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嘯虎談小米美團:二級市場關燈吃麵 一級市場含淚敲鐘

“去年在二級市場“關燈吃麵”之後,一級市場也出來一個詞,“含淚敲鐘”,虧損也要去敲鐘。”

金沙江創投創始人朱嘯虎在最近的一場演講中,分享了對於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最新思考。同時認為,小米、美團的估值接下來會受到比較嚴峻的考驗。

“美團、小米肯定是好公司,但是不是值500億美金的估值?在500億美金的估值基礎上還能漲多少倍?肯定不可能像亞馬遜、微軟以後上市還能漲1000倍,這是不現實的,可能漲20%就是天花板了。”

“互聯網第一個週期是PC互聯網,最近是非常典型的移動互聯網。未來,企業服務、產業互聯網會是非常明顯的新週期。”

朱嘯虎被稱為“獨角獸捕手”,一直專注於互聯網企業的早期和天使投資。在福布斯雜誌發佈的2018年全球最佳創投人榜排行榜中,朱嘯虎位列前50名。

朱嘯虎談小米美團:二級市場關燈吃麵 一級市場含淚敲鐘

穿越週期的互聯網價值投資


去年11月份,有關機構公佈了一組數據,中國互聯網經濟為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貢獻了將近33%。

另外一組數據:中國互聯網經濟增長20%,相乘差不多正好是整個中國GDP6.5%的增長,其他行業可能是零增速,甚至可能是負的,互聯網經濟對整體經濟的貢獻非常大。

二級市場關燈吃麵 一級市場含淚敲鐘

中國的風險投資相對還比較年輕。十年前我們剛開始做風險投資的時候,中國的風險投資沒有多少基金,每年投資的項目也就200家,投資金額也很少。而2018年,中國和美國都超過了1000億美金,這個數字背後有很多東西值得體味。

第一,中國每年吸收的外資差不多在1500億美金。中國去年風投至少500億。

這些年風投一直維持1/3強以上,去年中國最大的是螞蟻金服140億美金的融資。美國最大的一筆投資是菸草公司投資電子煙公司,超過170億美金。

第二,這個金額超出了可以容納的金額。2018年是美國過去10年中第二大的退出年份,全行業收回來800億美金,但全行業投出去1200億,全行業還是虧損的。

中國也是一樣,去年可能是中國過去10年IPO最大的年份,互聯網企業在香港、美國上市的公司非常多,但這些公司市值加在一起也差不多是 1200億美金,一級市場的私募基金投資人,80%都佔不到。

上市公司一般給公開市場的投資者15%以上,創業者至少20%以上,私募資金佔比不到70%,1200億*70%,也就800億美金,全年投資1000億美金,全行業同樣是虧損的。好一點是美國前後投資55開,而我們37。

去年,差不多70%的互聯網公司上市都是破發的,50%的最後一輪投資者虧錢,20%的最後第二輪投資者也虧錢。

如某港股上市公司,400億市值美金,每天成交量3000萬到5000萬美金。你說解禁後怎麼賣?如果投資人賣的話,可能股價還要往下走。真正考驗這些公司估值的時間到了。

互聯網投資短週期和長週期


中國互聯網有非常明顯的週期,週期很短,中國互聯網差不多從1998年開始,到現在有20年曆史。

基本上,每3,4年就是一個週期。每個週期的主題都不一樣,早一點是2000年左右的門戶網站,如新浪、網易、搜狐等

騰訊在第二個週期上市,當年馬化騰差點20多億就把騰訊賣掉了。當年騰訊有很多用戶,但沒有商業模式,後來是靠彩信、彩鈴,彩圖賺了錢。而今天它是全世界最大的網絡遊戲公司,全世界最大的視頻公司,全世界最大的音樂公司。

今天沒人還會去投電商公司、視頻公司,都轉到新的主題去了。只要一過週期,再融資幾乎不可能。

前面講的是短週期,長週期來其實就是(消費)移動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

美國VC在過去幾年從企業互聯網上賺的錢超過了消費互聯網。雖然Facebook,Uber,Twitter都非常成功。但美國在企業服務上有非常多成功的公司,可能大家不知道,他們大多市值在幾十億美金,解決的問題都非常小,估值也不高,但是都非常賺錢,可以說他們都是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

中國VC在企業服務上賺的錢要超過消費互聯網,估計還是有難度。但未來可期。

你們可發現最近兩年:

第一,中國一線員工的工資漲得非常高。

第二,現在的軟件都包含人工智能模塊,它能創造的價值更多,包括了大數據,包含評分系統,創新價值更大。

以前企業服務市場確實發展得很慢,最近幾年,好公司的營收增長都是3到5倍,只要能持續5年以後,這一部分的體量會非常大。

互聯網仍然需要下沉滲透


現在非常多的互聯網應用,不僅在一二線城市,在三四線城市,甚至已經是進入農村市場,你能想到的地方都已經慢慢滲透下去了。

今天我們在移動支付上成交的金額數還是美國的大幾十倍。五年以後,我相信中國在人工智能的應用上同樣會遠超過美國。

相反歐洲,數據保護太嚴重,嚴重製約了企業的創新。而我們應用這非常廣泛,如人臉識別登機安檢,機器人呼叫中心---,信息採集、傳輸、處理、決策在慢慢智能化,這些不是未來,而是正在發生,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席捲神州。

現在中國確實還是比美國落後十到二十年,但超過他們也就十年、二十年的事。

我覺得有幾個數據可以分享一下。

第一,中國的專利數遠遠超過美國,現在是世界第一。

第二,中國的研發費用也是全世界第二,特別呈巨頭加速,小弟跟風之勢。

第三,中國的文獻的引用數是全球第一,這就是認可度和含金量。

過去十幾年,中國的互聯網基本很多都是純做互聯網,像視頻、音樂、文學、遊戲基本都是純粹的互聯網。

今天的互聯網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當中去了,從課堂到產線,從機場到海關,從餐廳到銀行,從執行到分析,從採集到決策。全域覆蓋,全流程運行。

理解監管邏輯非常重要


去年一二級市場有很多黑天鵝,部分來自監管政策,比如說互聯網金融,教育。

在中國理解監管邏輯非常重要。為什麼我們沒有投資P2P?銀行之前做過類似的校園貸,央行叫停銀行在校園發信用卡之後,校園貸才起來。校園貸做大之後,央行會不會叫停呢?我覺得監管邏輯是一樣的,還是有脈絡可循的。

最近電子煙非常火。美國電子煙為什麼最近一兩年火,過去十年沒有受到關注?因為電子煙比較淡,老菸民嘗試過不習慣,現在是年輕人比較喜歡。同樣在中國,你可以想象的到,監管會非常快的跟上。

二級市場投資很難,因為價值增長在一級市場已實現

納斯達克的成功在哪?

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公司在市值很小的時候上市了,亞馬遜上納斯達克的時候才10億美金,微軟上市的時候才5億美金。這些企業上市以後市值增長了1000倍。

今天聰明人太多了,大家都知道要賺企業價值增長的錢。而抓住企業價值,最好的是在一級市場的時候就投進去,這是過去十年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今天的二級市場,投資難度肯定比以前要大很多,高瓴為什麼能取得成功?高瓴在騰訊市值很小的時候就投資了,一直拿著。騰訊剛上市的時候才6億美金,今天市值3萬多億,這是最好的價值增長的機會。

今天很多企業的價值增長,很大部分都在一級市場實現。去年這麼多公司上市,70%以上都破發,因為價值增長都在一級市場已經實現了。

像美團、小米肯定是好公司,但是不是值500億美金的估值?在500億美金的估值基礎上還能漲多少倍?肯定不可能像亞馬遜、微軟以後上市還能漲1000倍,這是不現實的,可能漲20%就是天花板了。

對於科創板,企業的估值同樣有這樣的挑戰。今天的企業估值增長在一級市場上已經完全實現了,證監會要求投行以資本金認購2%到5%,實際上是好政策,這樣還能發現一些優質、價格比較合適的股票。

互聯網企業的融資金額也越來越大了,滴滴累計融資差不多已經150億美金,美團上市前也差不多融資將近100億美金,實際上是大幅降低了資本效率。

雖然從早期投資角度,後期資金都是接盤俠,但我不鼓勵也並不希望這麼多資金湧入一級市場。

我們看一個指標,企業估值除以它的累計融資金額。

互聯網企業的資本效率比較高的,在以前可以做到1:10。企業估值比上累計投資金額能達到10倍以上,這是效率比較高的。

現在我們不指望1:10,1:5就已經很好了,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在1:3,對早期投資來說,這都是在稀釋我們的股權,

當年我們投資餓了麼,最早是在交大的兩個校區,只有兩個畢業生,我們A輪投了100萬美金,佔了37%的股份,最後95億美金賣給了阿里巴巴,股份5%不到,從37%稀釋到5%,最後打仗燒錢,補貼都是來自早期投資人的錢。

謝謝大家。


【原創/來源 微信公眾號:數據研究局(ID:dataandtrut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