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 史上最差財報來襲?最慘跌超64倍!這些公司卻翻倍了


受疫情影響 史上最差財報來襲?最慘跌超64倍!這些公司卻翻倍了

近期,A股一季報披露陸續開始。截至4月12日晚間19點,已有21家上市公司正式披露一季報,其中11家公司同比實現淨利增長,但另有10家公司淨利下滑相比較早披露的“優等生”,後續披露的公司表現則將出現集體下滑的態勢。截至目前,已有超1021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報預告,其中超六成公司業績預虧、預減等,首虧公司達到220家。此外,約400家公司提及“新冠疫情”影響業績表現。1家公司披露一季報

冰火兩重天

一季報的陸續出爐,正在印證市場預期:最慘財報季已經到來。

據數據顯示,截止到4月11日晚間19點,滬深兩市已有21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報。其中,17家公司盈利,佔比81%,11家公司同比實現增長,佔比52%,另有10家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飛亞達、南京熊貓、東方鋯業、三棵樹四家公司一季度出現虧損。

受疫情影響 史上最差財報來襲?最慘跌超64倍!這些公司卻翻倍了

其中,傲農生物披露一季報稱,一季度淨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767.69%,輝煌科技實現歸母淨利潤1274.58萬元,同比增長142.20%。

萬澤股份一季度業績倍增,對於業績變動原因,公司表示在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滿足市場需求,公司下屬子公司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年春節期間就組織工廠全面復工復產,並努力提升相關產品的生產能力,產品銷量同比有所增長。其中,傲農生物披露一季報稱,一季度淨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767.69%,輝煌科技實現歸母淨利潤1274.58萬元,同比增長142.20%。

萬澤股份一季度業績倍增,對於業績變動原因,公司表示在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滿足市場需求,公司下屬子公司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年春節期間就組織工廠全面復工復產,並努力提升相關產品的生產能力,產品銷量同比有所增長。

不過,首批披露一季報公司中,已經出現了遭受疫情嚴重衝擊的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比如因建築行業停工,生產油漆類產品的上市公司三棵樹,去年年報營收增長超67%,而近期披露一季度顯示虧損1.26億元,淨利同比下滑超64倍。公司表示,業績表動原因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響,且下游客戶需求下降所致。

同時,除了停工影響之外,外貿訂單的下滑也讓企業大幅受損。其中,東方鋯業一季度業績盈轉虧至4501.07萬元,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產開工率不足導致生產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以及澳元貶值造成澳洲子公司匯兌淨損失增加,因而公司出現較大虧損。

超六成公司預告下滑

近400家公司遭遇“疫情衝擊”

接下來,上市公司將密集開始披露一季報,但結果可能並不樂觀。

數據顯示,今年A股一季報自4月8日起開始,下週(4月13日至4月19日)兩市預計將有104家上市公司公佈一季度經營業績的成績單

受疫情影響 史上最差財報來襲?最慘跌超64倍!這些公司卻翻倍了

截至4月12日晚間19點,A股共有102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業績下滑的公司超640家,(略減129家、首虧220家、預虧177家、續虧114,下滑的上市公司佔比 63%。

而在業績預告下滑的公司中,其中業績下滑超過100%的公司多達283家,淨利跌幅超過1000%的公司多達22家,最猛跌幅高達49倍。


受疫情影響 史上最差財報來襲?最慘跌超64倍!這些公司卻翻倍了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預喜公司還是虧損公司,多數提及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據悉,目前超千家披露的公司中,超394家公司提及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其中640家業績下滑公司中超300家公司提及了“疫情影響”,佔比超46%。

冰火兩重天格局顯現

140家一季度淨利或翻倍

不過,即便疫情衝擊明顯,但仍有公司表現亮眼。

據數據顯示,截至4月12日披露的1021家公司中,其中預喜公司380家(包含預增164家、略增143家、扭虧47家、續盈26家),預喜的上市公司佔比約37%。其中約94家公司提及了“疫情影響”因素。

在這些業績預喜的公司中,超140家公司一季度業績翻倍,13家公司一季度淨利漲超10倍,其中上市公司新勁剛一季度淨利潤約1615.4萬元至1617萬元,變動幅度為高達297倍。

受疫情影響 史上最差財報來襲?最慘跌超64倍!這些公司卻翻倍了

這些業績預增股中,豬肉股等上市公司業績預增數額較大。

比如正邦科技一季度預計實現淨利潤約8.5億元至10億元,淨利增幅超340%。新希望一季度預計淨利潤約15億至16億元;溫氏股份一季度預計實現淨利潤18.92億元至18.97億元,同比增長超5倍。“豬中茅臺”牧原股份一季度扭虧,淨利潤約40億元至45億元,淨利增幅超9倍。

另據統計,由於部分公司受疫情影響,暫緩一季報披露,這也讓主板公司預喜率超過中小創公司。從整體業績來看,目前一季報預告中,創業板和中小板預喜比例偏低,其中創業板預喜比例不足35%。而主板和科創板預喜比例均在六成左右。

受疫情影響 史上最差財報來襲?最慘跌超64倍!這些公司卻翻倍了

在機構人士看來,這些業績預喜的公司,如果業績漲幅超過市場預期的,尤其是扭虧、預增的公司,股價將獲得利好支撐,大概率會出現一波股價上攻的行情,而這也是是市場投資者掘金一季報的機會。

警惕業績變臉

部分資金或踩雷

不過,部分業績突然“變臉”的公司可能會引發二級市場的資金踩踏,需要警惕其中的投資風險。

比如在已經披露一季報的21家公司中,其中5家公司出現了業績預告變動。

陽穀華泰發佈業績修正公告,預計實現淨利潤100萬元~500萬元,同比下滑98.19%―90.94%,公司此前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淨利潤為2758.64萬元~4137.95萬元。

4月9日,東嶽硅材發佈業績修正公告稱,預計實現淨利潤5000萬元~6000萬元,同比下降28.42%~40.35%,當期預計實現扣非後歸屬淨利潤約為4600萬元-5300萬元,同比下降40.84%-48.66%。而此前公司業績預增。

上述兩家公司在4月9日的市場表現中,股價先後低開低走,分別跌超4%和8%。

創業板淨利增速為負?

機構研判:“危”與“機”並存

對於上市公司一季報表現,不少機構認為,需要客觀評價。

對於市場預期而言,受疫情衝擊,一季度上市公司遭遇普遍衝擊的概率較大,部分公司業務遭遇斷崖式下跌,業績影響也會較深。與此同時,一季報的表現能否代表全年業績表現,則仍需觀察,暫不能憑藉一季報表現進行簡單判斷。

以創業板為例,國信證券認為,從當前的數據來看,2020年一季度創業板上市公司淨利潤增速再度回落至了負區間。不過,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創業板利潤增速出現下滑屬於較為正常的現象,在科技創新的背景下,疫情的衝擊過去後,創業板為代表的科技板塊盈利改善可期。

安信則認為,應客觀看待疫情影響,“危”與“機”並存。從目前披露的創業板一季報業績預告來看,在直接受益於疫情的科技成長領域中,醫藥領域較為明顯,雲經濟也有所體現。

不過,海外需求方面,創業板企業在一季報業績預告當中提及國外需求下滑的風險,預計在二季度開始逐步體現。新基建方面,已經有部分公司體現新基建對於其發展的正面效應。全球產業鏈變化對於公司影響則較為複雜,目前結論尚不清晰。

中信建投證券則表示,雖然疫情給A股企業帶來了較大的衝擊,但仍然有一些個股在疫情期間業績保持穩健,比如預告增速下限較2019年增速有提升,且高於節前分析師一致預期;或者節後分析師一致預期較節前有調高;以及2019三季度年化ROE大於10%,且高於行業整體水平等個股。

華泰證券表示, 後續A股配置方面,短期關注復產和逆週期調節利好的科技製造業與消費,中長期繼續關注2020年有望受益於5G應用端持續推進改善的通信、計算機、工業自動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