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大智慧:為何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讓人心生佩服

從出生到現在,古人的智慧一直影響著我們。上到俗語,下到古建築等,總而言之,古人的智慧總是能給人帶來驚喜和意外。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是一個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萬能代詞——'東西'。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它是一個方位詞,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這在我們現代人生活上就有所體現。

古人大智慧:為何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讓人心生佩服


就拿購物來說,中國人的口頭禪是'買東西',又或者罵人,人們經常會說'真不是個東西',甚至找丟失的物件時,也用到的是'找東西'。怪不得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比較費腦細胞,這正是體現了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古人大智慧:為何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讓人心生佩服。看了這中間蘊含的歷史典故,你就明白了。

古人大智慧:為何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讓人心生佩服


來自南宋理學家的朱熹,在還未出來做官時,有一位叫做盛溫和的家鄉好友。兩人在才能上,不分上下,正所謂高手過招。有一天兩人在一條巷子裡偶遇,朱熹看到盛溫和手提了一個竹籃子,便開口問道:'這是去哪裡?'盛溫和回答道:'要去買東西'。朱熹聽了後,覺得很是稀奇,便開口問盛溫和:'為什麼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呢?'聽了朱熹的疑問,盛溫和反問道:'你知道五行分別指的是什麼嗎?'

古人大智慧:為何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讓人心生佩服


這一簡單的問題自是難不倒朱熹,朱熹想都沒想便開口說:'金、木、水、火、土'。正在朱熹納悶之際,盛溫和又開口說道:'西方屬於金,東方屬於木,南方屬於火,中間屬於土。而我手中提的籃子,既裝不了火,也裝不了水,更不會去盛土,也就是說只能裝得了木和金,也就是'東西'。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是買東西,為不是買南北。'聽了盛溫和的回答,朱熹覺得甚至有道理,以至於會流傳至今,可見古人的智慧一直蘊藏在我們的生活中,只是我們大多數不知道。

古人大智慧:為何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讓人心生佩服


為什麼會有罵人'不是東西'這一說呢?也是有所講究的,如果不用'東西'來替代人的話,那就是'南北'了。雖然從字面上看不出有什麼學問,但卻是大有講究。上面小編有提到,南屬於火,北屬於水,而這在我們接觸到的文言文中,'水火'指的是大小便之意,也就是用來罵人的話。

古人大智慧:為何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讓人心生佩服


看了以上的典故,是不是更加佩服我們古人的智慧了。你還知道哪些蘊藏在我們生活中的古人智慧?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