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有這樣一件東西。你可以從它身上看到人類社會的變革,它承載著歷史;你可以從它身上看到科技的高度,它是科學的造物;你還可以從它身上看到美的形態,它是美的化身。


有時,它象徵財富和權力;有時,它見證我們複雜的情愫。


從古至今,它都與我們相伴,從未離開。它是建築,是我們對自己和生活的詮釋,它的故事是理解世界的鑰匙。

——《建築的故事》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繪本《建築的故事》豆瓣評分9.1,是帕特里克·狄龍傾力打造的一本建築歷史繪本。作者既是建築師又是歷史學家,還拿過普利策新聞獎。這三者結合在一起,讓他既有理科生嚴謹的學術思維,又有文科生對人文知識的深入瞭解,更難得的是他具有故事思維,能把前兩者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表達出來。


書的繪者斯蒂芬·比斯蒂,是英國知名手繪插畫家、享譽國際的剖面圖大師、DK御用插畫師,他熱愛歷史、建築與繪畫,慣用墨水與水彩創作,據說他畫畫不用尺,每一張圖都是他一筆一筆畫下來的。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帕特里克·狄龍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斯蒂芬·比斯蒂


兩位大師的聯袂創作,讓我們看到了跨越3000年的磅礴建築史,也不得不驚歎於人類智慧的結晶。


《華爾街日報》曾這樣評價這本書:這本書是獻給與人類史相伴隨的建築頌歌。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從稻草屋到摩天大樓,從宮殿到藝術中心,不到100頁的繪本,它帶我們橫穿了世界七大洲,也穿越數十世紀,進行了一場奇異的建築之旅。本書選擇了世界上16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帕帕特農神廟、巴黎聖母院、泰姬陵、紫禁城、水晶宮、悉尼歌劇院等等,並講述了每棟建築背後非凡有趣的故事。


不僅如此,書中還繪有細緻微觀的剖面圖,讓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建築結構,並欣賞建築的創作者的天才靈感。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相信我,看完這本書你會像被點亮建築觀賞技能一樣,所見之處均與以往不同。


橫跨3000年的故事

揭開建築與我們命運的聯結


建築師雷姆·庫哈斯曾說:“建築最有趣之處,它總是走向新世界,而不是返回舊世界。”


幾千年來,人類為了遮風避雨,保護家人不受到野獸傷害,保護財產開始了房屋建造,從洞穴、木屋、框架結構房屋、石屋、磚屋、土坯屋等等,不斷實驗、不斷總結,試圖建造出更加滿足需求的房子。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世界各地差異很大,於是也就出現了形態、材質與眾不同的房子。


“因紐特獵人用雪塊來建造房屋,他們稱之為冰屋;斐濟人用蘆葦編織牆壁;喀麥隆原住民用泥土和草建造起了形似蜂巢的房屋,他們為自己的家感到自豪,並把它裝飾的與眾不同--有人在泥牆上繪製圖案,有人將屋頂塗上塗上鮮豔的顏色,還有一些人則在屋樑上雕刻動物圖像。”


從最開始的滿足居住需求到後來的居住舒適度不足,如:室內光線昏暗、室內給水系統不夠完善、保溫性能差等等,人們開始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改善用玻璃採光、通過煙囪在室內生火、供暖系統進行取暖...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建築的迭代升級帶來了全新的改觀:為了居住安全,制定了新的法律;遠渡重洋的商人帶來了修建房屋和樓梯的新方法,使得建築文化得以傳播;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方式的大變革,建築所需可以批量生產了;發明家發現的玻璃新工藝,增加了玻璃的抗壓性和保暖性;電梯的發明增加了生活的便捷性,使得建築物的高度不再受侷限;電力的發明讓電梯動的同時,也讓夜晚城市中生活下的人煥發生機

...

建築從單一而變得多元化、溫暖、溫馨而又明亮。


建築不再只是住宅的代表,逐漸出現了商店、辦公樓、醫院等滿足生活所需的場所。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建築的故事》縱向追溯人類建築史,從原始人寄居洞穴躲避野獸襲擊開始,到21世紀英國建築師修築草磚房以求與自然和諧共處結尾,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五個時期,3000年的歷史長河,建築發展與人類史相伴相隨,見證著歷史變遷。


但你千萬不要把它當成一本枯燥的“建築史”,它其實是一本“改變世界的建築們的傳記”,除了圖文並茂的告訴你哥特、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國際主義……等風格的特徵,還會為你講述它們背後的故事,讓你身臨其境地體會建造者的夢想與靈感,感受一個個波譎雲詭的大時代。


16座偉大建築剖面圖

當你想要了解一棟建築就要深入瞭解它的內在


故宮,是個北京旅遊必去景點,日接待八萬訪者,炎炎烈日下,摩肩接踵的遊客,在大銅獅前擺好造型搶在人群間的縫隙中拍一張照片,又立刻匆忙地趕往下一座宮殿拍下一張照片。


從最開始的皇家宮殿,到如今的旅遊聖地,故宮歷經600年風霜雨雪,依然風華正茂、壯美如初,並且這個超級大IP越來越備受矚目。然而很少有人真正瞭解這座建築。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建築的故事》通過紫禁城的剖面圖,讓讀者可以從整體上看到建築內部的構造和設計理念。圖紙採用彩色鉛筆繪製,並在圖中畫了一些人物,為讀者提供了良好的比例感,讓讀者能夠感受人與建築的關係。


屋脊上的脊獸和房頂垂直飛了起來,金色的龍椅清晰可見,甚至可以看到坐在上面的皇帝,還附有詳細的解說,全面展現了這座古建築的內部佈局和外觀構造,讓人一目瞭然。


書中也袒露出它所揹負的期待與理想:“對中國人來說,紫禁城就是天下的中心。當人們長途跋涉,風塵僕僕地趕來時,朱棣希望給他們看到一個完美的世界,一個微型的中國,一個秩序井然,和諧美好的地方。”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除此之外,還重點講解了中國的屋架和斗拱。中國建築不同於西方使用桁架結構來搭建屋頂,而是用抬梁的方式實現屋架的抬升。柱子支撐起下方供人們使用的空間,柱子上方則承託橫樑,成為主體結構。中國建築中獨具特色的深遠出簷,是靠斗拱實現的。斗拱通過構件層層累疊的方式向外出挑,延展出屋簷,並將屋面的荷載傳遞到柱子上。獨具特色的中國式屋架和斗拱,是中國工匠集體智慧的體現,是中國建築技術和建築美學的有機結合,亦是中國工匠對整個建築業獻上的珍貴厚禮。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同樣的,這些剖面圖,也讓我們更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於中國建築的智慧與力量。在意大利的維琴察,有一座民宅聞名天下,就是以完美著稱的圓廳別墅。


維琴察對於建築學來說,有著和希臘、羅馬、佛羅倫薩一樣的朝聖地位,維琴察所凝練的帕拉第奧,是學習古典建築珍貴而生動的範本,維琴察及其周邊的帕拉第奧建築也被作為一個整體(包括23座城市建築和16座鄉村住宅)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西方建築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帕拉第奧造就了維琴察;也可以說,維琴察成就了這位文藝復興的最後一位大師。帕拉第奧對古羅馬建築進行了詳細研究,賦予了這座城市獨特的風貌,那些帕拉第奧的市區建築,以及散佈在威尼託區的別墅,對意大利的建築發展產生了決定性影響。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帕拉第奧設計的別墅中,最著名的是為一位神父設計的圓廳別墅。


圓廳別墅以其高度的對稱性和對比例的講究聞名於世。建築本身由一個帶有穹頂的圓形的中央廳堂與四組圍繞圓廳對稱分佈的正方形房間與門廊所構成,四個立面完全相同,整個建築達到一種形式上的完備性。


除此之外,帕拉第奧在設計時特意將平面旋轉了45度,脫離了指南針上四個正的方向的束縛,以利於每個房間的採光。這種從人的角度出發的對於標準化與理想化的適度調整也更令“神與自然的光輝”灑滿了這座人的廳堂。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我們如何直觀地領略圓廳別墅的美呢?


斯蒂芬·比斯蒂用精湛的畫技,把圓頂別墅的一側剖開,將圓頂別墅的內景一一展現:穹頂內壁的壁畫、大廳的壁畫、內部的旋轉樓梯、每間臥室和每扇房門的位置等歷歷在目,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可以遍覽別墅的結構和佈局。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認為數學中包含著最美的奧秘,事物只有在數學比例的統領下才會表現出美感。所以當時的建築師們熱衷用數學來規劃建築。建築的每個部分都是一個幾何形狀,整個建築也呈現出幾何形狀。帕拉第奧設計的圓頂別墅就是一個套在正方形內的圓,並在四面各建一個門廊,使建築達到了完美的平衡。故而,圓頂別墅被稱為完美的房子。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斯蒂芬·比斯蒂不僅把圓廳別墅的剖面圖,也把平面圖等比例繪製出來,讓人們對建築理念和建築語言有更直觀地認識和了解。


斯蒂芬·比斯蒂畫畫不用尺,每一張圖都是他一筆一筆畫下來的,即便是圓形和正方形等幾何形狀也不例外。他用畫筆深入建築肌理,把16座傳世建築抽絲剝繭,將建築結構、建築理念和建築語言的精妙與深邃一一解讀,讓人們可以深入地瞭解建築的方方面面。


不到一百頁的圖畫書,如何講透三千多年世界建築史?


我們為什麼要了解建築?


我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建築物上,我們住在房屋裡,我們在辦公室裡工作,我們在學校裡上課。但是為什麼人們開始蓋房子?第一所房子是如何建造的?為什麼這些房子看起來都不同?當我們建造能夠抵禦風雨的房屋時,為什麼還要繼續建造更大,更美麗,更堅固和舒適的房屋?


因為建築不僅為人們提供住所,而且承載著人類的夢想和希望。它是歷史和世界上最實用的藝術的見證。


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建築物不僅是玻璃穹頂或混凝土梁和柱,而且還是情感建築物。


參考:

小靜:以歷史為骨,以繪畫為翼,解密建築與人類的命運

關露:每一棟建築背後都有值得細說的故事:宏偉視角下, 俯瞰建築3000年

浪花朵朵:建築的故事|一書何以風靡全球?普利策獎得主傾力打造的建築歷史繪本來了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