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隸書,你臨過這六個碑刻嗎?

細數一下,從前段時間開始接觸隸書以來,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臨寫了六個碑,分別是《曹全碑》《禮器碑》《爨寶子碑》《石門頌》《張遷碑》《乙瑛碑》。這一夜,閒來無事,想著回顧一下這六個碑的各自特點,於是,用同樣的紙張同樣的毛筆,分別各寫了一張這六個碑的字各一張紙50個字。

學隸書,你臨過這六個碑刻嗎?

臨《曹全碑》

這是《曹全碑》,字體婀娜多姿,柔軟飄逸,秀美端莊,特別是波橫,誇張且優美,秀麗且大方,整篇字體看起來應象一個苗條女人,手持綵帶,翩翩起舞,曼妙多姿。可惜我寫不好,寫不出想象中那味道。

學隸書,你臨過這六個碑刻嗎?

臨《禮器碑》

這是《禮器碑》,筆畫方圓兼備,以方筆居多,以瘦硬為主,波橫勁健有力,銳利乾脆,粗細對比明顯,文字清秀勁雅,肅穆超然。應該是我讀帖偷懶或者眼高手低,寫出來的效果與原碑差之千里。

學隸書,你臨過這六個碑刻嗎?

臨《爨寶子碑》

《爨寶子碑》,異類的一個碑刻,初寫感覺無從入手,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表達,細品又耐人尋味,感受其用筆之雄奇,方筆之銳利,鋒芒之霸氣,結體怪異險勁,但字字平穩變化萬千,給人古樸、稚拙之美。一樣,我寫不好。

學隸書,你臨過這六個碑刻嗎?

臨《石門頌》

《石門頌》,隸書中的草書。雖說是毛筆隸書,但看起來就像是用硬筆寫出一般,筆畫多帶篆意,結體大小不一,驕姿縱橫,開闔飄逸,暢快淋漓,寫著寫著會忍不住為這奇思妙想的結體而歎為觀止。日後,一定要再臨此碑。

學隸書,你臨過這六個碑刻嗎?

臨《張遷碑》

《張遷碑》,以方筆為特色的代表碑刻,筆畫起筆方折渾厚,轉筆方圓兼備,結體古拙厚重,結字巧中有拙,天然去雕飾,大巧若拙,渾然天成。這個碑感覺適合寫大字,可惜我現在寫不來。

學隸書,你臨過這六個碑刻嗎?

臨《乙瑛碑》

《乙瑛碑》,說實話對這個碑雖然寫了一遍,但對其特點並不太瞭解,只是依葫蘆畫瓢照著抄而已。僅是感覺筆畫端莊秀麗,規規矩矩,結體嚴謹樸素,規範規整,寫起來讓人心情平靜,有修心養性之功效,雖然寫得不倫不類。

當然,這六個碑,現如今僅僅是第一次接觸,各寫了一遍而已,說不上什麼心得,想著只是先各寫一遍,看看自己會更喜歡哪些碑,確定喜歡的碑了,回頭再來細細多臨幾遍,況且隸書碑刻那麼多,這六個,僅是個人喜歡的一部分,後面還有其他的一些碑還沒寫,比如《史晨碑》、《鮮于璜碑》《好大王碑》等等,如果有時間,也一定得都接觸接觸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