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結尾,歐陽雪說“大哥,你又要被罵了”。

為什麼說丁元英“又”要被罵了?說說這個“又”講述他的七宗罪。

1、用專業知識幫德國私幕在中國股市屠錢。

德國投資人眼裡,中國的股市不像一個融資市場,而更像一臺取款機,丁元英是為數不多的掌握提款機文化密碼的人。因此借私募德國人的資本,丁元英的頭腦,在龐大的中國股市提款。

當一切順風順水時,丁元英卻不想再在這個市場打仗屠殺,利用這種資源掠取好處,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德國資本代表方認為丁元英是存有不道德商業動機之人,並凍結其資產,封殺限制其五年同類從業資格。

中國人罵丁元英是漢奸,帶著德國鬼子掠奪中國人,用國際遊資擾亂國內融資市場。

2、當父親腦溢血昏迷之中,問醫生怎麼可以讓父親死。

建議家人不確定前盡力搶救,搶救後確定是植物人的無意識就給父親拔管子。

一個理智冷靜到極致的人,將理凌架於情之上,與傳統文化中仁義孝道格格不入,家人更加不能理解這種無視親情血緣的冷漠。

3、對母親說,養兒不是防老,如果養兒是為防老,那就是利益交換,就會衡量利益的對等或最大化,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

挑戰幾千年養兒防老的傳統文化,忽視子女應無條件對父母孝敬順從。

母親斥責他連這樣的話都說的出口、父母生養他竟落得如此下場;大哥更是與他話不投機半句多,處處針對;小妹倒是委婉的說“哥你還是適合一個人過”

4、強力作用破壞市場競爭的殺富濟貧。

因為珍視小丹的愛給予她一份超越世俗的禮物,開發王廟村廉價勞動力資源,拉動王廟村經濟,也給渴望創業期望改變的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一個成就事業的機會。

小丹的禮物是借幫助王廟村脫貧又能更長時間留住丁元英,而魔性鬼性的丁元英給她的終極至高無二的禮物卻是——“當得救之道的討論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給小丹的禮物”。

然而當得救之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文化屬性引發大眾思考,這一切因為小丹離世卻無任何意義。

這個事件所引發的有關法律、道德、文化屬性的討論無疑讓丁元英這個名字已經“臭名昭著”,這簡直就是全社會對他的審判。

5、小丹之死,沒有及時阻止。

小丹生死攸關之時,唯一與親人的電話是給丁元英,旁人認為丁元英明知危險卻不阻止不提醒不囑咐。

小丹之父堅信這個男人能夠影響女兒的決定,他無法接受丁元英高尚而殘酷的沉默,無法接受這個男人對女兒面臨生命危險時的漠視,女兒的死丁元英負有不可原諒的責任。

只有丁元英知道,小丹的職業是時刻面臨危險的刑警,小丹的電話只有一個意思一一道別。小丹的自殺是因為一一她認為自己沒用了。

6、樂聖林雨峰自殺。

自稱“只有矛沒有盾,只有進攻沒有防守”,豈知中國兵法中還有“進可攻退可守”,“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退一步海闊天空”。

在林雨峰的字典裡,只有矛沒有盾,只有勝利和失敗,只有面子和中國HI-FI第一人的尊嚴,只有獨大沒有雙贏。

在丁元英逆向思維的步步為營中,林雨峰無法接受失敗的現實無法原諒自己,只有選擇逃避結束生命。

7、劉冰自殺。

一個弱勢文化的代表,一個不踏實做事卻想出人頭地,在丁元英強勢文化作用下扒著井沿還異想天開,為了利益背信棄義,最終自己推開了地獄之門的人。

丁元英留給劉冰的保身立命之本成為劉冰妄想一招致富的資本,也最終成為劉冰的致命之符。

芮小丹在與丁元英認識兩年,王廟村格律詩一系列事件之後,思想和心理也經歷從未有過的衝擊,寫給丁元英的條子“如你所說,不該作為的不作為就是作為。你確實適合清靜,還是乖乖在屋裡待著吧”。

所以,丁元英一說就錯,一做就錯,小丹心中明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