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圖 | 電影《費城故事》(1993)


即使沒有“世界艾滋病日”,關於艾滋病的話題也時時受到關注,因為與話題本身關聯的種種事件,往往會把人們的情緒引向猜疑、恐懼與憤怒。

前幾天,北京朝陽區法院審理了這麼個案件: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之前網絡上熱議的一個群聊天截圖: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一個“渣男”在炫耀成功把艾滋病傳染給一個大學生


“天理難容”四個字竟然出現在這樣的對話裡,真是可笑。

也真是讓人心寒。

看口氣,這傢伙已經不止一次做這種事,希望這個人是在吹牛,否則,應該讓牛去吹他。

01

惡意報復 成為腐蝕心靈的病毒

“動物無常”的聊天截圖是真是假,暫時還未見有權威的實證。我們更希望這是個惡作劇,畢竟,曾經發生過有人借用類似截圖傳謠的事件。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不同群聊天截圖內容高度相似是有人刻意製作截圖散播艾滋病人惡意報復的謠言

不過,即使謠言破碎,它給普通人帶來的陰影與驚恐也是很難消除的。畢竟,朝陽法院審理的那個案件,並不是個案。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一個19歲肯尼亞少女的瘋狂報復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英國男子因惡意傳播艾滋病被判入獄12年


他是英國第一個因此罪名獲刑的人

英國《太陽報》等主流媒體均報道了此事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經過調查警方發現這名男子已將病毒傳給十餘名女性


有心理學者專門分析過這種“惡意報復”的心理,比如,一定程度的人格障礙、日常生活中經常受到歧視、遭遇挫折,都會誘發極端情緒,和十分惡劣的攻擊性行為。

“反正我也好不了了,那就大家一起完蛋!”

“你歧視我?覺得我髒?我也把你弄髒,看你還怎麼歧視。”

“我也是被騙了才中招的,我有什麼錯?傷害我的人都得嚐嚐等死的滋味。”

這就是那些惡意傳播者的想法。

當病毒讓人釋放了心毒,這個人才是被推入了真正的深淵。

02

反歧視的努力 不該被這樣破壞

這些惡意傳播者除了給健康人造成直接傷害,也給染病群體帶來更深的苦難。這個群體將面臨更多的誤解和排斥,會讓長期為“反歧視”做出艱苦努力的人十分尷尬、傷心。

艾滋病從宣告發現至今已有37年,因為傳播途徑的緣故,染病者一直被汙名與歧視包圍。在八十年代的美國,甚至有人提出“隔離艾滋病人”,要用紋身把艾滋病患者標記出來。這種社會情緒引發了非常可怕的後果。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1983年6月紐約的一次遊行“AIDS:我們需要研究,而不是歇斯底里”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1988年波士頓10公里徒步活動民眾簽名聲援那些與艾滋病抗爭的人


很多染病者不敢公開自己的身份,甚至不敢去醫院治療、不敢確診,有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病毒傳播出去,有人在恐懼與懷疑中默默死去。資料顯示,美國自1981年6月確診首例艾滋病,之後的一年時間裡約600人感染病毒,200人死亡。而到了1986年,已經有超過3500人死於艾滋病。也是在那一年,艾滋病開始在世界各地蔓延。

在科學家研究有效療法的同時,反歧視運動也一直在努力爭取大眾對染病者的寬容與關懷。上世紀八十年代,伊麗莎白·泰勒、邁克爾·傑克遜都曾發起對艾滋病人的公益救助活動,希望藉助自己巨星的影響力去拉起反歧視的大旗。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伊麗莎白·泰勒


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建立了艾滋病基金會

到她去世之前

她為基金會募集了2.7億美元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邁克爾·傑克遜一生參與的公益事業無數



他曾專門為艾滋病兒寫下《gone too soon》

也曾為伊麗莎白·泰勒的艾滋病基金會捐款

1993年,美國電影《費城故事》上映,這是好萊塢第一部反映艾滋病和“恐同”主題的電影,給美國社會帶來極大震動。影片講述了一位律師因患艾滋病被老闆開除後,在朋友的幫助下努力爭取合法權益的事。湯姆·漢克斯和丹澤爾·華盛頓深入人心的表演,讓美國人開始正視艾滋病和它帶來的種種人權問題。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湯姆·漢克斯憑本片獲得奧斯卡、金球影帝

以及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本片還推動了美國艾滋病去汙名化的腳步

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在逐漸加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響應、支持反歧視、去汙名化的主張。1988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號召各國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同時,在歷年的宣傳主題中,多次提出與反歧視相關的理念,強調全社會共同行動,共擔責任。

  • 1989年: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讓我們互相關照。
  • 1992年:預防艾滋病,全社會的責任。
  • 1999年:傾聽、學習、尊重。
  • 2002年:相互關愛,共享生命。
  • 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權。
  • 2010年:正視艾滋,重視權益,點亮反歧視之光。
  • 2017年:共擔防艾責任,共享健康權利。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許晴在公益活動中與艾滋病人大方交流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關曉彤、蔣雯麗等多位明星與HIV感染者共同拍攝公益海報

人們在危險面前表現出抗拒與退卻是人之常情,從大喊隔離,到坦然擁抱,反歧視的每一步推進都耗費了大量愛心人士的心血。

可是,有些人卻在用“惡意報復”破壞這種來之不易的正能量,還破壞得心安理得,好像這世界欠他們什麼似的。這種爛到根兒的壞,滋生於自卑與恐懼,還有無知與愚蠢。這樣的人即使沒有艾滋病,也會被生活中的其他挫折打敗。他們人格中的陰暗、狹隘根本無法抵抗逆境中的種種磕碰。

03

當病毒得到控制 心毒該如何化解?

與選擇惡意報復的人相比,我們看到更多的染病者選擇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現實。

感染HIV並不意味著人格卑劣,雖然很多染病者有過不端的行為,但他們也已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們仍然有追求健康的權利,有追求繼續生存的權利。用“活該”這種話去指責別人的道德觀念,這本身就不道德。

他們有家人,有愛人,是彼此的情感依託,是走到生命盡頭依然牽掛的人,因為這樣的病就要被剝奪在陽光下行走的自由,這是不講道理。

2010年,日本NHK電視臺曾經制作了一部紀錄片《與艾滋病同行》,以朗讀病人手記和穿插病人生活片斷的方式,讓人們瞭解病人被希望和憂懼撕扯的人生經歷。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在很多反歧視的文章裡都提到過這部讓人落淚的紀錄片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年輕的裕二

跟父母坦白自己是得了艾滋病的同志

父母在震驚之後還是接納了他

他們更加珍惜此後人生的每一天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廣子得知兒子得了艾滋病時

兒子的病情已經十分嚴重

她用一個母親能做的一切

讓兒子安心地走過生命的最後時光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嘉賓朗讀病人手記

很多病人的內心獨白

都是對生命中最美好瞬間的留戀


我們期待,這些動人的故事能化解那些染病者的心毒,誰不想去期待尚有轉機的寶貴生命呢?誰不希望在有限的日子裡獲得更多人的支持與理解呢?世人的誤解與歧視,不該是用來掩蓋自己脆弱無能的藉口,更不該成為讓自己變成惡魔的原因。

無論是防病毒,還是除心毒,每個人都可以為消除艾滋病的威脅做點什麼。

|| |||||||| ||

“Know your status.”

這是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口號,我國對應的主題是:主動檢測,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字面上,這個口號是提醒每個人都去主動了解自己的患病情況。而在字的另一面,是希望人們真正的瞭解艾滋病,瞭解艾滋病人,用寬容、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去思考與尋找生命的真正價值所在。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新秀街2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