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勤財富:解析中美家庭財富管理對比

根據瑞士信貸銀行發佈的《2018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進一步鞏固了“家庭財富總規模全球第二”的地位,中國家庭財富總規模達51.9萬億美元,與美國家庭財富總規模(98.2萬億美元)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但根據《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中國城市家庭資產規模雖然增長快速,但是中國城市家庭財富整體卻處於“亞健康”狀態,一方面房產佔比過高擠佔了家庭資產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家庭存在低收益資產上配置過多、高風險資產上投入太極端、投資不夠多樣化等問題。

多元化配置資產可以多方面借鑑他國的經驗。富勤財富為大家解析一下中美家庭財富管理對比,下面先來看看美國家庭的資產配置情況:

富勤財富:解析中美家庭財富管理對比

富勤財富:解析中美家庭財富管理對比

美國富人的資產大多集中在可投資性資產(即現金等流動性高的資產)上,而住宅資產在其資產組合上所佔的比例並不高。

據統計,美國的富人群體,投資股票和債券的份額佔可投資性資產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一。淨資產100萬至500萬美元的人群中,股票、債券投資佔可投資性資產的24%;淨資產500萬至2500萬美元的人群,股票、債券佔可投資資產的比例高達30%;而淨資產2500萬美元以上的人群,該比例反而下降到24%。

富勤財富:解析中美家庭財富管理對比

相對而言,中國城市家庭財富管理存在“五大不合理現象”,富勤財富認為,這五方面將會導致家庭財富存在較大風險:

1、家庭住房資產佔比過高

數據顯示,我國住房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77.7%,遠高於美國;而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僅為11.8%。較高的房產比例吸收了家庭過多的流動性,擠壓了家庭資產中其他金融資產的配置。

2、剛性兌付要求較強

在投資時,過半家庭不接受本金有任何損失,剛性兌付要求較強。數據顯示,54.6%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損失,同時又期望較高的收益。

3、缺少長期資產配置規劃

家庭可接受的金融產品回報週期普遍較短,缺少長期資產配置規劃。對於可接受的回報週期,選擇3個月內、3-6個月、6-12個月的家庭佔比分別為35.8%、37.2%和33.7%,可見大多數家庭接受的是1年及以下的回報週期。

4、投資品類缺乏多樣性

數據顯示,67.7%的中國家庭僅僅擁有一種投資品,22.7%的中國家庭擁有兩種投資品,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的家庭僅僅佔到10.6%。對比我國和美國家庭投資品種的多樣性,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的美國家庭佔比高達61%。

5、商業保險參保率偏低

僅有不到15%的家庭為家人配置了商業保險,且家庭更願意為未成年子女投保,忽視對家庭頂樑柱的保障。10-18歲家庭成員參保率最高,為21.3%,其次為10歲以下家庭成員,參保率為19.5%。

富勤財富建議,如果已經達到收支平衡,大額消費品已置辦齊備,手頭有一定數額的現金或可快速變現資產,可以按照下面原則進行資產配置:

1、儘可能投資自己熟悉的領域,確保風險可控;

2、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設定各類資產的分配比例,根據各類資產的變化不定期將各類資產調整到原來設定的比例,從而實現“組合再平衡”;

3、雖然對資金的分配事先有一定的計劃,但總的來說,實際的資金分配是非常隨機的,主要取決於投資機會出現的時間;

4、持有現金什麼都不做,直至極富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出現。

借力專業財富管理機構做好家庭資產多元化配置

金融知識水平不足,是中國家庭財富管理亞健康的癥結所在。富勤財富認為,面對錯綜複雜的投資市場,對於缺乏投資經驗的家庭來說,與其作為‘散戶’單打獨鬥,不如主動借力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讓其幫助打理家庭財富,以提升風險應對能力。

此外,金融市場本身的不確定性很強,無論是股票債券,無論是中國股票或者外國股票,或者是大宗商品,沒有任何一個品種可以持續上漲或者持續下跌,它們始終面臨著未來不確定性的挑戰。

對於中國家庭來說,至少從戰略和理念上講,大家需要理解的是,應對“不確定性”最主要的策略就是“配置思維”。多元化資產配置可以幫助投資者極大分散投資風險,避免在發生巨大風險時財富急劇縮水的危機。

富勤財富認為,投資有時需要學習鱷魚,懂得利用潛伏來等待機會。只要世界存在價格波動,賺錢的機會就永遠存在,最關鍵的是避免重大失敗。

相比之下,資產配置追求的是資金在大類資產上的合理分配與再平衡。富勤財富認為,資產配置的分散特點雖然放棄了追求某類資產暴漲的收益,但同時也規避了該類資產暴跌的風險,從而資產配置收穫“時間+複利”所帶來的長期資本增值,讓您的財富持續地升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