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贏家》:群像喜劇何以不失主體魅力又展現社會多面

作者/Montagne

繼徐崢所導演的《囧媽》因疫情原因在網絡上線造福中國影迷後,由《來電狂想》的導演於淼所執導的又一原本定於2月21日的院線電影《大贏家》也在3月20日在網絡上線,給因疫情宅在家裡的中國影迷們注入了新的活力,一經上線便收穫了豆瓣13.2萬人的觀看評分。

自從馮小剛開創了中國賀歲片電影以來,春節檔的賀歲電影已然成為中國獨有的一大特色。在這一時期所上映的電影大多屬於閤家歡的喜劇片類型,所涵蓋的年齡段十分廣泛。

《大贏家》作為一部原本打算衝擊賀歲檔的電影,由大鵬與柳巖這對老喜劇搭檔主演,德雲社相聲演員孟鶴堂熒屏出演,話題十足。無論是其喜劇元素還是主題意義,都在符合春節聯歡的同時展現了春晚小品般的社會諷刺內涵,不失為一部有看點的典型中國式小人物喜劇電影。


《大贏家》:群像喜劇何以不失主體魅力又展現社會多面


獨特的喜劇效果

《大贏家》以大鵬所飾演的一位對所有事情都十分認真,甚至於認真到看似很"軸"的銀行公務員嚴謹,參與公安局所舉辦的搶劫演習扮演其中的劫匪,當無論是行長、同事、記者甚至有關的公安人員都把這次演習當作一場"形式主義"的表演糊弄過去之時,秉持著嚴謹認真態度的嚴謹同志,卻憑藉身手與智慧跟警察們從下午耗到晚上。

整部電影幾乎都是封閉的室內戲,受限的空間活動卻並未減弱電影所帶來的戲劇衝突,線性敘事的同時穿插了多個矛盾,就在發生矛盾與解決矛盾之間,笑料百出,也伴隨著許多感動。

說到搶劫的小人物喜劇電影,我們並不陌生。陳坤主演的《火鍋英雄》以及18年的喜劇電影黑馬《無名之輩》,都涉及到搶劫元素。都是詼諧有趣且經驗不足的社會底層小人物去搶劫銀行所引發的一系列無法料到的故事走向,黑色幽默十足也蘊含著對小人物的同情及對社會現象的控訴。


《大贏家》:群像喜劇何以不失主體魅力又展現社會多面


而《大贏家》顯然與這些電影不同,上述電影的喜劇效果多由搶劫者所引發的一系列的意外帶來的,而《大贏家》的喜劇效果則是通過"演戲搶劫"與"真實搶劫"的矛盾性所帶來的。這使得大鵬這個人物主體的性格格外鮮明,可以說塑造了一個與社會環境十分不相容卻又因喜劇效果所意外和諧的人物形象。

早在電影的劇情建置裡便鋪墊了大鵬作為一個很"軸"的角色必然不會按銀行行長所要求的速戰速決的套路演習,通過一組快速剪輯我們看到嚴謹十分認真地準備這次演習,不但認真研究搶劫線路,為了能提著現金快速逃跑甚至拉著行李箱在跑步機上跑步。

而在之後的搶劫過程中,這種過分認真的真實搶劫態度與觀眾/劇中其他人物明知是演戲產生了十分有趣的碰撞,導演更是通過真實的搶劫畫面(比如大鵬拿著真的手槍與霰彈槍槍殺警察;炸彈爆炸的場面)與現實演戲中看似荒誕的表演(比如大鵬其實拿著的是水槍與紙做的手槍;在香蕉上放上"炸彈"的紙條表示炸彈)進行蒙太奇的拼接,

產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矛盾喜劇效果,而這種戲中戲的黑色幽默感加上人物的表演與語言,更是製造了十分密集的笑點。


《大贏家》:群像喜劇何以不失主體魅力又展現社會多面


令人爆笑的幾個場面幾乎都是通過這種戲中戲的矛盾所帶來的:由於其中兩名銀行人員為了趕時間結束演習,紛紛要求嚴謹擊斃自己,表達自己有多麼現實的理由去"死";因不配合認真演習的銀行女同事郝雲株多次激怒作為"搶劫犯"的嚴謹,嚴謹當著她的面在地上莫名其妙地做了幾個俯臥撐,這使得大家困惑不已,結果在之後的畫面裡,原本掛著"捆綁""昏迷"牌子的雲株多了一塊"強姦"的牌子;還有大家作為"人質"要求警方提供火鍋,在銀行裡吃得不亦樂乎,而警察人員卻因為任務還沒完成而只能舉著狙擊槍繼續解救"人質"……

正如嚴謹一本正經地說:"我已經不是我了,我現在很殘暴。",這種十分認真地做一件看上去很荒謬的事情所產生的喜劇效果已然不僅僅侷限於喜劇的範疇,也正是電影裡所多次表達的"認真演習""演習中死去總比現實中犧牲要好",這是在呼喚一種杜絕形式主義,認真對待生活及生命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大贏家》:群像喜劇何以不失主體魅力又展現社會多面


喜劇群戲,人間萬象

《大贏家》真正出彩的地方不僅在於它獨特的喜劇效果,更是在於如此封閉的狹小空間及人物群像戲裡,導演並沒有因過分突出第一主角嚴謹,而使其他角色淪為形象模糊、意義不明的背景板。嚴謹的性格特徵塑造得已然十分立體,但其他小人物即便是少許的戲份,卻仍然帶給大家很多的闡釋空間,比起說是像甯浩式塑造典型人物的喜劇電影來說,這部《大贏家》顯然試圖展現一副人間百態,人間萬象。

導演從一開始他們出現的時候便用了簡單的幾個鏡頭展現了人物性格與人物關係。在嚴謹準備實施"搶劫"時,銀行裡還剩下一對爺孫與一對夫妻。導演讓爺爺跟孫子對話,孫子卻無動於衷地在玩手機,這裡便鋪陳了爺孫二人之間疏遠的人物關係,而孕婦與她的老公正在爭執孩子跟誰姓與房產證,這也正聚焦了當下熱點婚姻矛盾。


《大贏家》:群像喜劇何以不失主體魅力又展現社會多面


而在搶劫的過程裡,爺爺與孫子在狹小的空間裡也終於有了更親密地互動,甚至在電影最後爺爺坦言自己不會打遊戲,孫子提出可以教爺爺。而在搶劫時逃跑的看似不負責任的丈夫也在孕婦被當成假人質時在外面十分焦慮地在外呼號。

要求"被殺"的小胖,看上去十足是個"矮矬窮"的屌絲,演習那天剛好是他女朋友終於答應帶他見丈母孃的時候,他為了"被殺"能夠早點出去和丈母孃見面,坦言自己十年"母胎solo"(單身)好不容易等到這個機會。

當警察的老姚,在演習裡被嚴謹擊斃,他的妻子打來電話,被嚴謹接到並告知他已"犧牲",妻子當場暈過去,還好老姚奪過電話,給兒子說明了情況。執行許多危險任務的人民警察也只是個普普通通的父親的形象,躍然熒屏。

一家子都和嚴謹一樣認真,在警察把他的父母叫來勸解的時候,父親拿著喇叭對他喊加油,母親甚至給他徵婚了起來,而聲帶受損說話像男生的妹妹終於鼓起勇氣拿起喇叭對哥哥嚴謹提供了外場警察的部署信息。


《大贏家》:群像喜劇何以不失主體魅力又展現社會多面


這些人物一個個鮮活而動人,無論是看似暴躁實則花痴的雲株、看上去威嚴不好惹卻十分體恤人民與尊重演習的警察領導、甚至是那個沒有名字卻和嚴謹有得一拼的害羞的保安……這些人物匯聚一堂,此刻有些或許是陌路人,但此刻更是命運的共同體。他們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與人生。在這場群戲裡,沒有誰應該襯托誰,這是一副人間的圖景。

喜劇的深刻內涵

電影所想帶來的並非只是給大家笑一笑就過去了那麼簡單,可以說這部電影所蘊含的價值體量很大,涉及親情、友情、愛情,最主要的上文也提到過,便是對形式主義的諷刺。從一開始大家都把這次演習當成遊戲,到後來被嚴謹所感動,甚至在行長以威脅開除嚴謹及同事,戴上嚴謹的頭套故意被擊斃時,大家都挺身而出說出真相。


《大贏家》:群像喜劇何以不失主體魅力又展現社會多面


這部現實題材的作品被演繹得十分童話,或許是對大家認真對待生命的一種呼喚抑或警示,在展現諷刺某些只走形式的社會現象的同時,也對違法犯罪進行了一定的解讀。

嚴謹作為一個"搶劫犯"的自白裡,說到家人的冷漠、同事的排擠使他走上了這條犯罪的道路,這是對人類社會需加強個體關懷的一種詢喚,正如《小丑》裡所展現的那樣,你永遠不知道一個犯罪分子經歷了什麼才走上的這條不歸路。

《大贏家》或許並不是一部多上乘與經典的喜劇作品,但它依舊體現了中國電影所應當表達的人文關懷以及電影作為信息媒介所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不是嬉嬉鬧鬧的一場狂歡,結束之後只記得笑過,而是給予了一定的思考,一定的召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