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2020年世界讀書日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這裡把過去一年裡讀的三本書推薦給大家。

讀完愛因斯坦的著作《Out of My Later Years》(中文:愛因斯坦晚年文集)之後,最深切的感受是,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相信每一位讀者都會被他對人類的寬廣博愛、對自然和社會的敏銳洞察、對理性的篤信不疑、對科學的真知灼見、對和平的熱衷渴望所深深折服和感動,產生由衷的敬佩和仰止。本書收集了愛因斯坦1934年至1950年之間發表的50多篇文章,由“信念與信仰”、“公共事務”、“科學與生命”、“偉大人物”、“我的人民”、“科學”6個部分組成。在“科學與社會”一文中愛因斯坦分析了科學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革和影響。認為科學會使人們的生話變得舒適和便利,改變人們的思維和交流方式。但另一方面,會產生失業增加、殺傷性武器製造、信息被人操控的風險。科學家有責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在“論自由”一文中,愛因斯坦論述了自由的言論和自由的思想對科學的重要性。科學家必須擁有自由的精神,不受權威和偏見的束縛,不受常理和條規的影響。在“論教育”一文中,愛因斯坦強調,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比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更為重要。名言“教育是一個人把在學校學的都忘掉以後所剩下的東西”(Education is that which remains, if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就是出自本文。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平克(Steven Pinker)是當今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學者和作家這一,他撰寫的書籍經常位居暢銷書排行榜首,受到廣泛的矚目和青睞。2018年出版的《Enlightenment Now》(中文:當下的啟蒙)闡述了他對當今和未來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認識和建言。18世紀以來的啟蒙運動,也就是以理性、科學、人文主義、進步為核心的思想變革,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財富、生活、教育、安全、民主、平權、和平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特別是最近100年左右的時間裡,全球的經濟生產總值、人均壽命、攝取食物熱量、識字率等均有大幅的提升,戰爭、暴力、疾病死亡、貧困人口均有大幅減少。但大家對人類社會的這些巨大的進步往往不甚了了、甚至置若罔聞。相反,對當前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和問題,貧富差距、環境汙染、氣候變化、核武器、戰爭、恐怖主義等,要麼視而不見,要麼憂心忡忡,要麼一籌莫展。另一方面,民粹主義、迷信思想、反理性思潮大行其道。平克的主要觀點是,我們應該抱著謹慎樂觀的態度,看到人類社會取得的驚人進步,包括啟蒙運動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仍然高舉理性、科學、人文主義、進步的旗幟,解決人類所面臨的所有難題,“只要我們堅信,活著好過死亡,健康好過疾病,富足好過貧乏,自由好過威脅,幸福好過苦難,知識好過迷信和無知”。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Daniel Kahneman所著暢銷書《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文:思考,快與慢)介紹了關於人的判斷和決策的全新理論,在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決策論等領域,甚至最近在人工智能領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個理論認為人的思維由兩個系統組成,分別稱為系統1和系統2。看到一個人的照片,馬上感到這個人在生氣,這個判斷來自系統1。首先反應很快,屬於快的思考(fast thinking),其次是自動的,基於直覺,不需要花太多努力。相比,做兩位數的乘法,進行計算的是系統2。反應會慢很多,屬於慢的思考(slow thinking),基於邏輯推理,人有意識地去執行任務,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完成。人的思考大部分時間依賴系統1,偶爾也啟動系統2,兩者有機地配合。系統1給人的決策帶來了便捷與有效的手段,但同時也孕育著錯誤判斷的風險。比如,因為看到福特的汽車覺得挺喜歡,所以決定購買福特公司的股票。作者撰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自己思維的長處和不足,在現實中做出更合理的抉擇。本書通過大量的心理學實驗結果講解兩個系統的機制、特點、關係,以及對人的判斷的影響,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可能帶來的盲點、偏見、誤判。這是一本影響深遠的好書,向大家推薦,相信每個人都會從中得到啟發和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