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乞丐留下一首絕筆詩,氣勢雄渾,比起名流之作也毫不遜色!

一個奇寒無比的早晨,一位拾糞老人在路邊發現一位凍死的乞丐,隨即通報了官府,官府的人在處理乞丐屍體時,在乞丐身上發現了一篇絕筆詩作,名曰《

絕命詩》,詩云:

無名乞丐留下一首絕筆詩,氣勢雄渾,比起名流之作也毫不遜色!

賦性生來是野流,手持竹杖過通州。

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

兩腳踏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

而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未休。


州官讀完詩文之後,感慨這乞丐的才華,出於敬佩,將其厚葬,而那首詩,一時間被文人爭相傳看,流傳甚廣,成為舉世皆知的名作。

一個寒夜中死去一個無名乞丐,在那個年代,並不稀奇。若非這一首詩,也許人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世界上曾經有過這麼一個人。

無名乞丐留下一首絕筆詩,氣勢雄渾,比起名流之作也毫不遜色!

江湖之上,不乏豪傑;鬧市之中,幾多英雄。讀這首詩,一股豪放、狂傲的氣息撲面而來,很難想象這是一首乞丐所做,如此才華橫溢,卻流落街頭,以乞討為生,令人悲嘆。

無名乞丐留下一首絕筆詩,氣勢雄渾,比起名流之作也毫不遜色!

從詩中來看,這位乞丐出身寒門,地位卑賤,但為人疏狂,率性而行;

他一生落魄,靠賣藝乞食為生,“

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便是這種生活的生動寫照,字裡行間充滿了無奈和辛酸。

無名乞丐留下一首絕筆詩,氣勢雄渾,比起名流之作也毫不遜色!

由於他長期漂泊無定,因而走遍大江南北,兩隻腳把塵世路都踏翻了,那麼旅途之奔波勞累自不待言;

他又是一個有良知的讀書人,有著憂國憂民的精神,悲天憫人的情懷,因而他每至一處看見有百姓受苦時,便會為之愁苦擔憂。挺起雙肩,把古今的愁恨都挑了起來,這是怎樣的悲憫者!

無名乞丐留下一首絕筆詩,氣勢雄渾,比起名流之作也毫不遜色!

這一句“一肩擔盡古今愁”,不由得會對這位詩丐肅然起敬。

最後作者說自己早已不再接受嗟來之食,那些村犬何必還要向“我”亂吠不止呢?這裡顯然是有深意的。正當詩人淪落之際,周圍那些庸俗之人無不對他冷嘲熱諷,就連村犬都要倚勢狂吠,人情之冷暖、世態之炎涼可見一斑。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從最後兩句我們也可以看出詩人耿介的性格和傲岸的情操。

無名乞丐留下一首絕筆詩,氣勢雄渾,比起名流之作也毫不遜色!

古人說,詩如其人。又說,歌以言志。絕筆詩,寫於死生俯仰之間,勢急而情真。既不可能精心構思、反覆推敲,也沒有奉旨填詞那樣的委屈,或者應酬唱和那樣的矯揉造作,真正直抒胸臆,觸及靈魂。

此絕命詩,前半部分頗有柳永瀟灑飄柔之清風,後半部分卻筆鋒陡轉,氣吞山河,頗有“大江東去”的豪放之風。即便和那些流傳千古的名人墨客的絕筆詩相較,也不遜色,為冠絕天下之作的豪放之風。即便和那些流傳千古的名人墨客的絕筆詩相較,也不遜色,為冠絕天下之作!


您對這首詩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