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明白這兩份價格單,你還敢說你懂普洱茶嗎?

第一份價格單,是昨天在雲南新聞網上看到的:

看不明白這兩份價格單,你還敢說你懂普洱茶嗎?

看不明白這兩份價格單,你還敢說你懂普洱茶嗎?

看不明白這兩份價格單,你還敢說你懂普洱茶嗎?

看不明白這兩份價格單,你還敢說你懂普洱茶嗎?

看不明白這兩份價格單,你還敢說你懂普洱茶嗎?

這份價格單一共列舉了雲南100個名山名寨的今年春茶的價格,這裡只截取部分信息,詳情可查看:

2020雲南百座名山春茶價格

以上價格信息,僅供參考示意。至於各地具體價格如何,一是需要核實確認,二是這些價格本身不是固定不變,因為採摘輪次和時間的不同,價格也會有變化。

第二份價格單,是網傳雲南某茶廠今年春茶收購價格表:

看不明白這兩份價格單,你還敢說你懂普洱茶嗎?

關於這份價格單,本人未做核實,因為具體細節並不重要了,但這類價格是代表了普洱茶價格的另一個方向,這就夠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動動手指在網絡上查到往年一些類似的價格表。

這兩份價格單,差異不可謂懸殊:從動輒成千上萬到兩三萬/公斤,變成了二三十塊錢/公斤。這是怎麼回事呢?

都是普洱茶,差異咋就那麼大呢?

看不明白這兩份價格單,你還敢說你懂普洱茶嗎?

二 這兩份價格單的關鍵信息

第一份價格單,是關於山頭茶。與價格相關聯的,主要是三方面信息,一是山頭或村寨名字,比如麻黑、老班章、賀開;二是關於茶樹樹齡的信息,這主要體現為小樹、中樹、大樹、古樹;三是關於採摘方式的描述,如混採、挑採。

第二份價格單,與價格相對應的信息,主要是茶葉等級。我們可以看到,最高的級別是特級,然後是1-10級,最後是級外。其中,1-9級還分為兩個等。不同的級和等,對應不同的價格。這份價格單上沒有體現出來的是,這種價格實際上對應的是普通標準茶園的茶葉,即大家常見的一壟壟等高密植的茶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臺地茶”。

根據以上信息,筆者整理了下面這份表格:

看不明白這兩份價格單,你還敢說你懂普洱茶嗎?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目前雲南普洱茶曬青毛茶也即原料的主要定價機制:

第一,雲南茶分三個茶季,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價格最高,秋茶其次,夏茶最末。其中,秋茶也叫谷花茶,也即是谷花飄香時節的茶。通常有個說法,叫做“春水秋香”,也就是說,春茶的水路比較好,秋茶因為氣候相對乾燥而使得香氣有特點。

第二,山頭茶和臺地茶,價格差異懸殊,可謂天上地下。大樹茶/古樹茶拉了價格高度,但據有人推算,其產量僅在幾百噸到1000噸之間;最近幾年,雲南普洱茶普洱茶產量大體在14萬噸左右,絕大部分是臺地茶,這部分也被叫做大宗茶。如果大樹/古樹茶的產量按1000噸估算,那麼其佔比僅為7‰,也即,不到1%。

第三,對於山頭茶,又有若干講究:

1. 追大樹、古樹。同一山頭或村寨,樹越大,茶葉價格越高。小樹、中樹、大樹、古樹、茶王樹,價格差異懸殊。部分山頭也有臺地茶,其價格比普通臺地茶通常要高出一大截。

2. 追山頭或村寨。一些超級熱門村寨,價格動輒大幾千或上萬塊錢/公斤。

3. 採摘方式不同,是大小混著採,還是大樹或古樹單獨採,或者是某棵樹挑著採,鮮葉價格不同,對應毛茶價格不同。

第四,山頭茶的價格,尤其是那些名山名寨熱門中的熱門,價格早已巨高不下,但品質保障卻越來越難。這一點,可點擊下面標題,查看昨日推文:

班章易武冰島昔歸:普洱茶名山名寨熱門中的熱門,想說愛你不容易!

三 關於當前普洱茶原料價格的幾點思考

第一,普洱茶大樹/古樹原料的價格,雖然一路走高而且備受關注,但因為其產量甚少,因而並不能代表整個普洱茶產業的總體價格狀況。

第二,誠然,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但過去的若干年,不斷有人制造各種概念變幻各種手法,努力推高價格。從茶農增收角度,可以理解;但凡事還是需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度。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在共贏和協調的基礎上。

第三,雖然雲南普洱茶的大樹/古樹原料,具有稀缺性的特點,但其定價的根本基礎還是獨特品質。但目前普遍以茶樹大小論價格的邏輯,顯然有悖於茶葉品質形成的根本邏輯。

看不明白這兩份價格單,你還敢說你懂普洱茶嗎?

影響茶葉品質的因素是多方面,包括氣象、土壤、生物和生態四大類多方面,樹齡只是眾多影響因子中的一個因子。即便在同一個小微產區中,茶樹生長環境尤其是小微生態環境的差異,對於品質的影響也是重大的。一棵大茶樹兀自生長在一片光禿禿的地方,其光照與溫度等方面顯然與生長在森林中的茶樹會有差異,茶樹的光合作用自然會收到影響,其內質的形成和積累也即品質自然也就會有差異。這個道理,不僅僅是針對雲南的茶樹而言,其它茶區也是如此,因為這是《茶樹栽培學》教科書中的基本道理。

所以,這方面,業界需要正確引導,消費者需要理性看待。

第四,關注原料價格,不僅僅是關注大樹茶,同時也要大宗原料。一個基本事實是,有個別以大宗原料為主的廠家近幾年來的不少產品到了市場後,往往變成天價炒作的對象。瞭解了大宗原料的基本特點,是否能稍稍讓人從投資的神話和擊鼓傳花的遊戲中走出來呢?

第五,現在許多做大樹茶/古樹茶的人,看起來更像是採蜜的蜜蜂,在雲南的大山裡奔忙,做茶或監工,收點茶加點價掙點辛苦錢。但那些能將大宗茶或小樹茶賣出大樹茶/古樹茶價格的人,才是真正的狠角色呢!

第六,現在的普洱茶好像是太複雜了點,即便是看明白了這兩份價格單,好像也還是不敢說看懂了普洱茶。不過,至少這可能有助於保護你的錢包,對吧?

希望大家能一起努力,迴歸本分,讓普洱茶看起來簡單些,喝起來簡單些,玩起來簡單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