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撫區」新撫記憶:糧棧街的變遷

新撫區萬達地區高樓林立,商業繁茂,如今已經成為新撫中央商貿集聚區的一個重要標誌,而這裡曾經還有一個撫順人耳熟能詳的名字——糧棧街。從古老的街道到繁華的街區,糧棧街經歷了時間的更迭和歷史的變遷,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城市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樣也賦予了糧棧街時代的印記。

「新撫區」新撫記憶:糧棧街的變遷

糧棧街改造後現狀

7月18日,談起糧棧街的發展變遷,勾起了新撫區站前街道萬達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們的回憶。“糧棧街在撫順歷史上形成於十九世紀初,當時日俄侵略者為了掠奪撫順煤炭資源,在撫順中心地區修建鐵路運輸貨物,火車站北部發展成為運輸糧食、木材等貨物的集散地,因該處有幾家較大的糧棧,這個地方便被百姓稱為糧棧街,形成了一條古樸而繁忙的街道。”萬達社區70歲居民王國恩說,他在這個地區生活多年,也見證了糧棧街的變遷。

「新撫區」新撫記憶:糧棧街的變遷

糧棧街拆遷改造老照片

王國恩說,70年代時,糧棧街交通極不便利,只有東西兩個出口,相距2、3裡地,整個街區都是一層土瓦房,很矮很低,兩條馬路還是明清時期鋪設的料石馬路,凸凹不平,過往的都是馬車,街上沒有路燈,沒有人行路。家裡沒有自來水,一個大院裡幾戶人家公用一個露天水龍頭,廁所也是公共的,家家都是燒煤,每天生活垃圾靠人工手推車推走,總體生活環境較差。

「新撫區」新撫記憶:糧棧街的變遷

糧棧街拆遷改造老照片

社區書記王玲玲說:“大概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糧棧街地區經歷了第一次改造,原來的平房改造成樓房,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居民生活有了好轉,但是當時的紅磚樓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顯得破舊不堪,直至2010年糧棧街地區經歷了第二次動遷改造。”

「新撫區」新撫記憶:糧棧街的變遷

糧棧街拆遷改造老照片

“看看現在的糧棧街,高樓拔地而起,整齊便利的南北馬路寬敞明亮,路旁綠樹成蔭,小區內花草茂盛,住宅樓內設施齊全,冬暖夏涼,交通便利,回遷後居住環境大變樣,城市的發展讓每一個生活在這裡的人感到幸福、舒心。”居民王恩國說。2015年,原來住在糧棧街的居民陸續回遷,看到新的環境讓居民們欣喜萬分。

「新撫區」新撫記憶:糧棧街的變遷

糧棧街拆遷改造老照片

當初的糧棧街已經煥然一新,隨著萬達商圈的發展,“萬達”替代了“糧棧街”,人們漸漸地很少提起糧棧街這個名字,但是卻不會忘記歷史的車輪在這條街道上碾過的痕跡,這是時代發展的見證,是改革開放的喜悅成果,我們回望這段歷史為了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新撫區」新撫記憶:糧棧街的變遷

糧棧街改造後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