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螺,哪裡跑?!西湖開始“清螺”行動

四月的杭州,越來越暖,開始“蠢蠢欲動”的可不止是鳥兒、魚兒,還有西湖裡的“不速之客”——福壽螺。

說起福壽螺,可能有些人一下子沒什麼概念。

從個頭上來說,福壽螺比普通螺螄大好幾倍,大小類似田螺,但田螺跟普通螺螄一樣,屁股長長的,而福壽螺顯得有點扁圓。

每年3-11月是福壽螺的繁殖期,尤以5-8月最旺。福壽螺產的卵是粉紅色的,而且基本在水線以上,比如岸邊或水生植物的枝葉上,所以在水清清的西湖、河道里,要是有福壽螺出現,是很容易分辨的。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曾經在湖裡看到過“粉紅色”?就是它。

福壽螺,屬瓶螺科,又稱大瓶螺、蘋果螺,是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一種大型淡水食用螺。

從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作為高蛋白食物被引入廣東,但因口味不佳,後被廣東“吃貨”無情拋棄,很多做了飼料,並很快從農田擴散到了天然溼地。

福壽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寄主,這種寄生蟲可進入人腦等器官,使人發生急劇的頭痛,伴有噁心嘔吐、頸項強直、活動受限、抽搐等症狀,重者可導致癱瘓、死亡。而食用沒有燒熟的福壽螺,也是人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重要途徑。

而且福壽螺太能生太能長,它的繁殖力十分驚人,一年可產卵20-40次,每次產卵幾百至上千不等,產卵量可達3-5萬粒。這樣一來,就會和水裡其他生物搶奪食物。

福壽螺長大後會吃水生植物,而且粉紅色的卵塊,也有礙西湖沿岸整體景觀,過度繁殖還會破壞水域生態環境。

所以,2003年中國環保總局(現生態環境部),將福壽螺列入首批入侵中國的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

從2012年開始,西湖裡發現福壽螺有增多的趨勢後,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西湖水域管理處就著手防治,並將“清螺”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持續推進。

福寿螺,哪里跑?!西湖开始“清螺”行动

今年3月中旬起,西湖水域管理處就按照“早著手、早防治”的原則,著手開啟“清螺”行動了。

早動手,是抓好時機。這個時候,福壽螺剛從冬眠中醒來,還沒來得及大規模繁殖,抓住時機全湖搜螺、抓螺,尤其是福壽螺活動較頻繁的湖西水域,把它們“扼殺在搖籃裡”。

抓螺,主要利用網兜,或者徒手對成螺和卵塊進行清理,“螺+卵”兩手抓,為接下來的福壽螺防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福寿螺,哪里跑?!西湖开始“清螺”行动
福寿螺,哪里跑?!西湖开始“清螺”行动

集中收集後 用工具碾碎、撒漂白粉消殺、夏天的話則是陽光暴曬,三種方式處理福壽螺。

福寿螺,哪里跑?!西湖开始“清螺”行动
福寿螺,哪里跑?!西湖开始“清螺”行动

得益於“清螺”行動常抓不懈,今年截至目前,西湖水域發現的福壽螺數量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隨著溫度升高,福壽螺將進入繁殖高峰期。接下來,西湖水域管理處將進一步加強清理頻次和力度,保護好西湖水生態。

通訊員 | 張夢思

福寿螺,哪里跑?!西湖开始“清螺”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