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與隨想》摘錄


《往事與隨想》摘錄

《往事與隨想》是一部包括日記、書信、隨筆,政論和雜感的長篇回憶錄,成書於作者流亡期間,赫爾岑稱其為“歷史在一個偶然走上它的道路的人身上的反映”。全書共八卷,記述了從十二月黨人起義到巴黎公社前夕的半個世紀裡俄國和西歐的社會生活及革命事件,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描寫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把重大社會事件同作家個人的生活道路、思想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部“十九世紀的百科全書”,展現了俄國和西歐幾代知識分子的生活史和精神史。

在這部書中作者把他個人的生活事項同具有社會歷史意義的一些現象有機地結合起來了。在前四卷中展開了十九世紀上半葉俄國政治、社會、文化生活的景象。在這樣一幅寬廣的歷史畫面上活動著各式各樣的人物,從達官顯貴、各級官員、大小知識分子、各種藝術家到聽差、僕婢、農奴。作者善於用寥寥幾筆勾出一個人物,更擅長用尖銳無情的諷刺揭露腐敗的官僚機構和現實生活中的怪人怪事,從各方面來反映以鎮壓十二月黨人起家的尼古拉一世統治的黑暗恐怖的時代。他以堅定的信心和革命的熱情說明沙皇君主制度和農奴制度是俄國人民的死敵,它們必然走向滅亡。



1,他在經濟上受到文學包工頭的剝削,在精神上受到書報審查制度的摧殘,在彼得堡他的周圍很少志同道合的人,波羅的海氣候對摺磨他的疾病又有致命的危害,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變得愈來愈憤憤不平,容易動怒。他迴避生人,怕羞到閉門不出,有時幾個星期悶悶不樂,無所事事。於是編輯部一再寫條子來催稿,這位被奴役的文學家只得咬緊牙關,拿起了筆,寫出了那些憤激之情溢於言表的尖刻文章,那些使讀者心驚膽戰的起訴書。


2,但是大部分卻是鼠目寸光、毫無見識的空頭革命家。


3,沒有自然科學,現代人就沒有出路;不接受這種有益的營養,不對思想實行實事求是的嚴格訓練,不接觸我們周圍的生活,不承認客觀實際的獨立性,那麼在我們的靈魂深處,必然還保存著僧侶的隱修室,潛伏著神秘主義的種子,有朝一日它便會用愚昧的毒液侵蝕我們的全部理性。


4,為了廢話,人們以自我犧牲的精神忍受痛苦,為了廢話他們走向死亡,為了廢話他們互相殘殺。在永恆的憂慮、奔忙、窮困、驚慌、流汗和沒有休息沒有盡頭的勞動中,人甚至談不到什麼享樂。如果有一點閒暇,他便得趕快編織家庭的網,完全盲目地編織這張網,連自己也落進了網中,也把別人拖進了網中;如果他必須靠無休無止的苦役勞動來擺脫餓死的命運,那麼他就會開始對妻子、孩子和親屬進行最殘忍的迫害,或者自己受他們的迫害。這樣,人們在父愛的名義下,在嫉妒的名義下,在婚姻的名義下,互相迫害,編結仇恨的、神聖的紐帶。在這種情況下,人什麼時候才能清醒?除非走出了家庭,走進了墳墓,喪失了一切,既沒有精力,也沒有新鮮的思想,只要求安息的時候。


5,遠離鬧市的地方和優美的大自然,可以發生驚人的醫療作用。


6,我不明白,為什麼青年的友誼不能像初戀那樣,獨佔回憶的天地。初戀之所以馨香可愛,正在於它忘卻了性的差別,在於它是一種熱烈的友誼。青年間的友誼,就其本身而言,便具有愛情的全部熾烈性和它的一切特點:那種不敢用言語吐露感情的羞澀感,那種對自己的不信任,那種無條件的忠誠,那種離別時的悽惻惆悵,那種充滿嫉妒的獨佔欲。


7,生活的最終目的是生活本身


8,出於集群的天性,人們往往做他們根本不想做、而別人都在做的事


9,海洋的洶湧澎湃也是可怕的,但是一旦人們瞭解它的起伏不定並無目標,他們就可以自己決定行蹤,靠自己的力量橫渡海洋了。


10,對於僕人,在小酒館喝茶有不同的意義。在家中,對他來說,茶不是茶;一切都使他想起他是僕人。在家中,他住的骯髒的下房,他必須自己煮茶飲,他用的是斷了柄的茶杯,而且主人隨時可能按鈴召喚。在小酒館裡,他自由自在,他便是主人,茶室是為他開設的,燈是為他點的,夥計為他托盤送茶,茶碗閃閃發亮,茶壺熠熠生光,他可以支使別人,而不是被別人支使,也可以逍遙自在的喝茶,給自己叫一客愛吃的黑鹹魚子醬或大餡餅配茶。


11,大學不應該是科學教育的終點;它的責任是使一個人能夠用自己的腿繼續走路,是提出問題,啟發思考。何況使大學生得到發展的主要不是講義和教授,而是年輕人之間的接觸,思想的交流,學習的切磋。。。


12,按照道德概念,按照行業的主要特徵,把人分門別類,貼上標籤,不加區分,一律看待,這是世界上最沒見識、最不人道的事。名稱是個可怕的東西。讓保爾裡希特爾說得很對:孩子撒了謊,應該警告他這是做壞事,告訴他,他騙了人,可不要說他是騙子。您把他定義為騙子,這就使他喪失了精神上的自信心。我們聽到“這人是兇手”,馬上會想起暗藏的匕首,野蠻的相貌和陰謀詭計,彷彿殺人是他的本行和職業,實際上這人一生只偶爾殺過一個人。不可能既是暗探,既是拿別人的墮落作交易的奸細,又是正人君子,但可能既是憲兵軍官,又沒有完全喪失人的尊嚴,正如在“腐敗的社會”造成的不幸的犧牲者身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溫柔的性格,慈祥的心靈,甚至光明磊落的行為。

有人不能、不願或不肯費力跨過名稱前進一步,透過罪行,透過紊亂的假象,看清事實,卻採取清高的迴避態度,或者粗暴的否定態度,這種人我是討厭的。這樣做的通常是脫離現實、不切實際的人,自私自利的人,高尚得令人作嘔的人,否則就是那種還沒有暴露,或者還沒有必要公開撕下假面具的卑鄙無恥之徒,這種人在骯髒的底層正如魚得水,不像別人是失足掉下去的。


13,人是殘酷的,只有歷經坎坷才能變得溫馴;孩子殘酷,因為他年幼無知;青年殘酷,因為他以純潔自豪;神父殘酷,因為他以聖徒自居;學究殘酷,因為他自負是飽學之士--我們全都鐵面無情,每當自恃有理的時候,更是寸步不讓。人心融解和變軟,通常是在遍體鱗傷之後,在翅膀灼傷之後,在意識到自己的沒落之後,在令人毛骨悚然的發現之後--當他獨自一人,沒有旁觀者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是多麼軟弱而渺小。心變得溫厚了,於是他一邊揩乾驚懼和羞愧的汗珠,怕人看見,一邊為自己尋找辯解的理由,但找到的卻是別人的理由。


14,沒有均衡就沒有真正的婚姻。妻子對丈夫從事的一切一竅不通,毫無興趣,也無從關心,這樣的妻子只是情婦,女管家,保姆。


15,思想的正確不在於它獲得了多數票,而在於它本身合乎邏輯,符合規律。

力量並不以認識的清醒作為必要條件,相反,越是缺乏理性,越難以制服,越是喪失了清醒的意識,越是可怕。對神經錯亂的個人,可以逃避,對一群瘋狂的狼就較難抵禦,而在沒有理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只能束手待斃。


16,然而除了打炮,還有一種樂趣是我始終不變的,這就是對鄉村晚景的愛好。


17,在卑鄙齷齪、沉悶窒息、沒有出路的環境中,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人是不多的。有時精神負擔不了,有時身體遭到了摧殘。


18,人所犯的極大罪惡之一,是將道德責任卸下自己的肩膀而轉嫁給一個無可預測的未來秩序——以對某種遙遠烏托邦的信仰,來洗滌其巨惡大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