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應對寶寶發高燒?

用戶105335573643


寶媽每天陪伴寶寶的成長,是寶寶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不僅在情感方面很重要,還是寶寶的最佳監護人,要時刻負責寶寶的安全和健康。但是有很多寶媽都是初為人母,沒有太多經驗,那寶寶突然發高燒怎麼辦?

1.檢查病因

寶寶不會莫名其妙的發高燒,突然發高燒一定是身體某方面出現了疾病,寶媽需要做的是帶著寶寶到醫院進行檢查,排查發燒的原因。千萬不要著急喂藥,避免掩蓋病情,導致寶寶的健康被耽誤。

2.退燒藥

如果寶寶的體溫很長時間不退,那寶媽就要趕緊給寶寶喂藥降溫了。避免體溫持續升高,引發其它的併發症。但是退燒藥是不能隨意喂的,要諮詢醫生,請醫生開具藥方,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的用藥安全。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件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嘿呦喂哦


此時家長要密切關注寶寶的精神狀態,並且重點關注寶寶有無脫水的表現,比如嘴周皮膚黏膜乾燥,哭時淚少,精神異常煩躁,尿量減少等表現,家長可以去藥店把補液鹽III買回來備著,必要時按照說明書使用。

發燒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寶寶體溫超過38.5,同時出現精神狀態不佳時才需要用退燒藥,給退熱藥的目的不在於降體溫,而是讓孩子感覺舒服。(理論上如果寶寶的體溫超過38.5,但精神狀態,食慾,活動都正常的話,這時不需要吃退熱藥)其次,家長要知道,身體的許多免疫反應只有通過發燒才會被啟動,這對嬰兒以後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很多家長在寶寶第一次發燒的時候就特別緊張,其實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寶寶開始第一次啟動免疫系統了。

發燒是身體對抗疾病,也是奠定健康基礎的高效反應。在發燒時,立即用藥物退燒或服用抗生素可以說是幫倒忙,反而阻斷了生命體本身在發燒時所啟動的防禦機制。因此只有在身體自己無法對抗病菌併產生不良症狀時,才需要採用藥物。而且對於常見的病毒引起的發燒而言,抗生素並沒有用。

另外發燒也不會燒壞腦,這是一種誤解,燒壞腦子的真正原因是腦炎,發燒是腦炎的一個症狀。退熱藥有效時間一般也就是3-4個小時左右,所以體溫有回升屬於正常,發燒原因很多,有些小朋友打完疫苗會發燒、長牙的時候會發燒、穿太多捂熱了也會發燒,這些發燒都不需要擔心。真正需要擔心的是下面幾種情況,需要立即就醫:

1. 三個月內嬰兒發熱;

2. 發熱持續超過5天;

3. 發熱體溫>40°;

4. 兒童精神狀況明顯惡化,嘔吐或腹瀉、沒有食慾不愛玩耍沒有精神有尿不溼少於三塊或者 8-12小時沒有大便有脫水症狀;

5. 注射疫苗後體溫>39°且持續超過24小時;

6. 出現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特殊症狀.

家庭護理注意事項:

1、發燒時別“捂”孩子,這樣會阻止身體散熱,並可導致體溫上升。確保孩子的臥室溫度適中,少穿蓋。

2、禁止使用酒精或冰袋/冷水澡(會導致冷戰,反而讓體溫上升),其實最新指南也不再推薦使用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確有助於體溫下降,但會增大孩子的不適感,會讓其他身體部位感到不暢。比方說給孩子枕冰枕、貼冰毛巾,不僅不能降溫,甚至會引起孩子寒顫,所以物理降溫已經被逐漸淘汰了。

3、提供大量的液體以免脫水,因為發燒讓小朋友比平時容易丟失液體。白開水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孩子有嘔吐或腹瀉,請諮詢醫生是否需要補充兒童專用的電解質飲料。所以孩子精神狀態好的話,可以繼續在家觀察 按照以上方法護理。

4.病毒也可能會侵襲消化道,寶寶可能會出現大便性狀或者次數的改變,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會自愈,正常餵養,如果寶寶已經加輔食了,輔食的性狀以稀飯,湯類的為主,水果也不錯,只要寶寶想吃,儘量保證液體量的攝入,利於恢復。


兒科醫生鮑秀蘭


寶寶出現發燒情況是讓很多家長擔心的,發燒會使人體內水分蒸發、鹽分丟失、熱量消耗等,因此,正確的護理對寶寶是很重要的,下面介紹下寶寶發燒的護理方法。

1、孩子發燒,別急著降溫

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鐘,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

2、細菌或病毒,兩類感染用藥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細菌與病毒是造成寶寶受到感染的最常見致病源,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發燒,處理辦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準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銀花等。病毒感染的發熱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行下降,切不可因為發燒就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藥都一股腦用上。

3、寶寶發燒,藥別混著吃

是否給孩子吃退燒藥,需要權衡一番利弊。藥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藥品。在一般情況下,藥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我們建議: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藥。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藥。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藥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藥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藥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藥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藥,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4、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

除了藥物退燒,運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溫或溫水擦浴三種辦法,那麼,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


李海奇19970811


小孩子小時候發燒現象很常見,很多原因會導致發燒,寶寶的免疫系統不成熟,無法抵禦疾病的入侵,寶寶的免疫系統和疾病對抗,就會產生髮燒的現象。

寶寶在6個月之前是不易生病的,因為來自母體的抗體會保護寶寶一段時間,等到6個月之後,來自母體的抗體會漸漸消失,寶寶需要建立自身的免疫力,所以6個月後的寶寶會比較容易生病。

正常體溫:36.5°~37.2°

低熱體溫:37.2°~38°

高熱體溫:38.5°以上

寶寶發熱只是症狀的提現,引起寶寶發熱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有3種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常見於出水痘、皰疹、手足口病以及流感病毒等疾病。

2、細菌感染

當寶寶沒有注意衛生,吃了不乾淨的食物,吃東西前沒有洗手,或者在衛生環境差的地方玩耍,導致了細菌感染。

3、炎症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童好發疾病,當寶寶出現鼻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等都會引起發燒症狀。

寶寶發熱時首先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很好,和平常一樣,活蹦亂跳的,那麼家長不用太擔心。如果寶寶狀態很差,無精打采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儘快帶寶寶去看醫生。

寶寶發燒時身體是很難受的,如何應對寶寶發燒的情況?

1、物理降溫

①多喝水:發燒時身體的水份流失很快,要儘快補水,喝水能排除病毒,有助於退燒。

②少穿少捂: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發燒時,給孩子多穿點,捂出汗就會好,這是不對的,越捂寶寶越熱,嚴重是會發生高熱驚厥,所以寶寶發燒時最主要的是散熱,讓寶寶少穿點衣服,衣服釦子解開等。

③貼退燒貼:據說退燒貼貼額頭上能防止腦子被燒壞,其實發燒燒壞腦子的幾率很小,退熱貼褪熱的效果一般,只不過是家長的心理作用。

④擦身體:用毛巾沾溫水給寶寶擦拭身體,擦寶寶的手腳、腋窩、前胸後背等。

溫馨提示:不要採取酒精擦拭的方法來降溫,寶寶皮膚嫩,容易造成皮膚損傷,可能還會引起酒精過敏等不良反應。

2、吃退燒藥

當寶寶體溫達到38.5°以上(不是硬性規定,主要觀察寶寶狀態,必要時給與服用退燒藥),若物理降溫效果不大時,需要給寶寶吃退燒藥(退燒藥不能隨意亂吃,要遵醫囑)。

3、推拿

中醫推拿手法對於小兒發熱有輔助作用,家長可以嘗試一下。

最後:當寶寶出現發熱現象,家長先不著急,適當的發燒能夠增強寶寶的免疫力,鑄造寶寶的免疫系統,正確對待寶寶發熱,寶寶還小,要及時看醫生,不要私自用藥,遵醫囑。


串串鈴鐺育寶貝


如果發燒,馬上貼退熱貼,然後量體溫,如果超過38.5度,就喂退燒藥。吃了退燒藥後,用溫開水擦拭身體,主要是擦拭脖子,前心,後背,腋下,大腿根,以及胳膊和腿關節處,當然,用溫開水泡腳,效果也很好。有時候,氣候適宜的話,洗個溫水澡也是降溫的好方法。搽拭身體的同時,也要少量多次的喂溫開水,多喝水,把體內的毒素排除,補充身體但是,如果寶寶因為發燒出現精神不振,抽搐,以及滷門腫起的情況,反覆高燒,就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本尊姓李名小龍


寶寶出現發燒情況是讓很多家長擔心的,發燒會使人體內水分蒸發、鹽分丟失、熱量消耗等,因此,正確的護理對寶寶是很重要的,下面介紹下寶寶發燒的護理方法。

1、孩子發燒,別急著降溫

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鐘,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

2、細菌或病毒,兩類感染用藥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細菌與病毒是造成寶寶受到感染的最常見致病源,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發燒,處理辦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準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銀花等。病毒感染的發熱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行下降,切不可因為發燒就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藥都一股腦用上。

3、寶寶發燒,藥別混著吃

是否給孩子吃退燒藥,需要權衡一番利弊。藥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藥品。在一般情況下,藥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我們建議: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藥。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藥。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藥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藥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藥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藥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藥,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4、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

除了藥物退燒,運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溫或溫水擦浴三種辦法,那麼,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刺激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

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常採用的。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

溫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為什麼呢?當病源侵入人體後,體溫都要升到一個相應的溫度,這就是設定溫度。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因為設定溫度若不改變,散熱的同時,身體仍然會發動產熱作用來達到目標體溫。這時用冷水給孩子擦澡,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不但無效,反而讓孩子發抖寒戰,非常痛苦,所以必須先用退燒藥物,降低設定溫度,這時再輔助物理散熱,體溫才會真正降下來。

5、多穿點還是少穿點?

寶寶發燒後,常常有一個問題讓家長猶豫不決:究竟發燒時應該多穿衣服免得發抖,還是脫掉衣服幫助散熱?其實,加減衣服要配合發燒的過程。當設定溫度提高、體溫開始上升時,孩子會覺得冷,此時應添加長袖透氣的薄衫,同時可以給予退燒藥。服藥半小時之後,藥效開始發揮,設定溫度被調低了,身體開始散熱反應,孩子會冒汗感覺熱,此時就應減少衣物,或者採用溫水拭浴幫助退燒。

6、孩子發燒時不可多吃雞蛋

孩子發燒後,通常都會出現食慾不佳的現象,這時候應該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如奶類、藕粉、少油的菜湯等。等體溫下降,食慾好轉,可改為半流質,如肉末菜粥、麵條、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餚。另外,要多喝溫開水,增加體內組織的水分,這對體溫具有穩定作用,可避免體溫再度快速升高。

當孩子發燒時,許多家長覺得應該補充營養,就給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雞蛋,實際上這不但不能降低體溫,反而使體內熱量增加,促使嬰兒的體溫升高,不利於患兒早日康復。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如果家裡沒有退燒藥,也不方便看醫生的話給你推薦一個土辦法:

1.在鍋裡煮幾雞蛋,切幾片姜放裡面

2.正常煮熟就可以,煮破皮的不用可以吃掉別浪費。

3.煮熟之後先取出一個,(注意鍋裡的雞蛋別讓它涼了可以保溫)。稍微放一下,拿在手裡的溫度稍微熱一點,但能接受。

4.皮剝掉,在額頭,背上滾雞蛋(注意溫度不能燙著,雞蛋也不能涼)

5.雞蛋用完感覺不熱了,就再從鍋裡撈一個繼續滾

我也不知道什麼原理,小時候大人給我用過,可以試試。我是海峰,希望能夠對你家寶寶有所幫助,謝謝!喜歡海峰可以給個愛心點點關注。


燃燒vlog


🌡🌡發燒

38°左右的發燒基本不影響寶寶的狀態,超過38°5就一定要給寶寶服用退燒藥,可口服美林或肛門塞退熱栓,我是寶寶沒睡覺時口服美林,睡著的話用退熱栓

‼️最少間隔4小時才能二次使用退燒藥

期間如果溫度還是不退可以給寶寶貼退熱貼、洗澡物理降溫,持續發燒不退三天以上一定要及時就醫


三石磊磊


首先用退熱貼把孩子的額頭、大椎(後脖子)、頸動脈、腋窩、大腿根、肺俞穴貼起來,一方面護住孩子重要部位,一方面加速降溫。然後給孩子喂服退燒藥。在沒有退下去之前,不停用溫水給孩子擦浴四肢和前胸後背,用低濃度酒精棉給孩子擦拭手心腳心(不可大面積擦拭,以免降溫過快,體溫過低,造成危險),還應給孩子多喝些開水。最後帶孩子趕緊去醫院,查明緣由,對症下藥。祝早日康復。



我是大女人


腋下體溫超過37.3屬於發熱。體溫低於35.5屬於低體溫(不叫低燒)。

一,小兒發熱首選物理降溫,可以用退熱貼貼額頭,可以用溫水擦四肢,不可以用酒精擦洗。若患兒無法配合,可不用。

二,大於6個月,既往沒有熱性驚厥史及白細胞降低史的患兒,體溫超過38.5℃需要服用退熱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應交替使用,退熱藥30-45分鐘起效,兩種退熱藥一般至少間隔2小時。如發熱持續不退,請及時通知醫生。

三,布洛芬(美林)和對乙酰氨基酚(泰諾)用量參考藥品說明書,由於藥品規格不同,請根據藥品說明書服用藥物。

發熱是一種症狀,不是體溫高就代表病情重,也不是體溫低就代表病情輕,疾病病情的判斷是綜合來看的。

注:退熱藥不宜長期使用,一般不超過三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