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若得一日閒 山中度千年

清源山以悠然靜謐的山林景緻

牢牢佔據著泉州人心中的C位

人們登高於此

是為了天湖上沁人的香茗與美味

登頂時遠眺古城壯麗與絢爛

然而許多人都未曾發現

山中鐫刻的石刻

卻為清源增添著韻味與空靈‍


清源山摩崖石刻之最有不少。‍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最多人拍照的石刻:


位於弘一法師舍利塔前的三塊石刻

其一為:悲欣交集。

旁刻:一法師最後遺墨,葉恭綽。

在此石刻的左邊,

有虞愚題寫的詩《留題弘一法師舍利塔》:

春滿花枝不可尋,清源山上柏森森。

懸知諸藝皆餘事,直契孤雲有本心。

東海學歸偏託缽,南山律廢賴傳音。

際天石塔巍峨在,依約曇光遠照臨。

其右是趙樸老的聯句:

千古江山留勝蹟,一林風月伴高僧。‍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桑蓮居藝術館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桑蓮居藝術館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面積最大的石刻:


“鳶飛魚躍”

位於清源山賜恩巖景區,

出自清代乾隆元年武狀元馬負書,

磅礴浩大,整幅面積達3.15平方米。‍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字體最奇的石刻:


“壽”

位於龜巖景點,形體字,

似大香爐,鐘鼎篆,

字跡古樸蒼勁、揮灑自如,

為福建“第一高壽”。‍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桑蓮居藝術館


清源山石刻之最遠遠不止如此,

清源山上石刻有五百餘方,

年代從宋至現代,內容極為廣泛,

書體則纂、隸、楷、行、草皆備。

清源山的十大石刻

清源山十大摩崖石刻


*

第一山

*


“第一山”石刻出自北宋書法四大家之一的米芾,

原石刻在江蘇南山,

當時的尚書李邴酷愛書畫,

便保存了這一墨跡。

李尚書隱居於泉州清源山時,

見清源山山川俊秀,

便把“第一山”也刻於碑在妙覺巖下。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清源山風景區


*

源頭活水

*


“源頭活水”石刻出自朱熹(宋)

言及朱熹,應是沒有人沒聽過的,

朱熹是影響中國深淵的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

曾稱泉州“此地古城佛國,滿街都是聖人。”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亦是朱熹所言,

“源頭活水”

便也是朱熹在清源山虎乳泉上刻下的。‍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清源山風景區

*

君恩山重

*


“君恩山重”由俞大猷(明)所刻,

大明王朝實行海禁政策,

常年受倭寇襲擾,

所幸有當時人稱“俞龍戚虎”的俞大猷與戚繼光共同拱衛海疆。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清源山風景區


在俞大猷年邁之時,

皇帝因體恤讓其安享晚年,

但一心為國為民的俞大猷放心不下大明的海防,

向皇帝請命再為大明效命,

皇帝恩准。

所以俞大猷在清源山刻石“君恩山重”,

不僅是感恩皇帝答應他請求,

也是對清源山的致謝。‍


*

一嘯臺

*


“一嘯臺”——詹仰庇(明)

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稅賦變革之一,

“一條鞭法”的推出,

使由賦役問題產生的階級矛盾暫時得到緩解,

大明王朝得以喘息。

而泉州人詹仰庇在南海極力推行“一條鞭法”,

進行賦役改革,簡化稅制。‍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清源山風景區


詹仰庇辭官回鄉後,隱居於清源山,

對大明頹勢有心無力心中憤懣的他,

曾多次對天地長嘯抒發,

因而留下“一嘯臺”表達他無力迴天的遺憾。

詹仰庇這一生憂國憂民,

奈何抵擋不住朝代更迭的洪流,

雖然如此,

他為人正直,高風亮節的品德,

受到泉州人民的愛戴,實屬賢官。‍


*

道教聖地

*


“道教聖地”石刻來自於張瑞圖(明),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剛登帝位,

便除去了明末巨大的毒瘤魏忠賢及其黨羽,

從此,大明王朝也迎來分崩離析的最後歲月。

明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張瑞圖,

因為魏忠賢撰寫多幅生祠碑文,

被崇禎皇帝罷黜歸鄉。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清源山風景區


罷官後的張瑞圖,

在泉州清源山遊山玩水之中,

於清源山留下了著名的“道教聖地”石刻,

“道教聖地”這四個字,

為清源山的道家文化作了最佳的註釋。

*

理海靜分明水月,山高咫尺神仙

*


“海靜分明水月,山高咫尺神仙”——施琅(清)

康熙二十年(1681年),

在李光地的極力推薦下,

施琅擔任福建水師提督,

終於可以回到故土,

開展自己謀劃已久的復臺大計。

此前,施琅權力被架空久居京城,

異常思念故鄉,對清源山念念不忘。‍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清源山風景區


為了表達對清源山的敬意,

也祈求早日統一臺灣,四海平靜,

施琅便書“海靜分明水月,山高咫尺神仙”於清源山上。‍


*

抗直敢言

*


“抗直敢言”——江春霖(清)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

監察御史陳慶鏞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給道光皇帝上了一道《申明刑賞疏》,

批評皇帝縱容投降賣國派。‍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清源山風景區


江春霖為陳慶鏞書“抗直敢言”石刻於清源山,

字跡古樸蒼勁、揮灑自如。‍


*

悲欣交集

*


“悲欣交集”弘一法師所刻

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

書法家、戲劇活動家,

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

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

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

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

是一位在近代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師,

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清源山風景區


臨終之際,留下遺墨“悲欣交集”,

後弘一法師舍利塔及塑像居於清源山。

“悲欣交集”也刻於石上,

大師慈愛的眼光永遠注視著泉州古城。‍


*

忠勤正直

*


黃宗漢“忠勤正直”摩崖石刻

上款 咸豐甲寅仲夏

下款 賜浙江巡撫黃宗漢

鐫於碧霄巖旁

旁附“清咸豐皇帝聖諭碑”碑文,

正是咸豐四年由文宗御筆親書、

大臣何紹基錄文、黃宗漢勒石而成的。‍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清源山風景區

*

出世清真

*



“出世清真”'為施世綸所刻。

位於一線天出口處,

施世綸勤政愛民,清白自持,

被譽為“天下第一清官”。

這四字筆力蒼勁,

雖為石刻卻如見其揮運之時。‍

和古人穿越時空的對話,清源山這十個地方你一定來過

圖片來源清源山風景區


清源山的石刻如珍珠般散落在各個角落,

滿山的文化和歷史,

還有許多的名人石刻待你發現,

歡迎下方留言,

說說看你所知道的清源山摩崖石刻!


▌如內容信息有誤,請以官方為準,並及時通知我們更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