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一看這個標題會不會以為今天要講故事?不錯,是準備了一個小故事,但還是要介紹一個,人傑地靈的旅行好去處,崇信縣。鑑於許多人可能對崇信縣這個地方不是很瞭解,所以就以一個小故事,作為開篇語便於大家瞭解。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唐朝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是一個極具濃墨重彩的一個朝代,盛極一時但國運卻不是很好的,縱然一生多風雨飄搖,但唐朝的繁盛還是讓更多的人瞭解銘記於心,在這一歷史時期也發生了很多的歷史故事,故事就是發生在大唐中時期的故事。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武康王李元諒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故事的主人公李元諒,是安息國來唐的難民後代,原名駱元光。因為在“涇原兵變”時,臨危救國擊潰叛軍收復失地,後來憑著自己驍勇善戰功勳卓著,在貞元三年唐德宗賜國姓‘李’,改名元諒。後來出任隴右節度使。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這樣一位驍勇的將軍,在當隴右節度使的時候,於貞元四年在今天的崇信縣城開始築城,最終形成了崇信縣的基礎格局,還建立了拱衛大唐朝廷安危的崇信軍。崇信縣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旅遊資源相當豐富,還有更巨大的是考古價值。這座小城是因為李元諒建立起最初格局,但是當地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更久遠,其歷史考古價值更可貴。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崇信縣和大多數縣城一樣,中規中矩,因其有著獨特的西北風貌,讓人能感受到那一份歷史的厚重,和滿目的滄桑。縣域旅遊資源豐富,有梁家坡遺址、於家灣墓群、仰韶文化遺址、齊家文化遺址,這四個人類文明遺址的存在,還有龍泉寺、公劉園、武康王廟、李元諒墓等旅遊資源。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如果時間充裕,在崇信這裡多作停留,閒暇之際可以一一探尋這些好去處,能看到最初的人類文明,還有這座城市的奠基人————武康郡王李元諒。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拯救了大唐國運的異國人,一座小城記住了他,也因為他而留存至今


你知道崇信縣嗎?知道李元諒其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