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在《賣油翁》這篇文章中註明自己是仿寫的,你發現了嗎?

《賣油翁》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的一篇文章。這一篇文章被入選初中課文。因為受到賣油翁的一句話:

惟手熟爾的影響,得出一個結論熟能生巧,人要勤奮。有些改編成講給小孩子聽的故事幹脆還加了表情,說陳堯諮聽完之後很羞愧,從此不再驕傲了等等。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解讀呢?這個和《賣油翁》的最後一句被刪掉有直接關係。因為最後一句才是歐陽修的點睛之筆。

歐陽修在《賣油翁》這篇文章中註明自己是仿寫的,你發現了嗎?

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陳堯諮到底是誰?

陳家在當時是一個神奇的存在,陳堯諮的父親陳省華死後被追贈太子少師、秦國公。陳堯諮的母親馮氏被封燕國夫人,這種級別在官宦之家來說也是頂級的存在。

出身這樣家庭的陳堯諮是一個紈絝子弟嗎?答案是否定的。

陳家的家教特別嚴格,他的母親是家中最厲害的一個人,對兒子和媳婦管教的特別嚴厲。因為教子有方,所以陳家的老大陳堯叟中了狀元,老二陳堯佐中了進士。

陳省華本身就是進士,所以一門就有三進士,這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

這還不神奇,更神奇的是老三陳堯諮也中了狀元。

歐陽修在《賣油翁》這篇文章中註明自己是仿寫的,你發現了嗎?

有些人可能受戲曲的影響,因為戲曲中的落魄書生動不動就中了狀元,所以認為狀元和考大學差不多。

據網上有人統計過北宋167年間一共產生了69位狀元,他們陳家就佔了2位,這份量不說應該清楚了。

陳家的家教是值得研究,特別是陳家的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去思考。

陳堯諮是宋真宗鹹平三年庚子科(公元1000年)的狀元,他哥哥是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己丑科的狀元。

陳堯諮作為文科狀元,他射箭水平還很高,這不是一個文武兼修的人嗎?

賣油翁和他身份差別這麼大,有資格嘲笑他嗎?

所以簡單一推理就知道賣油翁肯定不是在嘲笑他,那賣油翁所說的手熟到底什麼意思呢?

歐陽修在《賣油翁》這篇文章中註明自己是仿寫的,你發現了嗎?

我們再來看陳堯諮的性格。

史書上有多處記載陳堯諮性格是不好的。

知永興軍、龍圖閣直學士陳堯諮,好以氣凌人——《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三十二》

堯諮性剛戾,數被挫辱,忽忽無聊。——《宋史·列傳·卷四十三》

面對這樣一個人,在賣油翁表演了倒油絕技之後,居然笑著讓他走了?

如果賣油翁真的在嘲笑他,你以為他能放走賣油翁嗎?

陳堯諮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他也做過不法之事,比如幫別人在科舉時作弊等等事情。

帝聞堯諮多縱恣不法,詔黃目察之,盡得其實。帝不欲窮治,止落職,徙知鄧州。——《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三十二》

所以把賣油翁嘲笑他的可能性排除了,知常容與大家一起看一看賣油翁為什麼能讓陳堯諮笑而遣之。

歐陽修在《賣油翁》這篇文章中註明自己是仿寫的,你發現了嗎?

陳堯諮問他:“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這句話一出,顯然是發火了,因為陳堯諮自稱“小養由基”。養由基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神射手。

接下來賣油翁如果說不出一二,陳堯諮百分百會發飆。

賣油翁沒有解釋,反而展現倒油絕技,再加上一句輕飄飄的話:惟手熟爾。

陳堯諮當然秒懂了,你懂了嗎?

這是高手過招,不用言語。

有人說這不就是熟能生巧嘛,如果不是經過長期的鍛鍊,肯定達不到這種水平。

那知常容想反問,經過長期鍛鍊之後一定能達到神箭手或者賣油翁這種水平嗎?

想通這個問題自然清楚賣油翁表達的並不是勤學苦練,熟能生巧的事情,而是被惟手熟爾誤導了。

那什麼意思呢?

我們就得將歐陽修點晴之語,也就是那一句被刪掉的話找回來。

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歐陽修在《賣油翁》這篇文章中註明自己是仿寫的,你發現了嗎?

這句話有兩個典故,一個是莊子說的庖丁解牛,庖丁解牛的核心自然也不是熟能生巧,而是這麼一句話: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他追求的不是宰牛技術,而是道。

斫輪者也是出自《莊子》。

又表達了什麼呢?

《莊子·外篇·天道》編了一個故事。桓公讀書於堂上,一個斫輪者在幹活。這個工匠問桓公你在讀什麼書?

桓公說我在讀聖人之言。

結果工匠說你讀的是古人之糟粕。

桓公就大怒。

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

最後工匠說:我幹這事已經很多年了,已經達到爐火純青了,精妙之處我把握的很好,我想把這個技術傳給我的兒子,我發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精妙之處根本沒有辦法用言語文字表達,所以我說你讀的是糟粕。

歐陽修在《賣油翁》這篇文章中註明自己是仿寫的,你發現了嗎?

如果讀者夠細心,就會發現歐陽修其實是在仿寫《輪扁斫輪》,整個結構完全一模一樣,只不過主人公換成陳堯諮和賣油翁。桓公和工匠地位相差懸殊,陳堯諮和賣油翁地位也是相差懸殊,都先輕視,然後發怒,然後解釋,最後釋然了。

歐陽修厚道在哪裡呢?他是明確點出自己這篇文章就是出自《莊子》。

所以陳堯諮讓賣油翁說射箭的精妙之處,精妙之處怎麼可能說得出來呢?那怎麼辦?用倒油來回答他的問題。

陳堯諮也是高手,自然也懂得精妙之處不可言也,自然懂賣油翁的意思,所以他才會笑,否則一個智商平平之人肯定會發怒,我讓你說射箭之術,你居然顯擺倒油之術。

《道德經》的第一章的第一句話: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

《莊子》講的兩則故事,以及歐陽修講的這則故事就是解釋闡述這句話的意思。

歐陽修在《賣油翁》這篇文章中註明自己是仿寫的,你發現了嗎?

為什麼編者會把這句話刪除掉呢?

因為受眾不一樣,特別《輪扁斫輪》中提出的觀點,讀的書都是糟粕。初中生未必會懂得這個道理,會誤導他們理解成現在讀的書是糟粕,這樣一方面會引發他們思想混亂,甚至還會產生厭學棄學情緒。所以編者將這句話刪除掉之後,顯然意思就有了變化。

雖然表達的意思淺層化甚至有些曲解,但對於初中生來說還是挺合適的,可以培養他們積極向上之心。所以一些給更小的兒童讀的書中甚至還加上陳堯諮羞愧的字樣,也是出於引導教育作用。

小學生,初中生他們沒有技能熟到通道的體驗,所以如果強行解讀,他們也是聽的一頭霧水,但作為一個成年人再讀,特別是經歷較多的中年人,讀後自然也能心領神會。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