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師好教學方法非常重要,是否應該廢除教育培訓市場的管制?

文:小山同學 公號:Free-is-not-free 時間:2019.03.03

你知道下面這個一臉無辜的小朋友錯在哪裡麼?

好老師好教學方法非常重要,是否應該廢除教育培訓市場的管制?

我的一個小朋友還未滿8歲,最近學校數學教豎式除法——如上圖這個小女生所做的。

其實遠在他學豎式除法之前,茶餘飯後,我不時給他一些口算題考考他,比如99除以9等於多少,5歲多時他就能口算出結果了。

無疑,這些題目是超綱的——在學豎式除法前,看起來這些題目是無法解答的。

當時(他5歲多),我是這麼教他的。

我說:除法的含義就是平均分東西,9個蘋果分給9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多少個呢?

他說:1個。

90個蘋果分給9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多少個?

他想了想,10個。

我問,你是不是湊出來的啊。

他不好意思的回答說,是的。如果每個人分9個蘋果,九九八十一(當時他已經背會了乘法口訣),分不完啊,還剩9個。把這9個蘋果繼續分,每人分1個,剛好分完,所以加起來每人分10個。

我繼續問,那麼99個蘋果分給9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多少個?

沒用多久,他給出了答案,11個。

前幾天,我得知他在學校學豎式除法(除數為一位數的簡單算式)。

吃過晚飯,我問他,121除以11等於多少?口算,不要列算式。

他沒算出來——他並非數學天才。

然後,我們拿出紙筆——他教我如何列豎式算除法。說實話,我都快忘了如何列豎式算除法,他幫我恢復了記憶。

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於是問他:你知道為什麼這麼列豎式算嗎?

他說,不知道。

我問他媽是否知道為何要這麼列豎式算。

他媽和我一樣,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從來沒有老師跟我們解釋過,為何要如此列豎式算。我猜,絕大多數讀者朋友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於是,我花了些讓他理解,為何列豎式如此算能得到正確答案——它的原理和很久之前口算得到99除以9的原理一樣——當我們一下子不好分一個數時,我們就把這個數分成兩個容易除的數,分別來除。把99分成(90+9),分別除以9,這個過程和列豎式的過程是一樣的。

我向他演示如何用這種方法解決121除以11的問題。然後再對照豎式除法,跟他解釋為何列豎式要這麼搞。似乎他聽懂了。我並不特別在意他現在是否真正理解了豎式除法的原理。我相信,即使他現在還不太理解,不用多久,他總會理解的。只要他已經掌握了除法的核心,正確的思考方法就行了,快一點還是慢一點理解豎式除法的原理,並不重要。

他媽上學期給他買了一本奧數書,他們不時有一搭沒一搭的做做上面的題,我極少參合進去。昨天飯前,我看到奧數書上有一題非常有意思。

題目是這樣的:從1到9,9個數字裡選出3個數字,3個數字相加之和等於11,問有多少種選法。

小朋友喜歡口算,不喜歡用筆算。不一會,他給了我一個顯然是錯誤的答案。

我讓他拿出紙筆來,一個一個列舉出來。他不太情願的拿出紙筆來列舉,不一會得出來的正確答案。列舉是最笨的方法,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然後,我們做了另外一道題:從1到6,6個數字裡選出兩個數組成一個兩位數,有多少種組法。

他依然用最笨的列舉法很快做出來了。看他的表情,似乎嫌這種題目太簡單了,不值得一做。

接著,我把題目改成:從1到6六個數字裡選出三個數組成一個三位數,問有多少種組法。

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居然比較快的得到了正確答案。

然後,我把從6個數字中選三個數改成從8個數字,9個數字選三個數,他也能口算很快的得到答案。由於組法有幾百種,他不可能一一列舉出來,他肯定是從列舉的笨方法中找到了“排列”的規律,因此才能很快得到答案。

我問他如何得到了答案,他跟我仔細解釋了一番。他的解釋是非常原始的:先固定最前面那個數,排後面兩個,然後固定倒數第二個排最後那個,排完三個相乘就得到了結果。

不到8歲的他已經迅速的做出一個高中才學的排列組合題!不過,我不願意繼續跟他解釋排列組合公式之類的東西,他能從最笨的列舉法中學會排列的基本原理已經夠了。

在他5歲時,在我的諄諄善誘下,他也學會了四五年級才學的“雞兔同籠”問題。我從不認為他是一個數學天才,大概是一個對數字中等敏感的小孩,我認為,功勞應歸為我的教學方法對路子——從最基本的、容易理解的原理出發,循序漸進,一步一步理解看起來複雜的題目。

拉扯這麼多,是為了說明我對他們學校的數學教育方法非常不滿。

在他5歲能迅速口算出“雞兔同籠”、“雞怪獸同籠”(我把四隻腳的兔子改成5只腳的怪獸)問題兩年後的一天晚飯時間,我再次問他這類問題,他竟茫然看著我不會思考了——因為他的老師從來不告訴他們如何思考這類問題。

上幾天豎式除法的例子,更證實了學校數學教育方法不對頭——學校老師們從不解釋為何要如此做,只要求小孩服從/記住要如此做。

我並不期待小孩以後成為數學家、物理學家,但我期待他能夠高效率的學習,少浪費時間如我們之前一樣去記憶背誦,通過大量重複做題才對基本原理有一知半解。

我相信,大部分小孩都如他一樣,智力中等,在好教學方法指導下能夠迅速學會很多看起來很高深的東西,然而,在目前學校教育的大勢下,他們的中等天賦也難以得到發揮,不得不低效的學習。

我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大幅提高教師工資,應該可以吸引更優秀的人才加入教育行業。如果現在暫時還做不到,放開課外教育培訓市場管制,鼓勵奧賽等各類競賽應該是一個補救。——如果課外培訓市場非常發達,如“優秀老師”是很可能進入這個市場的。而現在的政策恰恰相反,教育部門以減負、素質教育為名,嚴厲打擊課外培訓市場。

希望我的這個小案例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