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聯盟狀告哈佛錄取歧視失敗,前路漫漫

聯邦法官阿里森·伯勞斯(AllisonD. Burroughs)週二裁定,在反肯定行動組織“爭取公平錄取的學生”(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向大學提出的訴訟中,堅持哈佛的種族意識入學政策。 

“確保哈佛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種族意識的接納。哈佛大學的錄取計劃滿足了嚴格審查的要求,這符合憲法的要求。”伯勞斯在決定中寫道。
亞裔聯盟狀告哈佛錄取歧視失敗,前路漫漫

SFFA於2014年對哈佛提起訴訟,稱該學院的種族入學政策歧視亞裔美國人。在訴訟過程中,有關哈佛臭名昭著的秘密招生政策的細節浮出水面。
該案於2018年10月開始審理。在該決定交由Burroughs處理之前,哈佛大學和SFFA對學院的招生政策進行了三週的辯論。專家們初步預測她將在夏季發佈裁決。
伯勞斯在判決書中寫道,哈佛的政策符合最高法院關於可接受的平權行動接納政策的先例。
她寫道:“法院最終認為,哈佛已經承擔了證明其錄取程序符合費希爾二世最高法院闡明的原則的重擔。”
SFFA主席愛德華·布盧姆(Edward Blum)在一份新聞稿中說,他的組織計劃將這一裁決上訴至第一巡迴上訴法院。
“公平入學的學生對法院維持哈佛的歧視性入學政策感到失望。我們相信,在審判中提交的文件,電子郵件,數據分析和SFFA陳述有力地揭示了哈佛對亞裔美國人申請人的系統歧視。”
亞裔聯盟狀告哈佛錄取歧視失敗,前路漫漫

大學校長勞倫斯·S·巴科(Lawrence S. Bacow)週二在一份聲明中寫道,該大學在錄取過程中考慮種族問題“有助於我們實現建立多元化學生群體的目標,從而豐富每個學生的教育。”
他寫道:“被哈佛大學錄取的每個人都可以為我們的社區提供獨特的東西,而今天,我們重申多樣性的重要性以及它對世界的一切意義。”
他補充說,此案為學生,教職員工和校友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反思他們在哈佛的經歷。
“我對在本案和審判期間聽到他們聲音的哈佛學生表示讚賞。他們生動地闡明瞭學生身體多樣性的好處。”他寫道。“我還親眼目睹了許多人的堅定承諾,其中包括所有作證的人,以及以敏銳的才智和技能捍衛和支持大學的人,我為他們的出色工作深表感謝。”

01 猶太人也遭歧視


根據數據,1900 年哈佛新生裡猶太人佔7%,1915 年佔15%,到1925 年高達27.6%,即每4 個哈佛新生裡就有1 個猶太人。

時任校長洛厄爾對此深表擔心,他在寫給校內一位哲學教授的信中提到,

猶太新生比例如此之高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在校體驗,從而“毀掉這所大學”。

洛厄爾開始著手把猶太新生比例限制在15% 以內。《被選中的: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的入學標準秘史》一書解密了這段歷史。

從1926 年開始,哈佛本科招生開始改革,從客觀的考試分數向更為主觀的標準傾斜,背後隱含的目標就是避免錄取太多就讀於公立學校、只會勤學苦讀的猶太學生。


亞裔聯盟狀告哈佛錄取歧視失敗,前路漫漫

這種傾向體現在申請材料裡,如考生需附上一張大頭照,增加面試在錄取決定裡的權重,給校友的子女加分等具體舉措。針對猶太人的錄取歧視讓校長洛厄爾本人受到質疑,還讓哈佛大學的招生政策被人詬病,直至近期亞裔學生抗議入學歧視時,又翻出了這段“黑歷史”,現在,亞裔則被稱為“新猶太人”。

100年前,很多知名大學也是按成績錄取,直到勤奮苦讀的猶太人壟斷了高分,名牌大學才設計出參考課外活動、領導力、面試等等參考綜合能力的錄取標準。

這次站出來代表亞裔聯盟的Edward Blum律師也是猶太人,他之所以會站出來,也是因為猶太人在這點上跟亞裔的訴求是一致的,他們也是被歧視的一方,所以才願意站出來,並不是因為他們同情我們亞裔。

02 尊重美國多元化


另外,美國本身是一個多種族組成的國家,考慮亞裔權益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美國國家對於弱勢群體的關注和照顧,就跟中國少數民族有加分政策一樣。

的確,亞裔要進哈佛,要在學業上比其他族裔付出多得多的努力。但在眾多學術頂級期刊研究也表明,一般學習能力更加出眾的學生就更加願意在學習上投入更多時間。

問題就在於其他族裔很多學術能力不出眾的學生並不會花這麼多時間在學業上,而亞裔因為重視教育,不管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幾乎大多數家長都會積極地“推娃”、“雞娃”,送課後補習班、興趣班,希望進藤校等等。

所以,很多大學普遍認為,其他族裔孩子的成績優秀,是因為孩子的確天資聰穎、熱愛學習,是讀書的料。而亞裔GPA4.0,SAT滿分,招生官卻完全無法判斷是孩子自己喜歡學習考出來的,還是被補習班補出來的?


亞裔聯盟狀告哈佛錄取歧視失敗,前路漫漫

而且,來美國發展的亞裔,有很大部分都是通過留學生過來留下發展的,本身父輩們就不是猛龍不過江,已經是走過千軍萬馬獨木橋萬里挑一的讀書高手,與拉美裔大多通過家庭移民不同,亞裔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學業能力自然普遍比其他族裔更加突出,也造成了亞裔在學業上競爭尤其激烈。

雖然我們常說亞裔在職場上受歧視,難以突破天花板,但在美國人的眼中看來,可不是這樣的。

首先,亞裔已經在美國屬於平均收入最高的族群,比白人還高。

其次,別忘了,印度人也屬於亞裔,世界500強企業中30%的CEO是印度人,也有印度裔做到參議員、各大商學院教授、醫學院、法學院都很多印度人,你還說亞裔沒有突破職場天花板嗎?

亞裔聯盟狀告哈佛錄取歧視失敗,前路漫漫

而拉美裔很多還在做門衛、掃雪、除草、保姆等等藍領工作,黑人很多還在領救濟,他們要從這些階級跨越到哈佛所要掃除的障礙可是比亞裔要多得多

首先,很多家庭是單親多孩子,而且父母都得打多份工作,拿著最低的工資,自然沒有時間管孩子,送孩子上課外班、興趣班等等。

很多孩子哪怕上了哈佛,也還要自己打工賺生活費,適應難度也比亞裔要難得多。

換個角度想,如果哈佛真的被告倒了,會變成怎樣?恐怕就變成UC Berkeley了,70%亞裔,大家上UC Berkeley的體驗如何呢?

傳承君告訴大家真實的體驗,UC Berkeley 因為太過於Liberal,在生活上已經造成很多學生、特別是女生的不便利,諸如:男女同廁問題。學業上壓力不堪重負,人數太多,熱門專業如計算機進去了第三年才能選,要看大一、大二成績,所以學生很多壓力過大,抑鬱不少。

另外,學生太多,老師只能上大課,教學質量差,基本靠學生自學。

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UC Berkeley已經被UCLA排名超過的原因,甚至爆出在排名數據撒謊的醜聞。


亞裔聯盟狀告哈佛錄取歧視失敗,前路漫漫

很多加州的家長即使拿到了UC Berkeley 的錄取,都不希望子女去,寧願送去UCLA。

所以,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這次訴訟贏了,你希望哈佛變成下一個UC Berkeley 70%都是亞裔嗎?這樣的哈佛你還要去讀嗎?

03 亞裔應該怎麼辦

訴訟失敗,這麼明顯的歧視,不公平,亞裔難道就要委曲求全嗎?

No. 當然不是。

首先,就不要把目光只盯著哈佛等名校。美國名校眾多,前30哪怕前50都不比哈普耶斯麻差。而且,眾多數據表明,很多成功人士也都不是名校畢業的。馬雲、劉強東、馬化騰不都沒有進北清復交嗎?

美國更是如此,很多議員都是所謂“二本”不知名“野雞”大學畢業的,因為他們更親民。


亞裔聯盟狀告哈佛錄取歧視失敗,前路漫漫

很多公司裡的高管,也有很多是本地公立大學、排名150-200名大學畢業的呢,下面管著一群名校畢業的人,跟中國也沒什麼差別。

另外,傳承君自身真實經歷告訴你,就業上,前30也不比前10差。

傳承君10年前就讀於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金融工程碩士,那時正值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找實習、找工作異常困難。

找實習時,我們的項目大概30多個學生,拿到4,5個香港頂級投行的實習。而當時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金融數學碩士的同學告訴我,這比他們項目的結果還要好。其他哥大統計、運籌、國際關係等等碩士就更加哀鴻遍野。

如果加上密歇根商學院本科生,那就數量更多了,密歇根商學院是香港眾多投行的目標學校,本科大三進去實習可多了,包括進美國紐約投行也不少。

找全職時,傳承君拿到的一箇中型投行的Offer,面試時面試官就跟我說,我們收到了上百份哥大統計碩士的簡歷,唯獨就看到了你來自密歇根。哥大當然都很好,但密歇根總讓我們感覺culture上更fit(用我們大白話講就是“更接地氣兒”)。

所以,美國人眼中可不看這些排名,前30跟前10 沒什麼區別。而且,進了公司,就都一樣,管你是哈佛,還有麻州大學,各憑本事。

04 積極參政議政

要改變局面,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政治,立法,提高社會地位,亙古不變的道理。

而且,所有改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持久的鬥爭。這次亞裔聯盟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一次不成功,過幾年可以再試,黑人抗爭的歷史也不是一帆風順,印度裔為了改變綠卡排期幾乎每年都提法案。

更重要是培養孩子積極參政議政,鼓勵孩子多元化的選擇,而不是隻是工程師、醫生、律師3個選項,不是隻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有華裔人站出來參選,積極支持,而不是還挑三揀四,要名校畢業,要名企工作經驗等等。要知道,名校畢業+名企工作的人往往不會參選,也不一定適合參選。因為打工需要的技能,和政治場上需要的技能往往是不太一樣,甚至有時候相矛盾的。

如果要一個人那麼全面,那很可能這個人所有技能都不突出,反而難以出眾。

更不要苛求候選人政見跟自己完全統一,因為不太可能,你只會從你所在的階層看問題,而候選人要代表廣大階層,怎麼可能跟你完全一致呢?更不是要劃分候選人到底是左還是右,跟自己不一樣就不支持了,因為候選人為了贏得大多數選票,都不可能完全左或者完全右,只要他/她能夠代表華裔利益(而不單純是你的利益),哪怕政見不完全一致,也應該大力支持。只有,在人口上佔少數的華裔才有可能形成票倉——也就是影響力,來推動社會變革,爭取自己的利益。

最後,引用幾千年前屈原大詩人的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The Harvard Crimson (哈佛深紅)

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19/10/2/admissions-suit-decisio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End

本文作者:傳承君CC,美國經濟學博士生,師從諾貝爾獎得主,上得了名校,下得了廚房。美國華爾街工作多年,現居美國。部分素材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不做商業用途,侵刪。轉載請聯繫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