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缺有錢人移民,但缺會“賺錢”的移民


美國不缺有錢人移民,但缺會“賺錢”的移民


之前寫了L1簽證,留了一個小尾巴——

L1簽證轉美國綠卡。

今天寫這個。

另,這週六,我邀請了美國當地的執業律師來做一個關於跨國企業高管移民的直播。

在最受歡迎的EB5投資移民等待期“遙遙無期”之後,

通過L1A轉EB1C獲得美國綠卡,成為了很多人移民美國的新選擇。

1、

移民美國,除了和美國人結婚、政治binan、親屬移民,

主流的方式是五種職業類型的移民方式,Employment Based(EB類),

2016年之前,EB5投資移民最受歡迎。

因為簡單,基本上投了錢(50萬美元,11月21日起將升至90萬美元),就能獲得綠卡。

但因為美國移民的排期制度,

按照專家的估算,EB5投資移民差不多得16.5年才能拿到綠卡,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現在基本上很少人去做這個了。

而從前並不主流的EB1C,變得受歡迎起來。

EB1類型的綠卡,配額比EB5綠卡多了3倍,每年有4萬張。

所以,EB1的排期比可能長達16.5年的EB5短得多,

悲觀情況下,EB1C獲批後,5年左右拿到綠卡,樂觀情況下,3年左右就可以。

而在等排期的階段,申請人可以拿L1A身份提前登陸美國,也可以在國內等綠卡,靈活性很強。

2、

L1A叫跨國高管工作簽證,EB1C叫跨國高管綠卡,名稱也是上一脈相承。

它倆最大的區別在一個地方——

作為工作簽證,申請人自身滿足條件、公司滿足條件就可以申請,

而EB1C綠卡,移民局要求,申請人所運營的境外公司必須實際運營了1年以上,才可以申請。

所以,申請人如果想立刻直接赴美,可以先申請L1A,登陸美國,滿了1年後,再轉EB1C,

如果移民局批覆了申請,等待排期的過程中,還可以續簽L1A,接著在美國境內等綠卡。

如果不想這麼早登陸,也可以等這個生意運營1年以後,直接向移民局申請EB1C,並選擇是否以L1A身份赴美。

但需要著重提醒的是,

L1A的申請和續簽,以及EB1C的申請,在我聽過的很多案例裡,沒有太大的差別,具體可參考上一篇文章。

不過,實際操作中,移民局的尺度是有差別的。

L1A只是一個工作簽證,移民局的審核方面不會那麼嚴格,

而EB1C則是永居綠卡,所以移民局在審核上,是更嚴格的。

所以,不論是L1A轉EB1C,或者直接申請EB1C,對境外這家公司的運營,是有比L1A有更苛刻要求的。

關於這一點,這週六的直播,律師會從專業的角度講講L1A成功轉成EB1C的案例,其中的一些重點和坑。

3、

上週的文章加上本文前面這部分,是L1A和EB1C的介紹。

如果是國內的私營企業主、私營企業股東、大公司的高管,想以“跨國高管身份”移民美國,大概是這麼個操作,實操起來不算簡單。

所以,也具體講講通過移民機構怎麼做這件事。

最簡單的方式——

移民機構打包現成的生意提供給符合條件的申請人,

提供商業計劃書,真實的運營、流水、員工工資等等移民局所需要的申請資料。

市面上這樣的打包價格一般50萬美金起。

律師講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從現實角度看,如果只是單一加盟一家店,

這樣的“材料”,通過移民局的審批,還是有點薄弱的。

原因在於僅做一個加盟店,萬里迢迢從中國招一個高管,這個邏輯有點說不過去。

相對來說,成功率更高一點的做法是,

做一個公司架構——

比如開設一個美國公司,由該申請人控股,擔任高管,

由該公司下設幾家不同業務的分公司,這種方式對於移民局更有說服力。

美國不缺有錢人移民,但缺會“賺錢”的移民


關於企業架構,移民局審核標準這一塊,還是更專業的律師來講會比較合適。

總結一下EB1C。

現階段,美國移民這條路,大體都很難了。

比如之前說過的EB1A,對申請人有不低的要求,

EB5不僅排期久,而且投資額馬上要翻接近一倍。

雖然這麼難,但美國還是很多人首選的移民目的地(這一條因人而異,不涉及民族情緒)。

EB1C算是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

對申請人硬性條件要求低(如學歷,英文),但對所開設的公司要求頗高。

拿到綠卡的速度,相對比較快,還能以L1A提前登陸美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一下美國專業移民律師的講座,

由於時差的原因,把直播的時間定在了週六上午11點,限時免費,

相信還是有不少乾貨,值得一聽的。

美國不缺有錢人移民,但缺會“賺錢”的移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