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抗美聯儲,但我們更不要對抗常識

被動交易在08年以後大為盛行,無數的對沖基金根據市場的數據用程序做出最優的選擇。當人工智能最開始能有效地剝離人的情緒,做出更優於人類選擇的交易方式後,他們無疑是領先了時代。

達利歐的跨週期模型從一開始出道就顯得那麼得無懈可擊,以至於追隨者無數,非常多的對沖基金使用同樣的策略,不斷湧進的投資者甚至都讓six sigma和大獎章等知名量化基金被迫要關閉公開募集通道。

仗朝之年的巴菲特也要對著自己的妻子說,等我歸去之時,請買指數基金。任何的公司只要擠入了S&P 500, 就意味著美國這個央行新創造出來的貨幣需要被迫地推高這些公司的股價。

而在低增長率,低通脹率的現行經濟環境下,央行緩慢地放水成了讓市場和社會看起來穩定的一個必要條件。

更何況在美國,股市基本被401K計劃綁架,而養老金是跟每一個市民息息相關的,如果一任總統讓大部分人的養老金賬戶都錄得虧損,從其他的角度談民意是毫無意義的。

這也能理解為何川普在疫情的初期對股市看得比疫情本身要重要得多,因為人的本性會把注意力放在更大概率發生的事情上,會不會得新冠是有概率的,但是會變窮是一定的。

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川普在疫情面前做了一系列無知到極限的防疫措施之後,在面對新聞記者表現像一個毫無教養的賴皮之後,他的支持率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下滑,因為很簡單,他給了美國人錢。

並且還在支票上印上了自己的名字,因新冠死去的人沒有機會再投票,活著的人不用工作卻獲得了錢,他們感謝川普。因為只有川普做到了讓他們不用工作還可以坐在家裡看美劇,坐在家裡網購。

在街頭成片救護車的呼叫聲中,他們用手中的購買力,把奈飛和亞馬遜的股價買出了新高。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動物,他們很多時候根本不在乎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他們更在乎的是改變了的世界會讓我變成什麼樣子。

Never fight against Fed

很多人對金錢的定義是貪婪的,但金錢更是聰明和膽小的。我聽到很多人用估值的理論去抱怨一件商品是否合理,但其實這樣的抱怨毫無意義。因為金錢湧入的地方,永遠都是合理的,沒有人可以聰明過錢。

就連財經記者問巴菲特,為什麼這麼多年你都沒有投資亞馬遜,直到亞馬遜股價接近2000的時候你才開始買入。老巴都會非常誠實地回答,因為蠢!所以每一個人都不要用估值的理想主義去定義金錢的流向。

投資的高手會跟隨金錢的審美,買入美的標的,當美被重新定義時離開。所以金融領域這種審美的定律就可以解釋,為何投資品永遠只有高估和低估這兩種狀態。

Fair value從來都不存在,他們只存在於科班的計算公式裡被實操者嘲笑。這也是為什麼金融圈子裡有一句笑話,什麼樣的人能當好一個基金經理?答案是,什麼樣的人能做好不好說,但是通常金融碩士都做不好。

美股從15年就開始一路喊泡沫了,但是如此低息的環境,疊加聯儲在沒有發生任何經濟危機時就開始把流動性放鬆到跟金融危機一樣。錢不流向最穩健的FAANG難道應該來抖音上買李佳琪賣的口紅嗎?

中國從15年開始也開始喊房地產的泡沫,政府解除限購限貸,降首付款比例。再加上一系列降準降息的騷操作,泡沫只能繼續吹大。無論是感性追漲還是理性觀望的人,最終都改變了命運。

不要拿什麼估值來談深圳灣30萬/平方米的房子,或者香港半山100萬/平方米的房子。一個深度抑鬱症患者梵高先生在人生絕望之時,在一張紙上勾畫出來的天馬行空的色彩。

從來都是最有錢的0.1%的人去定義的,他們只具有金融屬性,金錢本身認為他們美。談估值,你不是瘋就是傻。

但是金錢本身也是非常膽小的,他們厭惡不確定性的東西。而且在被動交易和程序化交易的今天,這種不確定性會被迅速地放大。

2018年2月4日,鮑威爾一上臺,對著麥克風講了幾句話,啥結論沒下,美股就因為擔心利息會升高而黑色一星期。

2018年年底,鮑威爾本著公允的方式完成當年的最後一次加息。美國股市直接跌到讓特朗普在平安夜像個失戀的怨婦一樣在twitter上發poor me。

2020年初,桑德斯的階段性選舉勝利,美聯儲的超規模降息,產油國的增產。三顆核彈扔下來,所有的量化交易策略就都失效了。

這種改變類似於以前賭球的人是以誰能贏球來下賭注的,現在突然變成以誰犯規多來做賭注。那下注者只能選擇退出,因為規則失效了,於是就出來了連續的熔斷,股市瞬間失去了流動性。

如果降息本身讓人懷疑聯儲已經用光了所有的子彈,那3.23日聯儲宣佈的無限量QE就徹底的向市場釋放了無限的流動性。即使美國的新冠肺炎人數如火箭一般攀升,在聯儲宣佈連垃圾債也買之後,這種流動性的泛濫也把市場徹底推向了高潮。

美國在過去3個星期印出來的錢,比過去兩百年還多,如果美國的資產負債表按照美國曆史分為上下集,上集是2020.3.23之前,下集是2020.3.23之後。

不要對抗美聯儲,但我們更不要對抗常識


金融中流行一句話,複利的威力才是最大的,而複利的後盾是時間,現在看來,時間算個P。標普已經超過了去年10月的指數,聯儲揮一揮衣袖,大家都淡定,就當這半年,什麼都沒發生好嗎?

央行放水是萬能的嗎

如果央行按下印鈔機的啟動鍵,經濟就可以自然地恢復,那經濟危機這個詞語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但是每個國家印鈔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俄羅斯在攻佔克里米亞之後導致全球制裁它,俄羅斯央行為了保住國內的房價,大量印鈔保住房價,但是盧布大幅貶值。對於工業程度不發達的俄羅斯人,雖然賬面財富沒有損失多少,但是由於進口商品變貴了很多,造成了嚴重地輸入性通貨膨脹。

日本在福島核電站爆炸之後,安倍經濟學的核心就是印鈔,但是日本是一個工業品非常發達的國家,印鈔之後導致貨幣貶值。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從2011年到2015年直接從75貶值到125,貶值幅度高達2/3。

直接提高了日本商品的競爭力,為何那麼多中國人跑到日本去搶馬桶,因為便宜啊!所以日本企業因為央行放水導致的貶值而使出口量大增,利潤也隨之改良。日經指數也在頹廢了20多年之後,重新走出了大牛市,從11年到18年,7年3倍。

而中國曾經經歷過兩次放水:第一次是08年的四萬億,這次放水直接導致了中國槓桿率的高企,造成了過度的無效產能。直到2016年實行供給側改革之後,中國才經歷了無效產能的出清。第二次是15年股災之後的大放水,導致中國的房價大幅上漲,讓居民槓桿率大幅提升,也讓製造型企業的利潤降低。如果不是17年迅速修正政策,堅持房住不炒,並在2018年主動去槓桿,我們將在貿易戰中將會更加被動。

所以如果經濟體是一個人,央行放水就類似於鍛鍊身體,俄羅斯這種就屬於只吃飯,不鍛鍊,表面體重沒區別,但外強中乾。日本這種屬於調理好營養餐也積極鍛鍊身體,最後效果明顯改善。中國這種屬於為了達成短期指標吃激素,短期有效果,但長期得償還,不過也未必帶來永久性傷害。那美聯儲這次的放水屬於哪種行為呢,屬於吃壯陽藥,而且是連續地吃。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反正最後大家都死了。美國現在就是這麼幹的,救市要錢,財政支出要錢,給企業紓困也要錢,財政部只能不停地發債。

而美聯儲在3.23日之後的角色,已經從最後的貸款人變成了最後的買家,所有發行的國債我照單全收。

央行買的債已經快超過財政部發的債的,也就是央行實際上已經喪失了獨立性,財政部你需要多少錢,央行我就給你印多少錢,美國的債務將完全被貨幣化。

這對於美元資產的信用是致命的,當一個主權國家的貨幣信用受到衝擊的時候,談資產價格是個非常荒謬的話題。

看看就好,別真的去採摘

美國的財政機構可以給失業員工工資,也可以給小企業救助計劃貸款,可以直接買債券,甚至在特殊的時候可以直接進場買股票。但是市場的走牛的根本性因素是企業的利潤,歷史上從來沒有成功而持久的人造牛市。

而現在的市場,超買的情況甚至比股災發生之前還要嚴重,在美國創下4周2200萬失業人口,3月份零售數據下降了創記錄的8.7%,工業產值下降了6.3%,而且所有的指向都顯示4月的數據會更差。

川普重啟經濟會造成疫情的大面積擴散,不重啟經濟會造成經濟的繼續衰退,這是一個病危了,只有有劇毒的血,你輸血還是不輸血的問題。

我們不要對抗美聯儲,但更不要對抗常識,熊市中的大反彈,從來都是帶刺的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