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在旅行中自渡

願你每天晚上睡前,都比早晨優秀。

有幸在大學最後一個暑假到了趟西藏,圓了西藏夢。西藏的山川、河流、寺廟、僧眾、牛群,任我一一告別,只為許下的承諾!

之所以喜歡獨行,我是想盡可能面對一個人的狀態,把注意力都放在一路的風景和自己身上。有人說,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就獨自出去看一看這個世界。的確,行走就是一個自渡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態,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讓自己知道世界不僅僅是一種模樣,它以多種形態存在。而改變心態後也就完成了從此岸到彼岸的自渡!


旅行的意義——在旅行中自渡


當我遠遠的看到布達拉宮,心裡就想:“終於見到你了!”她如我朝思暮想的情人。你不知,我盼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就為能與她相見!而在此刻,我終於可以和她相依,傾訴思念之情。

許多次,我靜靜凝視這她。在布達拉廣場,在轉經道,在龍王潭邊,在藥王山......她平靜、樸素、安寧的站在那裡,沒有喧譁、沒有華麗,只靜靜的微笑。

我摒棄內心一切雜念,只靜靜凝望。透過眼前這一切折射的歷史,遙想這千百年你是怎樣走過來的?耳邊的風似在向我訴說你一路的風雨兼程,未曾體驗,哪知你路途的艱辛!

你不言,我也不語,只珍惜此時的靜默。


旅行的意義——在旅行中自渡


我輕輕觸摸那轉動的經桶,用指尖感受你的溫暖,體會你幾世奔波的艱辛。

經桶轉動的咯吱聲是如此蒼老,折射出歷史的辛酸。陣陣低吟,聲嘶力竭!

本沒有打算去要門票的景點,但這晚我問自己:“如果我未曾進去過,能說明我曾來過嗎?”

第二天清晨,沿繞賽一巷步行到八廓街。當然,這次是衝大昭寺去的。雖然門票80,雖然沒有學生票,但我知道我得進去看看。看看那萬千信徒朝拜的腳步磨得發亮的石板,看看那幾世人朝拜保佑著西藏的神靈,看看那支撐著殿堂的根根木柱。我也想沐浴在經堂香殿中,聽聽那誦經中的真言,讓那帶著靈性的香菸透過肉體點化我愚鈍的心。

進寺前順便還買了條潔白的哈達,我將我所有對親人、朋友的祝福讓這潔白的哈達承載,願神靈能看見哈達上承載的一位虔誠者的心願。之後,跟在藏民的隊伍裡朝拜了每一個殿堂裡的每一尊神靈。

站在大昭寺金頂,看著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遊客在急著拍照、在逛街,信眾在轉寺、在磕長頭。八廓街上太多衝擊你心靈的畫面,轉經的老奶奶掏出包著錢的手帕給路邊唸經的三個乞丐每人一角,呵呵,只一毛錢而已;磕長頭的少年額頭磕出很大一個包,我不知他從何而來,只看見他堅定的信念;還有人情願站著等那磕頭的乞丐起來後給他口袋裡塞一塊錢。


旅行的意義——在旅行中自渡


當我在飯館吃飯,或者在茶館喝茶時會不斷有老幼乞丐來求施捨,有的甚至是結夥。第一個來,我給一塊,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的乞丐來呢?我問那討錢的女孩,怎麼不打工自己掙錢呢?她嘻皮笑臉的回答:不想打工。當她問我要錢,我回答沒有時她居然把手放在我的肩膀讓我打開包包看一下。從她的言行表情中我沒有看出絲毫可憐和自尊,反而更多的是浮誇。雖然政府在西藏投入了大筆資金提高教育,但還是有漏網之魚,這些漏網之魚的正確人生觀誰幫他們樹立呢?

在八廓街我驀然看見街角那座黃房子——瑪吉阿米,這座獨一無二,流傳出多少千古情詩,上演了倉央嘉措愛情佳話的地方現在就在我的眼前。我彷彿看到雪夜裡一個穿著黑色大褂,褲腿卻露出絳紅僧衣的少年潛逃出宮朝著黃房子跑來,黃房子裡他的心上人正焦急的依窗等待。看門的狗兒沒有吠叫暴露他的行蹤,而雪地上卻留下他長長的足跡......我想進瑪吉阿米看看,但是我只身一人,我的情人又不在此;或是,我擔心進去後會墜入情網!我只是安靜的久久的凝視著她......

站在通往布達拉宮的石階上,俯瞰整個拉薩市,這裡沒有高樓大廈卻比任何一個城市都富有;沒有光潔明亮的玻璃牆,卻吸引了全世界旅遊者的眼球;真正的外表樸素平實,內部富麗堂皇。願做這樣一個人,內心如彩虹般絢麗,而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旅行的意義——在旅行中自渡


拿到簽證的當天下午就打算離開拉薩,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前面路況如何不知道,攻略也沒有,反正走哪兒算哪兒!我堅信我不會餓肚子,我也堅信我不會露宿街頭,我準備好面對路上即將發生的一切,我勇敢向前,堅定信念,為了目標和明天,不害怕莫須有的事,不自欺、不輕信謠言。騎行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在排隊等簽證的時候,一騎友正在講他騎行川藏線的經歷,從他的言語中得知他還計劃去尼泊爾。你什麼時候出發?馬上,拿到簽證就走!誒,我也是。去羊湖嗎?去!去珠峰大本營嗎?去!路線一致,目標一致這不正是很好的隊友嘛!拿到簽證後就一同出發,一上路心情加倍的好。我喜歡路上的感覺,在路上,就意味著奔波、風險、拼搏和自強不息。

騎行的日子各種滋味都有,有讓你絕望的連續上坡;有讓你尖叫的美景;有讓你嫉妒羨慕的“桃花源”;有讓你望而卻步的暴雨冰雹;有飢腸轆轆;有酒足飯飽;有相聚有離別......總之,人生百態,酸甜苦辣一路嚐遍。


旅行的意義——在旅行中自渡


羊卓雍錯不愧為西藏三大聖湖之一,那湛藍的湖水與藍天遙相呼應,如一顆藍寶石鑲嵌在群山間,遠處還有連綿雪山。當我對眼前這幅美景驚歎不已時,我便知道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而此時此刻,我一個人在這裡,望著這動情的風景內心無比的柔軟傷感,我多想和你共有一雙眼睛,一雙耳朵,一顆純淨的心。讓你也能看到如此美麗的景色,多想世間一切美好,都能和你一起分享。願依那雪山為紙,借那湖水為墨,寄一份錦書。錦書,情書也!

由於沒有邊防證,沒能去珠峰大本營,算是此行的遺憾吧!但也不全是,留著下次和心愛的人一起來。人生定有一次旅行是蜜月之旅,初次拜訪世界之巔的機會應當留給蜜月,倆人在此共許海誓山盟,讓世界之巔老人來做見證人。

從聶拉木到邊陲小鎮樟木自然風景已經與西藏大有不同,完全是準尼泊爾風光。此處青山綠水,車馬稀少,山腰雲霧繚繞,確有仙境之意。

樟木,一座當之無愧的山城,路是在半山開闢的,房子是在路兩邊蓋的,整個鎮子也就一條街罷了。這裡氣候溼潤,天氣涼爽,易生雲霧,常常一到下午就會下雨。


旅行的意義——在旅行中自渡


到樟木的第二天早晨,吃過早飯就到分局備案,然後辦出境手續。站在友誼橋上望著自家半山腰雲霧遮掩的小鎮發了會兒呆就整了整行李踏上尼泊爾的土地。

初到尼泊爾就領略了當地的交通特色,車廂擠不下後乘客就坐在車頂。當地人身手敏捷,順著車窗隨意上下,而我沿著梯子才慢騰騰的爬上“座位”,然後規規矩矩的坐著。盤山公路坎坷不平,還有塌方,加之汽車嚴重超載,小命兒真的是交給了司機師傅。

後來,置身在加德滿都,這座充滿著中世紀廟宇的城市,令我彷彿也回到了中世紀,帶著與世無爭的心態,慢悠悠的步子跟當地人一樣穿著拖鞋,散步,閒坐,逛街,吃飯......

那個芒果,看起來不怎麼樣,但嘗過後就想大筐大筐的買。這還是第一次,對一種水果這麼傾心。

雖然千辛萬苦的趕來加德滿都,但當自己置身真實的加都,卻沒有因此而興高采烈或者忘乎所以,只覺得一切都是這麼平常,似乎還帶點失望。擁擠嘈雜的街道,陰雲密佈的天空,熱情好客的地主,店鋪裡琳琅滿目的商品......旅行,似乎成了一個尋找、失望,尋找、失望,再尋找、再失望的過程。這種失望源於看到了真實,而尋找則是撕開自己幻想的虛假。因此,我知道,人大多時候是一個唯心主義者,這種唯心使得你總不能愉悅輕鬆的活在當下,而讓自己輕鬆愉悅也很簡單,那就是改變心態,做一個唯物主義者。

在繁華的泰米爾區住了一晚後,第二天轉移至杜巴廣場附近。原以為活女神的庭院會在重重門檻後的深宮裡,沒想到它就在廣場邊上,她的閣樓整個廣場的人都可以看到,還有那扇她露臉的窗戶。


旅行的意義——在旅行中自渡


厭倦了加都的生活後就奔向博卡拉,博卡拉沒有加都的擁擠噪雜,安靜了許多,如一位文靜的女子。

我住在一家韓國人開的客棧裡,有很大的花園,一條小徑穿過花園通向房間,房間很亮堂也很乾淨,正是我喜歡的那種。

我認得他門前的牌子上寫的是韓文,但當我領略了老闆的熱情、恭敬之態時以至於我以為他是日本人——這或許該歸功於我對日本人的某種情結吧!因此,我不甘示弱,我提醒自己是中國人,我將我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不在他這跌份。我承認,那時的我有點狹隘的民族自尊心。

第二天去了費娃湖,蹲在岸邊看別人划槳盪舟,我心亦隨之飄蕩。在岸邊靜靜散步,讓身與心都參與進來。心,閒下來,平穩呼吸,什麼也不想。喜的,悲的;身,跟著腳步的節奏就可以,去看那山與湖,去聽那划槳聲,去感觸空氣對肌膚的每一次親吻。

後來,登上建有日本人建造的世界和平塔的山頂,在這裡本來是可以遠眺喜馬拉雅山脈的,可是因為天氣不好沒能如願。所以,我只好閉目遠眺,果然,我看見了藍天,看見了魚尾峰,看見了連綿喜馬拉雅山脈。

看夠了一路風景,似乎開始對美景麻木。藍天、白雲、青山、碧水,走到哪兒不都是這些景的不同組合嘛,這兒的那兒的不都大同小異嘛,有什麼好看的!加之時間匆匆,出來的時間已經二十多天了,在這裡我告別了此行,開始返程。走過的地方多了,就覺得沒什麼好看的,許多景似在“重複”。寺廟大都是一個樣,山川河流大都是一個樣,藍天白雲雪山大都一個樣,大同小異罷了。但其實不然,每個地方都有它內在的歷史積澱、人文故事,旅行者若沒有看到這些,自然會覺得沒意思。要麼說人應該讀書和旅行,讀書是為了解當地的歷史人文,而旅行則是親自去看一看,少一樣都不完整。

一個暑假的時間,一半獻給遠離世事外出旅行,做一個自由人,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另一半獻給與世事共舞,投入工作,做一個為命運奔波的人,做一個外表光鮮的自己。雖然我很喜歡旅行,但我知道我不可能做一個完全的旅行者,因為那點小浪漫只做平淡生活的點綴!


旅行的意義——在旅行中自渡


一路上,我不再輕易流露內心的情感,我不將懦弱和傷感示之於人,因為我不能再矯情的活著。我不主動聊自己到過哪裡讀過什麼書,因為我不靠炫耀博得另眼相看;我儘可能不去緬懷往事,因為過去的事只會徒增傷感;我儘可能減少人際避開曇花一現的友誼,這使我少些負擔和牽掛。我不求更多的人認識我,只求用心看過一路風景,只求能為自己活著。

這趟旅行,關於一路的見聞和自己人生觀的改變我只是粗枝大葉的記述,我不知道那些細小的故事該如何來寫。這粗枝大葉如同父愛,他或許很少叮囑你吃飽穿暖,或許不會細看你大學錄取通知書上學校的照片,或許不太在意關於你的事;但是,他會辛苦的掙錢供你上學,他會在意你將來過得好不好。他只是不善表達感情,卻善於背後獨自嚥下生活的苦和累。

走過人生的千山萬水,每一次旅行都值得深深懷念;每一份真心付出的感情,都讓我一輩子深深懷念。或許,我可以在這裡告訴你:“對的人就是:你從不擔心他會離開。所以,只需珍惜,無需感謝。”

許多個深夜,當我一次次翻看照片,無數次回憶完心路歷程的變化後,在紙上寫下一句話:在旅行中自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