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護法》到《大理寺日誌》,好傳動畫如何孵化優質IP?


4月10日,《大理寺日誌》在B站上映。

《大理寺日誌》由《大護法》的原班人馬好傳動畫打造,無論是在畫面質感、劇情節奏還是人性探討上,都延續了《大護法》的質量。目前,《大理寺日誌》B站評分9.9,豆瓣評分9.0,收穫1237萬的總播放量。


從《大護法》到《大理寺日誌》,好傳動畫如何孵化優質IP?

與《大護法》高投資高風險的運作模式不同的是,《大理寺日誌》採用循序漸進的IP孵化模式,以更加穩妥的方式進行動漫IP的創作。

事實上,此前大多數國產動畫電影一直處於“不叫座”的尷尬境地。對於好傳動畫而言,從孵化原創IP開始,一步步實現向番劇、影片的過渡,不僅可以根據市場風向,及時調整內容,降低創作風險,還可以通過對IP的多次開發利用,實現衍生價值的多角度開發。而只有在大量優質內容的持續積累下,才是真正的國漫崛起。


畫面考究、節奏明快、探討人性

《大理寺日誌》豆瓣評分高達9.0

《大理寺日誌》改編自2015年網上連載更新的同名原著動漫,全劇共有12集,講述了白貓和陳拾結伴同行,搞笑破案的故事。

1.畫面考究

故事發生在唐朝的東都——洛陽城,畫面中,應天門、厚載門、定鼎門、繁華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搭配迷濛的遠山,呈現出真實的場景代入感。

除了畫面營造出的沉浸感外,《大理寺日誌》還用簡潔的畫風呈現出濃濃的中國風。劇中,武后的妝容是標準的唐妝,鉛粉、胭脂、黛眉、花鈿、面靨、春脂一應俱全,即使是低級官吏和閒雜人等,也均身著考究的古代服飾,貼合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從《大護法》到《大理寺日誌》,好傳動畫如何孵化優質IP?

2.節奏明快

《大理寺日誌》第一集,午門外,劊子手手起刀落,一眾亂黨被以禍亂朝綱之名問斬。隨後,恐怖的氛圍中,可怕的白貓現身。畫面一轉,陳拾因為沒錢沒糧不認字,急需找個工作,於是去了大理寺,見到了大牢裡的白貓。至此,動畫的兩大主角初次相見。

第二集開篇,該劇通過睡前故事,道出了“貓妖傳聞肆虐,宮中妖后篡權”的時代背景。隨後,《大理寺日誌》藉著白貓和陳拾的相處,通過臺詞、表情等輔助手段,生動形象地突出了白貓傲嬌、陳拾憨厚的性格特點。短短兩集二十幾分鍾,已然交代清楚故事背景和人物關係。


從《大護法》到《大理寺日誌》,好傳動畫如何孵化優質IP?

從《大護法》到《大理寺日誌》,好傳動畫如何孵化優質IP?


3.人性探討

前幾集的人物塑造中,白貓是一個動輒扭人脖子,令百姓聞風喪膽的貓妖,陳拾是一個懦弱、貪生怕死,渾身上下都寫著“平凡”的小人物,兩人都不是“偉光正”的大英雄形象,卻在刀光劍影的朝堂中,堅守公平正義。


一個非我族類的妖怪,卻有著許多人類沒有的正直和熱血,以一己之力和大唐帝國的最高層做殊死鬥爭;一個憨厚老實,腦子裡一根筋的鄉下小子,在危急關頭,誓死跟隨,這樣有弧度的主角形象也傳達出複雜的人性探討。

此外,《大理寺日誌》還在每一集的定格動畫中添加了有關唐朝風俗習慣的小科普,比如第一集的煮茶、第二集的跪坐等等,寓教於娛。

從《大護法》到《大理寺日誌》,好傳動畫如何孵化優質IP?


《大理寺日常》用各種誠意,表達出自己對於動畫的堅守。目前,該劇收穫了1237萬的總播放量,B站評分9.9,豆瓣評分9.0,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2

從動畫代工到IP孵化

好傳動畫的進階史

《大理寺日誌》的製作方是曾經制作了《大護法》的好傳動畫,好傳動畫成立於2011年,由大牛動畫、艾塔動畫、無畏團三個動畫工作室整合而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尚遊。

2012年,好傳動畫曾創作了《彎刀大馬賊》,不過該項目以失敗告終。同年,好傳動畫製作的《十萬個冷笑話》第一季在視頻網站大火,隨後,好傳動畫又參與了《鎮魂街》第一季的製作。


從《大護法》到《大理寺日誌》,好傳動畫如何孵化優質IP?

通過動畫代工,好傳動畫在資金鍊得到補充後,開始了由製作公司向原創動畫製作的轉型。2014年好傳動畫開始創作《大護法》,歷經3年打磨的《大護法》用豆瓣評分至今7.8的成績交上了不錯的答卷。不僅如此,《大護法》還在上映後獲得了臺灣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篇提名。

不過,《大護法》雖然口碑頗佳,但8760萬的票房只能勉強收回成本。事實上,繼《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引爆市場後,《小門神》《搖滾藏獒》等動畫影片均陷入票房困境,市場期待的國產動畫觀影熱潮並未到來。

由於當時很多動畫電影均“不叫座”,再加上,國產動畫電影均處於高成本的狀態,比如,《大魚海棠》眾籌了12年,才得已在院線上映。《大護法》傳統電影高風險高投資的路線或許並不適合規模有限的好傳動畫。


從《大護法》到《大理寺日誌》,好傳動畫如何孵化優質IP?


在推進《大護法》期間,好傳動畫開闢了小而美的爆款IP孵化模式。2015年,團隊孵化的《大理寺日誌》在網上連載更新,引得一眾網友追捧,編輯出版後,兩卷實體書的網絡評分都超過9分。

IP得到受眾的認可後,2016年4月,好傳動畫發起《大理寺日誌》動畫眾籌,宣佈製作同名動畫併發布宣傳PV,還將“久別重逢非昨日”作為彩蛋植入,引發觀眾對作品的期待。

從番劇效果來看,《大理寺日常》已經用精緻的畫面,明快的故事贏得了觀眾的認可。此外,《大理寺日誌》的電影製作計劃和電視劇製作計劃,均出現在光線傳媒2020片單中。目前,電影形式未知,電視劇官宣以真人劇的形式呈現。


通過口碑效應謀求長線發展

與一些網文改編的動漫IP不同的是,《大理寺日誌》是從漫畫到番劇,再到影片的漸進式改編。

這樣的改編模式一是靈活多變,具有相當強的機動性。作品在漫畫階段,公司便可以根據市場的反饋,對漫畫的內容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緊跟市場風向標,製作團隊可以有效避免IP被影視化後,無法得到市場認可的尷尬局面。

二是好傳動畫擁有動漫IP的全版權,可以對其進行全產業的開發。比如,羅小黑工作室在幾年的時間裡,不僅推出了《羅小黑戰記》番劇、大電影等作品,還上線羅小黑淘寶店鋪,推出了一系列衍生周邊產品。


從《大護法》到《大理寺日誌》,好傳動畫如何孵化優質IP?


在及時調整內容和全產業開發的雙重優勢下,製作團隊不僅僅會出於通過口碑效應謀求長線發展的需求,對改編慎之又慎,無形中保證了番劇的質量,還會因為對IP的內容更加熟悉,能夠儘量確保改編的還原度。


好傳動畫還邀請《唐朝穿越指南》作者森林鹿作為顧問,天津大學古建研究院作為學術參考,增加了番劇的歷史考據度。


不僅如此,《大理寺日誌》番劇中,原作者RC作為編劇全程參與制作,較好地保留了原作的精髓。


從《大護法》到《大理寺日誌》,好傳動畫如何孵化優質IP?

好傳動畫的原創能力和製作能力也吸引了資本投資的目光,繼光線傳媒旗下的彩條屋投資1050萬後,2019年,吉比特旗下的吉相資本向好傳動畫投資4000萬,持股10%。


其實,國產動漫市場中,很多製作團隊均是通過對特定IP的衍生開發實現變現的,不過,全產業的開發固然重要,但優質的動畫IP才是商業變現的源頭。


況且,當下雖然隨著眾多國漫作品的大熱,“國漫崛起”的聲音屢有傳來,然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只有一個。對於動畫產業乃至整個二次元產業來說,國漫電影依然處於初生期,成熟穩定的工業體系和產出能力並未建成。


因而,好傳動畫在這樣的環境下集中力量,穩紮穩打地推出優質作品,更能經得起市場的考驗。而只有眾多動畫公司創作出大量優秀的原創作品,國漫才會在眾多佳作的積累中,完成與觀眾的良性互動。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國漫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