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姐為什麼不收小費?

中西文化差異巨大,西方一些文化在中國人看來是很難理解的。

想必中國的一些文化,西方人一樣難以理解吧!

而在西方文化中,我們可能聽得最多的就是關於小費的。

在美國,只想享受了服務員帶來的服務,就要給小費。

比如:餐廳服務員、酒店行李員、出租車司機等等。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們吃飯給錢了,住酒店也給錢了,打車也給錢了,為什麼還要另外給一筆小費?


美國空姐為什麼不收小費?



相傳在公元18世紀的倫敦餐館裡,餐桌上常放著一隻碗,碗上寫著“保證迅速服務”。

客人只要將小額鈔票或硬幣投入碗裡,便能享受侍應生提供的優質快速服務,有人認為這是小費“制度”的起源。

後來在網上得到的答案是:服務員的薪資一般都比較低,特別是餐飲行業。

所以這些服務人員需要靠收小費來增加收入,保證正常的生活!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小費是客人對工作人員服務的認可。

如果你能收到比別人多的小費,至少說明你的服務周到,態度比別人好,有人願意花更多的錢!

然而,這麼多的行業裡的工作人員都有服務費,為什麼空乘人員什麼不收小費?

還是說她們不需要更多的錢。

我想應該沒有人覺得自己錢多吧,即便再有錢的人,也希望有更多的錢!當然,馬爸爸可能除外。

美國空姐為什麼不收小費?


《魔鬼經濟學4》的作者都伯納認為,空乘人員經常不辭辛苦也為很多人服務。

來來回回地端茶遞水、拿枕頭、取耳機等等,給她們小費也是應該的。

可能有人對個別空乘人員的服務不滿意,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但大多數服務人員的服務是周到的。

作者表明,他並不是在提倡給空乘人員小費。

但因為經常坐飛機,經常看到空乘人員忙碌,卻沒有小費,讓他覺得非常蹊蹺。

而且從來沒有看到有人向空乘人員付小費。

後來在幾次的飛行中,作者都問過空乘人員是否收到過小費。

她們每個人都回答:從來沒有收過小費。

而當作者問空乘人員這個問題時,她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


美國空姐為什麼不收小費?



也就是說空乘人員希望得到小費。

於是,作者在後來的一次飛行中,沒有問這個問題了。

而是直接塞了小費過去。

結果出人意料,吃了閉門羹。

對方態度非常強硬地說:空乘人員不是服務人員!

也就是說,在大部分空乘人員的心裡,這是她們的工作。

就像很多的腦力勞動者一樣,是不需要付小費的。

而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時,又看到了另外一個答案。

認為空乘人員所做的這些服務,都是她們應該做的。

並且她們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就算是你給小費她們也不會收。


美國空姐為什麼不收小費?



而且航空公司也有規定不允許空乘人員收旅客的小費。

如果用小費換取額外的服務,整體服務水平也會下降。

另外,沒有人希望在發生危急時候聽到:請讓付了小費的旅客先撤離。或者,請先付小費後再撤離吧!

本篇觀點來源網絡與《魔鬼經濟學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