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多如牛毛,我們該如何選擇?

處於加密世界食物鏈頂端的,當然是交易所。

​用戶在平臺上發生的所有的數字貨幣交易、兌換、提現、期貨交易佣金等行為,平臺都需要收取手續費。

一直以來,交易所都是幣圈斂財的工具,加上成立交易所的門檻之低,也使得交易所可以遍地開花,肆意生長。

交易所多如牛毛,我們該如何選擇?

單說我生活的廣州,大大小小的交易所就將近200家。

因為國內的政策風險,大部分交易所的註冊地址都在國外,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種狀況:

大多數交易所的官方主頁都宣稱自己的總部在某個不知名的小國家,並留下了郵箱和電報群。

其實,瞭解內情的人都清楚,這些交易所絕大部分都在國內,說不定就在你家附近的寫字樓,可能還有些野雞交易所直接在城中村作業。

交易所太多,選擇起來也令人感到頭疼。

新手在選擇之前,建議先在“非小號”查清楚交易所的排名,對比不同交易所的優勢。

單純從交易的角度來說,其實也沒必要把那些小交易所一杆子打死。

像今年崛起的抹茶和58coin,他們從去年的籍籍無名,到今年的迅速崛起,背景實力也是比較雄厚的。

還有一些像比特時代、幣看這些已經沒落的老牌交易所,雖說深度不行,但是用戶基數也還算可觀。

交易所多如牛毛,我們該如何選擇?

但是,從資金安全的角度來看,很多小交易所的安全性就比較低了。

幣安這種大交易所可以承受7000個比特幣被盜的損失,而小交易所完全沒有這個實力,唯有跑路破產這條路了。

目前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還不成熟,一些排名靠前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要麼深度差得一塌糊塗,要麼毫無操作體驗。

去年那些要取代中心化交易所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後還是折騰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