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真的能倒流嗎


時間真的能倒流嗎


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在岸邊看到河水沒日沒夜流個不停,感慨時光如流水,奔騰不息,一去不返,《論語》中留下了這樣的記載:“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最陌生的是最近的你。有時候你最熟悉的人在關鍵時候做出的事情,會讓你感覺到根本就不認識他。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你十分熟悉的概念也是如此,比如“時間”。

“時間”是什麼?這個概念似乎每個人都清楚得很,但實際上卻未必如此。

很久以前古人就已經意識到,有些事物的存在很短暫,如天上的白雲蒼狗,有些事物的存在長得不可思議,比如天上的那輪明月,從古到今都是同一個模樣。也許就是因為觀察到了事物運動變化的長短差異,才讓古人們產生了“時間”的概念。

古人們發現,計量時間的最好辦法,是找到一些以固定的週期循環變化的事物來做參照。於是不管在地球上的哪一個角落,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了同樣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把一個春、夏、秋、冬四季輪迴稱作一年,把一個朔望月的循環稱作一月,把一個晝夜交替稱作一日,現在我們知道那分別代表著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月亮繞地球公轉一週和地球自轉一週。

為了準確計量時間,古人發明了“日晷”、“漏壺”等計時工具。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出現了更精密的儀器——鐘錶,現在最精確的原子鐘,2000萬年內誤差不超過1秒,可見人類對於時間的把握,已經達到了何等精準的地步。

到了這一步,人們對於時間的認識似乎已經是毫無懸念了。

然而事實果真是這樣嗎?不,對於時間,人們其實還存在著一大堆的疑問。

從常識上看,事物總是有開端的,那麼時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大爆炸理論說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那麼時間就是從“奇點”開始的。

但在奇點之前呢?奇點之前的時間是怎樣的?物理學家們往往以“宇宙誕生之前的時間沒有意義”的含糊其詞來搪塞,其實是回答不出來。時間起始之前還有時間嗎?難道真像那些被問到“創世之前上帝在做什麼”的教徒們回答的那樣:“那時上帝正在為問這類問題的人準備地獄”?

在以往人們的印象中,時間是在均勻流動著的。假如把宇宙演化比作是一場規模宏大的電影,那麼它的播放速度是恆定的,而且停不下來。

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打破了這一觀念。相對論表明,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或者引力場越強,它的時間流速會變慢。你能想象嗎?宇宙飛船上的時鐘“滴答”一下,和地面上的時鐘“滴答”一下,它的時間長度是不同的!假如你乘坐接近光速的飛船去茫茫宇宙中探險,10年後回到地球時,地球上有可能已經過去幾千年了!

運動速度越快,時間流速就越慢,當運動速度達到光速後,時間就完全停止了。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的帝王將相奢求永葆青春,長生不老,希望時間這把殺豬刀對他們刀下留情,看來這並非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宇宙演化的這場電影原來不一定是勻速播放的,它可以慢播、快播,甚至還可以按暫停。這一事實大大出乎人們原先的意料之外,也就不由地會想到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它能不能倒播呢?既然能夠永葆青春,那可不可以返老還童呢?

時間的控制按鍵掌握在誰手裡?時光能夠倒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