也提升了城市品位。

據瞭解,上營坊小遊園今年1月建成並投入使用,總投資約380萬元。建設過程中,拆除了原有圍牆613平方米,鋪設了花崗岩路面1100平方米,建設了景觀長廊35.4米,新建了景觀亭1座,安裝了景觀路燈13座、射燈2座。東湖區城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設計過程中充分徵求了街道、社區及市民多方意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健身娛樂為主的原則,並結合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宣傳需要,建設成集健身、休閒娛樂、黨建於一體的小遊園。

小遊園是城市公共綠地的一種形式,位置靠近居民區,功能以市民休閒、健身為主。近年來,東湖區充分利用拆違拆臨、舊城改造、道路退讓遺留的街角零星空地,採取保留現有綠化、拆牆透綠、更換樹種等設計理念,“見縫插綠”新建和改造一批小遊園,達到了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景觀效果。

記者昨日在東湖區憲法廣場看到,趁著陽光明媚,不少市民前來踏春遊玩。“我們在這裡不僅可以感受濃濃的春意,還可以進行法治教育。”市民陳小姐說。東湖區憲法廣場去年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總佔地1.18公頃。

“近兩年,東湖區先後投入3800餘萬元,新建提升改造了江藥社區、石廠街、生產大隊、玉帶河、永和新村、光明社區、賀龍指揮部、三經路、佑民寺、劉將軍廟、上營坊及憲法廣場等一批街頭小遊園,新增綠地面積約4.5萬平方米。”東湖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東湖區正在穩步推進小遊園工程建設,努力提高城區綠化覆蓋率,優化城市公共空間。(張達 周偉 南昌日報記者 李天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