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網評:樹牢生態理念才是最堅實的“綠碼”

特約評論員/陶玉

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他強調,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同時,要以對黨、對歷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職責,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決不能重蹈覆轍,決不能在歷史上留下罵名。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

為助力疫情聯防聯控、精準防控,同時方便市民有序出行,幫助恢復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多省市都開始推廣“健康碼”應用。持綠碼的市民可自由通行;持紅碼、黃碼的市民禁止出入公共場所,並應當自覺接受相應的治療或隔離管理措施。可以看到,“綠碼”已然成為重要的“通行憑證”。

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乾淨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的要求更是迫切。而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重要節點,唯有進一步深化文明體制改革,補足生態文明建設短板,加快提升環境質量,才能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樹牢生態理念,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新境界,才是最堅實的“綠碼”。

著眼全局,下好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一盤棋”。“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類的發展需要資源和能源,離不開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且要以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為前提,“生態保護”觀念的深入和發展也將帶動生物、材料、能源、電子等一系列高新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拓展科技和經濟發展空間。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出發,著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堅定不移共築生態文明。深化建立生態文明體制,著眼生態文明建設全局,牽住“牛鼻子”,建起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

保障民生,做好綠色發展這篇“大文章”。“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綠色就是最大財富。做好綠色發展這篇“大文章”,就要讓綠色惠民成為人民群眾高質量生活的增長點。近年來,靠著清麗的山水,一些地方迎來了眾多遊客。尤其是各種各樣的農家樂,更是紅紅火火。通過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在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求的同時也增加了收入,老百姓世世代代守護的綠水青山成為了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綠色經濟不僅讓老百姓獲得一片“淨土”,還增強了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因此我們更應抓住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補足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厚積薄發,築牢百姓“安居夢”。人民群眾“盼環保”“求生態”,對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日益增強是個人的“安居夢”,“安居”才能“樂業”,“樂業”方能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一己之力”。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必須樹立正確發展思路,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長遠而言,只有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得以實現,才能為偉大的復興夢厚積薄發,貢獻智慧和力量。

滄海橫流顯本色,關鍵時刻見真章。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面對最難啃的硬骨頭,容不得半點虛假應付,必須要有絕對過硬的作風,拿出擔當作為的硬實力、幹事成事的硬功夫。疫情防控期間,“綠碼”成了必備通行證,生態興則文明興,只有生態保護好,才能擁有最“貨真價實”的“通行證”,各地各部門必須堅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新境界,讓生態建設成為永不變色的“綠碼”。(陶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