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關注 愛吃螃蟹、小龍蝦,小夥肺里長滿打洞的小蟲子

最近,宿遷市人民醫院感染科收治了一例特殊的患者,這個小夥從 5 個月前開始,出現胸悶、咳嗽、咳痰等症狀。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醫生在反覆診斷後發現,患者的肺部長滿了細小的肺吸蟲,恐怖的是,這些小蟲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在人體的器官中到處亂鑽、"打洞"。

"今年 2 月份,在上海某醫院就診時,被診斷為‘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患者小飛(化名)介紹,由於他當時出現的病症的確與"肺結核"的反應很相似,所以並沒有多想,但是在經過抗癆治療後,病情未見好轉。

後來,小飛到宿遷市人民醫院的感染科就診。"入院後,追問患者病史,得知該患者曾有生食蛇膽史,平時喜歡吃田螺、河蚌、小龍蝦、螃蟹等水產品。"醫生介紹,肺吸蟲病是由並殖吸蟲感染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含並殖吸蟲囊蚴的溪蟹、蜊蛄(大頭蝦)、螃蟹、小龍蝦等而感染。

此外,據醫院介紹,肺吸蟲病具有很強的地方性,宿遷地區既往從無肺吸蟲病患。但結合該患者的臨床症狀及輔助檢查,經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施斌及感染科多位專家會診,結合肺吸蟲 IgG 抗體檢測,提示檢測結果為陽性,最終診斷為肺吸蟲病。隨後,宿遷市疾控中心確定,小飛為宿遷地區首例肺吸蟲病。

△肺吸蟲患者典型的"隧道徵"

記者瞭解到,肺吸蟲病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童蟲、成蟲在組織器官中移行、竄行、定居及分泌物、代謝產物所引起,可累及肝臟、肺、胸、腔、眼、腦、皮下組織等多個組織、器官。換句話說,這些小蟲一旦進入人體後,就會在組織器官中到處亂鑽,併產生分泌物、代謝產物,時間長了以後,甚至能在肺部鑽出一個個"隧道",形成肺纖維化。再加上這種疾病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缺乏特異性,極易造成誤診,更是增加了診斷的難度。

醫生提醒,當人們吃進生的或未熟的螃蟹、蝲蛄、溪蟹、小龍蝦後,肺吸蟲幼蟲會在肺內發育成熟、產卵。肺吸蟲囊蚴在 70 ℃的水中煮 3 分鐘或在 100 ℃的水中煮 1 分鐘即可被殺死,因此,建議將淡水蟹或蝲蛄煮熟煮透後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