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子和小人做朋友

可咀嚼老菜根,應酬篇

與君子和小人做朋友

君子嚴如介石,而畏其難親,鮮不以明珠為怪物,而起按劍之心;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螯為甘飴,而縱染指之慾。

與君子和小人做朋友

與君子和小人做朋友

這裡把君子比作堅硬的石頭,難於相處。其實君子形象被固定成這種嚴謹刻板的樣子,是宋明以後受程朱理學影響的緣故。為了做好修身的事情,君子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在交友上也是如此,為了讓自己免受不良習氣的影響,君子寧願不交朋友,也不想結交那些不求上進的人。就像管寧和華歆割席絕交,就因為華歆看書時不專注。按管寧的標準,我們現在沒幾個人配和他交朋友的。

但是這樣的君子形象和《論語》裡記載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形象還是有所不同的,按《論語》裡的標準君子應該是人人都喜歡親近的才對,真正的君子是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的那種,不是後世程朱理學影響下的那種生人勿近的君子。

退一步講,實際上像管寧那種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管寧是要立志做學問的,而華歆卻在他學習的時候打擾他,給誰都要生氣。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身邊的朋友對我們影響是很大的,我們的許多髒話說不定就是從朋友那裡學來的,我們很多人的上進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身邊同學朋友的上進與否。我身邊很多人都和我說過,他們本人就是這樣。

推己及人我們也應該能理解一些嚴於修身的人,為什麼難於相處了。他們道行不高,為了避免被帶壞,就只能把自己隔絕起來。這樣的人剛直不阿,確實難於相處,他們與小人勢同水火,只要我們身上被他發現一點小人的特徵,恐怕就會被列入小人之列,進而遭到他們的橫眉冷對了。

但這些剛直的君子們身上也有優點,與這樣的人做朋友卻是可以放心的,他們絕不會像小人那樣幹背後捅刀子的事情。

小人總能“慧眼識珠”發現連我們自己都沒有發現的優點,然後大加讚賞,小人就像我們肚子裡的蛔蟲一樣,總能說出我們想聽的話來。讓我們一度以為,這人一定是我們的知己,放心與他推心置腹。其實這不過是小人們久經磨練,老於世故的經驗總結而已,他們早已看透了世人的通病,進而“對症下藥”而已。精明如帝王也要被奸佞小人誤導致亡國,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比較起來還是找個天天挑自己毛病的君子做朋友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