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青土湖岸畔“沙漠人蔘”豐收:生態和經濟效益雙提升

甘肅青土湖岸畔“沙漠人參”豐收:生態和經濟效益雙提升

圖為4月初,青土湖肉蓯蓉種植基地4600畝肉蓯蓉迎來豐收季。 盧武林 攝

進入4月以後,地處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交匯處的甘肅武威市民勤縣青土湖畔,成片的梭梭林漸漸吐出了嫩芽,為沙漠披上了淡淡的綠裝。連日來,青土湖肉蓯蓉種植基地上格外繁忙,4600畝肉蓯蓉迎來豐收季。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被譽為“沙漠人參”。

開春以後,甘肅青土湖沙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德榮,每天天矇矇亮就鑽進梭梭林,步行去查看肉蓯蓉長勢。

甘肃青土湖岸畔“沙漠人参”丰收:生态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圖為農婦採挖肉蓯蓉。 盧武林 攝

今年遇上暖春,肉蓯蓉長勢不錯,看到梭梭樹下露出了四五個蓯蓉花序,他面露笑容地介紹說:“去年我們一共採挖肉蓯蓉100噸左右,收入300萬元。依現在長勢來看,今年比去年產量要略高一點,預計可以採挖120噸。”

青土湖是石羊河的尾閭湖,1959年曾完全乾涸,形成了長達13公里的風沙線,是民勤綠洲北部最大的風沙口。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以來,民勤縣綜合運用壓沙造林、下洩生態用水等治理措施,加大青土湖區域生態恢復和治理力度,使青土湖區域沙化得到有效治理,目前水域面積達26.6平方公里,形成了106平方公里的旱區溼地。

2013年,何德榮發起成立了民勤芸豐蓯蓉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周邊民眾栽植梭梭,探索發展梭梭林人工接種肉蓯蓉。截至目前,該區域肉蓯蓉種植基地已接種肉蓯蓉達5000多畝。2019年1月,基地產品順利通過國家質量認證中心認證,獲得了荒漠肉蓯蓉有機產品認證證書。

甘肃青土湖岸畔“沙漠人参”丰收:生态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圖為農婦採挖肉蓯蓉。 盧武林 攝

在肉蓯蓉採挖現場,工人們小心翼翼地刨開周邊的沙土,直到肉蓯蓉全部露出地面後,再用一張小卡片從根部切割,留下蓄根回埋填沙,以待再次成長果實。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們逐步選擇優質品種分期接種,延長了肉蓯蓉的採挖期,錯過了其他地區肉蓯蓉上市高峰期。我們的肉蓯蓉從3月初開始採挖,一直能延續到5月初。”何德榮說。

甘肃青土湖岸畔“沙漠人参”丰收:生态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記者瞭解到,青土湖肉蓯蓉種植基地還實現了吸納當地貧困家庭成員務工增收。據統計,每年長期或短期到基地務工人員達260多人,戶均增收6000多元。同時,基地利用技術優勢,舉辦各類培訓70多場次,帶動周邊民眾發展肉蓯蓉嫁接達6萬畝,預計總產值可達1.2億元以上,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