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不過頭點地,最難承受是誅心

前幾天,有位同樣落難的兄弟在群裡問了一段話,大概是這麼個事兒

這位兄弟生意失敗,欠了不少錢,其中有個債主,老母病危,等錢救治。這個就值得費用大概以十萬計

這位兄弟欠這位債主大概幾千塊錢,於是接到了這位債主的電話

由於生活維艱,囊中羞澀,這會兄弟籌措了兩千塊還給了這位債主,沒還完,因為欠好幾千

這位債主的母親,未能得到及時救治,撒手人寰。

當這位兄弟一字一泣的向群友詢問,如何渡了這心魔...

我微信上有一個分組,叫做“同是天涯淪落人”,這一組的人,經歷不同,境遇相同。各種各樣的遭遇造成可一模一樣的負債累累的境地。如果說被執行,以物抵債,記徵信記錄,甚至是捱打捱罵可以被稱為“殺人”的話,那麼精神折磨,就是誅心了。豁出來看,真叫做,殺人不過頭點地,最難承受是誅心。

殺人不過頭點地,最難承受是誅心

血汗淚融合為墨記下坎坷

1.債主的心理

債主,無論是國家、組織或者個人,普遍有那麼一種心態,那就是,催能催出來錢。這點,倒不怪債權人,畢竟作為欠債人,我們理虧,債權人想盡快拿回債款無可厚非。但是可以理解的並不包含以催收為業的那個群體,尤其是,手法比較下作的催收群體。

所謂的催促,在我的理解看來,有三類人可催,且需要催。一是有錢不還的,二是有資產可執行的,三是金額太小容易忘記的;這三類債主,可以通過提醒、催促收回欠款。

可是這兩年來,我接到的催收電話,基本都是抱著催能催出錢的心理來的。倘若有錢,能轉開,誰願意承受著無盡的騷擾和謾罵。我之所以還在承受著騷擾和謾罵,是因為我沒有逃跑,你們還能找得到我。倘若在煩不可勝的情況下,關機了、換號了、跑路了,自然也就不必承受催收的煩惱。但是這麼做,等於徹底不要臉了,就看能否丟掉心裡的道德底線了。底線若在,則催有意義;底線若不在了,催又有何用。

容許,你還能聯繫得上的債主,一絲喘息,一方生存的空間。不要再催了,給他繼續創造財富的機會,償還債務。竭澤而漁,只會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2.大債主的強勢

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何況絕大部分人只是個小指頭。銀行、大信貸公司等社會信用擔當,也會幹出找催收公司的事兒。一些小有勢力的中小型信貸機構,通俗點說,放高利貸的,更是不擇手段。即使在.txt條文聲稱並做出了往.exe行動轉變的大環境下,不法之徒不法之事依然屢見之於報端。動靜大的,也許會幸運的得到遲來的正義。而絕大部分,都會在鋪天蓋地的各式動靜中被淹沒被遺忘。究其原因,在於這個社會的絕大部分人,無奈的成為了有舌頭的啞巴。

有道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對此我絲毫不疑。只是不忿於這人間造孽的債務。比如大公司的背信棄義,比如背信棄義的獸心人,比如奴顏婢膝的公司職員,比如允許骯髒行徑生長的大環境。當你經歷了人生呢過的歷練,看到了滿眼的骯髒和醜惡,卻又無能為力改變現狀,甚至連奔走呼號的渠道都沒有的時候,你就不由得懷疑起一切來。

你永遠都叫不醒裝睡的人。誅心的是,你睡不著,裝也裝不來。

3.禮崩樂壞信仰崩塌

為什麼要不停的催債主,因為我不相信他以後有錢了會還我。為什麼不相信他?因為我被其他人騙過,很多次。好吧,言之有理。所以,溺水的人第一希望是能有人給根救命的稻草,第二就是要想想,誰把我推下的水裡,第三就要想,本來溫柔流淌著的萬物之母,為什麼在這裡肆虐害人?哦,原來,第一個人挖了點大堤的泥土回家起了個院牆,第二個人又來砍了幾棵固堤的柳樹做了房梁,第三個、第四個...一個接一個,好了,終於把大堤挖塌了...基本的規則不存在了,大家都只顧自己的利益,終究,河水開始肆虐被稱之為洪水,沖垮圍牆,捲走房梁...

一場大洪水之後,大家重建了家園,本以為應該吸取了教訓,但實際上,卻變得更加貪婪和勢力。繼續挖堤,繼續伐樹...反正我不幹別人也會幹的,我相信辨認會被別人傷害,乾脆誰也不信了...

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用孔孟之道在學堂培養出一群溫順的羔羊,然後投入叢林法則之下弱肉強食的獵場。相信別人的人被別人傷害,坑害別人的人也同時面臨著被坑害的威脅。於是,與其相信他人的善意,不如早早的先防備被別人坑害,拿到自己的那份再說。

牛逼了,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儒家仁義禮智信也佔據思維制高點兩千餘年了。不知道華夏族是蠢還是傻,在學堂裡面傳授著儒家道義,在社會上踐行著叢林法則。

4.債務人的煎熬

我不知道你欠不欠債,我想大概率是欠債的。因為各種新聞報道數據分析什麼的都說大家都欠債。我們這一代,欠債的大概有如下幾種情況。第一大類是欠房貸車貸,因為沒有幾個年輕人能獨立掏出買座宮殿的數額去購置一套城市裡的小水泥盒子。雖然我一直沒搞明白這遮風擋雨功能的庇護所是如何賣出阿房宮的價位的,但是看起來周遭的同學同事都已經或者準備奉獻終生了。第二大類是病、災、禍等情況導致的負債,這就是人世間的疾苦。能祈盼的除了求歲月下手輕點,也只能咬牙忍受了。第三大類就厲害了,不良嗜好導致的,什麼不良嗜好不好細說。這個叫做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四大類,我把自己算進去吧,不甘於平庸,折騰一下,創個業啥的,九十九死一生。至於第五類第六類第九百九十九類,恕難詳列...

不管屬於哪一類,煎熬是一定的。有一種不煎熬的,下一段說。煎熬一則來自於對債主的愧疚,二則來自於捉襟見肘的財富創造能力,三,最不忍聽聞的,是對年邁父母、嬌妻弱子的愧與欠。

就我來說,第一煎熬的是我是個負債的人,對債主的心裡愧疚;第二煎熬的是不絕於耳的電話鈴響;第三煎熬的是面對債務總額顯得杯水車薪的工資待遇;第四煎熬的是父母逐漸年邁,尚未能頤養天年;第五煎熬的是愧對勞燕分飛的曾經相伴七年的姑娘;第六煎熬的是故人疏遠與高朋滿座的落差;第七煎熬的是對構陷我陷入這步田地的那幾個畜生的沖天恨意;第八,才是那未竟的,在心中勾勒過無數次的桃花源;

大家都說,死生之外,其他都是小事;可悲的是,說這句話的人,沒有體驗過生不如死。

5.不願放棄的原則和道義

背信棄義者,攫取於人者,魚肉百姓者,少勞多獲者,趁火打劫者,恃強凌弱者,巧取豪奪者,有一個共同點:放棄原則和道義,損人肥己。這個星球,原始狀態的時候本來還挺公平,餓了找食物,渴了尋水源,冷了建庇護所。法則,對大家都適用。不幸的是,有一些人重新制定了規則,而且是根據自身情況量身定做的規則,以利己為目的,以勢或力來維持。

我並不排斥人為了更好的生活去爭取一些東西,人的本質是動物,具備自然屬性。但是我並不贊同為利己而去損人,直接或間接。利己無過,損人有錯。人之所以是人,區別於動物的地方在於道德。

尤其是當大部分人都遵守基本道德的時候,有那麼幾個道德敗壞的人,這就很尷尬了。第一個道德敗壞的人出現的時候,大家一致譴責,他也許會很難受,可能改邪歸正或者頑抗到底。改邪歸正還好,一旦鐵了心繼續道德淪喪,那一定會獲得一些回報。當別人看到,這個人出賣道德可以換來如此之多,完了,逐漸的大家都開始出賣道德換取回報。也就意味著,只要能過了心理這道坎,就可以換回一些資源,用這些資源增強自己的勢力,就可以換取更多的資源,慢慢的,在社會發展到以財富評判高低貴賤的時候,這些人就成了成功人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效法,去喪德敗道換取財富,基本法則不再適用,創造積累財富遠不如攫取財富來的快速。

我也利己,但我不想損人,更不想被別人損。我不願放棄原則和道義,雖然給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但是我認為這恰恰是我對人之為人的定義。


完了,亂了...

思路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